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发展都市农业 改善城市生态
范文

    许光中

    [摘要]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生态危机也在加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可以有效化解城市生态面临的危机。都市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多种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在城市中大力推行都市农业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强化城市功能。

    [关键词]都市农业;城市生态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3—0153—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们欣喜地看到城市在变大、城市在增多、城市里的建筑在长高、城市的结构在变化;但伴随着城市的越来越繁荣,“水泥森林”的压迫、水泥地面的灼热、污浊空气的窒息、水资源短缺的煎熬和沙尘暴的抽打,使城市——这个人工建造的、以人为中心、体现人类意志的、集居住、生活、生产等等为一体的人类生态系统,在带来一国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着极大的危机。正如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面对危机,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圖”(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简称MAB)计划的提出,以及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的全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的产生为标志形成了新的人类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很快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资源方面要求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倡导生态文明,在经济与社会方面强调提高生活质量。在城市发展上,确立了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领先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城市生态系统自身的良性循环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国政府对此问题也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目前,包括青海省在内,我国已有15个省(市)提出了生态立省(市)的战略。

    二、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群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网络系统,从时空观来看,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社交等活动的载体;从功能和本质观来看,它是一个社会实体、经济实体、科技文化教育实体、自然实体的有机统一体;从城市的生物观来看,它又是一个具有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生命有机体;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组成上来看: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城市自我生态系统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各部分均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份组成。从结构特征上来看:城市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生活生态、经济生态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功能的、动态的复杂人工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结构,其中包括许多子系统。从功能上来看: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一功能,这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休息、交通活动中所具有的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以上特点,人们发现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着如下的缺陷:第一,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人的活动在改变着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着破坏。大量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输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中造成了大量的物质累积于城市中,当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废弃物排放超量,超出了自然净化能力时,城市也就成了污染最严重的地方。第二,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生物量和生物个体数目都比消费者的生物量和生物个体数目多。按其能源传递次序(以食物链为基础的各种营养阶段),消费者完全领先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生存。因此,在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如果消费者有多级的话,其生物量和生物个体逐级递减,形成正金字塔形的生态系统。而由于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人造空间,消费者主要是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高密度的建筑和道路使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成了点缀,因此,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外部依赖性,要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有序,必须依靠外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大量输入。第三,城市生态系统中,由于消费者的数量远远大于生产者的数量,其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各种消费品和生产与生活产生的大量废物,必须输送到其它生态系统中去分解。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不独立、依赖性很强的人工系统。第四,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依靠人类的自觉,依靠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最优规则和同步发展,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平衡只能靠人类的自觉调控与修复。据此,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后迅速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和普及的都市农业,成为调控和修复21世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而被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重视。

    三、都市农业的产生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利用城市所提供的科技成果、经贸信息和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高层次、多形态的绿化产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多种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和城市经济发展一系列内外部条件成熟的结果,因而具有历史必然性。

    都市农业于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后迅速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传播、普及。都市农业英文名词(Agriculture in countryside)最初的本意是都市圈中的农业,即发达国家在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并由市民进行农作。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市区内少量土地上进行农作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费偏好产生的需要,市区农业用地的职能便开始由市效土地所代替,从而使都市农业的区域范围乃至功能与作用日渐扩展。

    都市型农业与过去我们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的传统城郊农业不同,它是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高形态的绿色产业;是完全依托于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功能和生态系统;是按照城市人的多种需求建构培育的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是种养加、农工贸、产研教一体化的

    工程体系;是城市复杂巨大的生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都市农业是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一种农业现象。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的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生产工业化、第三产业化的结果。从世界上看,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就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一概念。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发表了《日本农业模式》一文,正式提出了“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的概念。由于日本把城市称为都市,所以我国沿用了日本的都市农业这一称谓。

    四、都市农业在国外的实践

    世界都市型农业自20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的差异,选择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在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占美国总面积的10%,其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已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称市民农园,这是一种采取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民或种植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农园尽最大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也为农园提供了固定的销售渠道,做到双方互利。美国学者认为,市民农园是一种创新与变革,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在日本,由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经济高度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明显上升,导致了城市区域的迅速膨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周边的农地被用于建工厂、飞机场和住宅。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大规模扩张使农业萎缩,农业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在都市居民要自然、保环境、要绿色、要安全的食物供给、要农业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呼声中日本的都市农业被动地建立起来了。

    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三个都市圈内,即东京圖、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一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不少面积不大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的片状分布耕地。二是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三是园艺生产设施先进。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四是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成为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除观光农园外,还有市民农园、科学教育园地、文化资源利用型的文化馆、文化转习所、民间艺术展览厅等。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经济国家,农产品主要靠进口,因此非常重视都市农业。新加坡重点的都市农业模式是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其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租期为10年,现在耕地约1500公顷,供500多个不同规模农场经营。其中有一个用气耕法(即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制成雾水的冷水,不喷农药)种植蔬菜的农场。用气耕法种植不仅比传统的土耕法节省土地,而且比水耕法节省水(水可以循环使用),质量也好。

    五、“都市农业”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我国研究都市农业的历史不长,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中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我国的都市农业主要来源于日本和我国台湾的经验和启示。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开始都市农业的实践。其中尤以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山东的潍坊,以及江苏的苏州、常州、无锡等城市较具代表性。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城市。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上海树立了“开放式农业”的新观念,建设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建设大型农牧渔综合生态工程区,开辟成片农业生态园区;与城市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与城市食品工业建设相结合,建立“绿化食品”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与城市第三产业建设相结合,发展农产品贸易市场和期货市场,建立现代化农产品中储运体系,最终形成了农副产品生产、生态农业、观光农来、农产品加工工业、农产品储运业五大生产体系。

    北京市则提出了现代化农业作为都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使京郊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先导。深圳市为适应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需要,对都市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目前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都市农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模式,在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我国的都市农业在发展中与国外相比较,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一是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兼顾发展。从目前我国几个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实践看,它们均有效吸取了日本、新加坡的城市农业发展经验,在制订城市农业发展规划中,既强调城市农业必须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也同时强调重视生态、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二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经济建设的宏观调控,加大了包括水利、生态农业的基础建设投资,扩大了包括农村市场为重点的国内需求,从根本上拉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城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在城郊农业基础上发展城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的城效农业,正逐渐被作为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的都市农业所替代。

    六、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

    给青海省的启示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借鉴国内外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在青海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青海城市生态的改善

    青海省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其生态环境呈现出高、干、冷、单的特点。高,即海拔高。据地理研究资料,距今2500-2000万年(晚第三纪),剧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到地质历史上距今300万-400万年的新构造运动时,青海地区大面积地抬升,形成了东低西高、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干、冷,即干旱、寒冷。由于青海独特、复杂的地势造成了青海寒冷、干旱、洁净、降水量少、平均气温低、地区差异大的特点。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地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上,其腹地的清水河、玛多、伍道梁等年平均气温低于-4℃。青海东部湟、黄谷地及柴达木盆地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3℃-8℃。年降水量绝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从东南向西北渐减。单,即植被单调、稀疏、脆弱,替代性弱。青海地处高

    寒,地形复杂,植被类型虽然多样,但种类少,分布错综复杂。植被类型以高寒植被为主,其次是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森林植被很少。总体上呈现为植株稀疏、覆盖度低、层次结构简单、生长季节较短、生物产量低的特点。目前,青海省的森林覆盖率只有2.5%,乔木覆盖率只有0.26%。近年来由于遭受人为和自然的破坏,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84万平方千米,平均年人黄河泥沙达到4600万吨,对青海的农林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和破坏。

    在此生态大环境下,分布在不同区域的青海城市的生态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趋势。表现为如下特征:(1)由于地理环境的先天不足,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宁是青海省的省府,但因其座落在“三川一水”的汇流处,周围有南、北、西三山夹峙,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快速的集聚使建筑过密、过多,绿地和森林不足,致使城区大气环流受限,污染严重。近年来西宁市的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降尘等都超过了国家环保标准,大气质量的年综合指数为中等污染,冬季尤为严重。(2)欠发达的经济使“三废”处理不足,是城市生态恶化的主因。青海省的城市多是工矿城市,工业生产主要在城市及其周围,来自化学工业、机械加工业、金属冶炼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等排放的“三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的滞后,严重威胁着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每年仅向湟水水系排放的工业废水就达1.58亿吨,使湟水水系被严重污染。(3)高寒环境使城市植被生存艰难,城市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差。地处高寒地带的青海城市,由于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冬长夏短、冬寒夏凉的气候和严冬干旱及超强的紫外线使植物的干枯期长,成活率低,城市绿化成本高。如,格尔木市所处的柴达木盆地年太阳辐射量大于669千焦耳/平方厘米。日照超过3000小时,较之我国相近纬度的省份高出400多小时。(4)严酷的自然环境时刻威胁着城市生态环境。目前,青海全省沙化面积为334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并且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每年平均流人长江和黄河的泥沙达10460万吨。草场退化面积达到751万公顷,沙化的面积为260多万公顷。这些裸露的沙漠在青藏高原每年50-100多天的8级大风的狂吹下,城市频遭沙尘的袭击,沙飞苗折、空气浑浊,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5)对外依赖大。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使青海城市需要的粮油、尤其是蔬菜绝大部分依赖外部供给,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如果政府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不仅会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消解城市产生的废物,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且也能增加高质量的农产品的供给、有效地修补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

    2有利于改变青海农业的弱势格局

    传统观点认为,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低,易于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影响的弱势产业。青海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青海的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制约,而不断扩大的城市使优质的耕地越来越少。因此,大力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改变青海农业的弱势格局,使农业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经营位置。这是因为都市农业接近市场,经营都市农业不仅可节省农产品上市费用,而且能比其他产地农业、大田农业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市场信息,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此外,都市农业还具有可以满足饭店、宾馆等一些特殊高档的需求,享受大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带来的益处;贴近都市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市民的消费潮流等有利条件。同时,都市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为解决青海数万的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目前,青海的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城郊,原来都是从事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对于从事都市农业有着先天的技术和地缘优势。如果政府引导和扶持这些人从事都市农业,则可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同时,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们对鲜活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

    3有利于城市功能的不断加强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太阳能的第一个固定者。它一方面吸收、利用人类呼吸和工厂、汽车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释放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氧气,被视为城市的“绿肺”。它还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有些绿色植物如香棒、松树等能分泌某些挥发[生物质或杀菌素,对空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人类健康。都市农业分布在城市以及周边延伸地区,它是一种区域农业。都市农业的生产、流通和经营,农业形态和空间布局,是以满足城市的需要,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在服务中获得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城市及居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城市农业的形态、生产经营形式与功能的多样性。城市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施进行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优、特、新农副产品,而且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市容市貌,提供旅游观光场所,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休闲等诸方面的功能。经营形式的多样和功能的不断延伸,可以大大强化城市的功能。

    4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提升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都市农业在这方面恰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城市具有强大的人才、科技、资金优势,便于多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尤其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在内的生物工程技术直接应用于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更加体现出大城市的综合优势,都市农业可以成为现代新型农业技术的发源地和提供者。

    5有利于现代管理手段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

    现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产品市场条件、要素市场条件、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质与组织结构远较传统农业复杂,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情况的要求。城市所具有的综合优势,便于经营管理者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采集、处理信息,及时根据市场信息调整生产安排;便于依靠不同类型的专家,协同、组织复杂的生产要素,处理好生产中的复杂问题。

    6有利于“城中村”的改制

    “城中村”是当前中国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社区,大都是原来的城市郊区,其功能是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保障城市“菜蓝子”的,有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与根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城中村”的居民,利用自己熟悉农作物种植技术、有利的地理条件、尚存的零星土地,运用新思维、采用新技术,创新农业经济组织,大力发展高经济效益,集生产、生态景观、旅游休闲、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于一身的都市农业。在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绿化环境、改造景观、净化空气的功能,满足城市居民对新鲜、安全、卫生的农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深化都市型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文化、教育功能,拓展生态功能,突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通过引导“城中村”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可以为“城中村”的改制提供如下条件:(1)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化的都市农业,可以使“城中村”经济发展多元化,摆脱单靠出租房屋、依赖低层次的服务业生存的不稳定状况。(2)可以利用“城中村”现有的人力、土地、资金、技术等优势,为村民提供稳定的就业,保障村民的生存与发展。(3)通过大力发展高层次、产业化的都市农业,可以使“城中村”从产业结构上彻底融人城市经济体系,实现结构一体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村民市民化。

    责任编辑李晓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