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
范文

    林君方

    [摘 ? ? ? ? ? 要] ?当前中职德育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激情满怀;学生我行我素,神游状态,睡觉、打游戏、玩手机、看小说已成常态,教育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在调查中,德育课竟然成为中职课程中“犯困率”最高的课程,令人哭笑不得。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呢?针对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四大困局,提出引入微课破局的设想。

    [关 ? ?键 ? 词] ?微课;中职德育;教学困局;金钥匙

    [中图分类号] ?G711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54-02

    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培养方向主要是服务当地经济,为当地企业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熟练和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步伐的加快,劳动者职业意识缺乏、职业素养低下、创新意识缺失等短板越发明显,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急需迅速加以弥补。而反观弥补短板的主阵地——中职德育课程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激情满怀;学生我行我素,神游状态,睡觉、打游戏、玩手机、看小说已成常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呢?唯有从源头着手。

    一、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困局

    (一)授课内容“深奥难懂”

    纵观当前中职德育课程体系,主要有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这五门课程。细看课程内容,面广而杂,有道德礼仪、法律方面的知识和条文,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方面的知识,还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际交往、心理调适技能等方面。同时这些内容主要以概念、条文、原理、术语、观点等形式呈现,极其抽象枯燥,且思辨性、实践性、理论性均极强,对喜欢形象具体、厌恶抽象说理的中职学生来说,这些干瘪枯燥的授课内容简直就是“天书”。再加上大多数中职学校德育课任教师系领导担任或富余人员转岗,学科知识缺乏,理解课程文本不够透彻,上课“照参考书宣科”,导致那些下决心学点德育的学生也因听不懂而望书兴叹,因此德育课堂自然成为“犯困率”最高的課堂。

    (二)授课方法“形式单一”

    纵观当前中职德育课堂,虽然已经历了两轮改革,但由于学生活泼好动造成活动管控困难和主动学习习惯和能力极差造成课堂常常“驱而不动”的现实因素以及教室、教学进度等时空限制的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曾被力推的案例教学、活动体验、任务驱动的授课形式经过一阶段绚烂后由于“水土不服”归为寂静,目前课堂依然以“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安排照本宣科,就理论讲理论,把活的德育理论讲成了死的德育教条,把与生活实践结合紧密的法律法规、职业规划、人生信条讲成与生活实践无关的空洞说教。“形式单一”授课方式令学生一谈德育课就头疼、就厌烦。

    (三)授课效果“学用脱节”

    众所周知,品德、素养、修养、意识等德育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德育知识的简单堆积就可实现,而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因此,德育课程教育的核心在于“德育内化”,其关键是在特定环境的熏陶下让所学的德育知识入脑入心,然后外化于行动、形成于思想,固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德育是“践行的教育”,若离开了“用(实践)”,那德育课程教育将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说教。而目前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堂,流行的是“教师划划重点,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让学生靠短时记忆确实能轻松应对课程学业测试,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应用和现实体验,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往往十分肤浅,一旦遇到生活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依然不知所措,更不用说外化于行,形成优秀的品德品格修养。

    (四)授课对象“兴趣不浓”

    由于人们对“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方针片面地理解和解读,造成中职教育一度走向“技能培训”的极端。在“技能至上”指挥棒和“对就业有用就学”功利思潮的双重作用下,那些技能类课程的功能被无限放大,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过度重视而风光无限。而那些育人类的课程,如德育课程,则被严重挤压,甚至边缘化,成为他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副课”。学校、教师、学生对德育课程关注度和重视度严重不足带来直接的结果就是中职德育课程师资专业化程度严重不高,再加上德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不合学生胃口、教法单一不投学生所好等自身因素的双重叠加,“兴趣索然”“睡倒一大片”自然而然成为中职德育课堂的常态。

    二、微课破局之优势

    (一)微课强大的可视功能解决了授课内容“深奥难懂”的问题,变“难懂”为“易懂”

    在学生的心目中,深奥、枯燥、抽象、难懂是中职德育课程的标签,令学生望文生畏、弃之如敝屣,因此亟须采取措施,将抽象概念具体化、枯燥说理趣味化、理论知识实践化,以降低德育课程授课内容的枯燥度,让原本“深奥难懂”的德育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而微课强大的“所见即所得”功能呈现的直观形象的可视效果恰恰契合了这一需求,令这一教学死局迎刃而解。如我们在讲授经济政治与社会“价值规律”这个知识时,发现无论我们教师怎么解释学生总是一知半解。后来我们观察到时下社会热点(由于天气原因造成当年猪肉价格变化很大)及学生对名车极感兴趣的心理现状,决定将“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包装为猪肉价格变化影响因素、名车销售与价格等案例话题,带领学生调研当地菜市和车行,亲身体验这些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制成微课视频和Flash动画。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案例情境、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变化曲线动画,思考曲线变化过程中猪肉价格的变化及轿车销售变化与价格的关系以及价格的影响因素。通过将原本深奥枯燥的“价值规律”变为形象具体的“动画曲线”,学生传统的“理解阻梗”一下子“通畅”了,学生纷纷感叹“原来德育课还可以这么有意思啊!”

    (二)微课强大的交互功能解决了授课方法“形式单一”的问题,变“听话”为“讲话”

    虽然很多德育任课教师也在尝试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活动体验等多种授课方法来化解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授课方法“形式单一”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调控约束手段,造成活动体验时常常一哄而上、任务实施时常常驱而不动、案例教学时学生观而不语,尴尬的场面令教师束手无策。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忘得一干二净。“一管即死、一放即乱”的德育课堂教学死局让曾意气风发的课改教师心灰意冷,无奈又回归“满堂灌”的老路。如何调控与驾驭课堂成为改变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授课方法“形式单一”的牛鼻子,而微课强大的交互功能正好可以弥补传统中职德育课堂约束力、牵引力不足的老大难问题。

    (三)微课强大的虚拟性现实功能解决了授课效果“学用脱节”的问题,变“入耳”为“入行”

    长期教学实践得知:德育课程内容剥离事件本身而仅靠死记硬背获得是造成当前学生对德育知识“学用两张皮”的根本原因。基于此,要想解决目前中职德育“学用脱节”带来的“无效德育”的尴尬,唯有复原德育知识来源,回归依附德育事件本身,然后通過实践经历、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的德育事件中感知、领悟,进而上升为思想意识、外化为自觉行为方可实现。微课强大的虚拟现实功能让这一切困难变得都不再是困难。

    (四)微课强大的信息功能解决了授课对象“兴趣不浓”的问题,变“被学”为“要学”

    综合当前中职学生德育课程学习“兴趣不浓”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德育课程育人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了没什么用”,再加上德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极其不合学生胃口,造成目前的中职德育课堂都是老师拉着学生学,学生“被学”的状态。若尝试着在德育课堂中引入微课,通过微课中针对性的虚拟案例动画,教师声情并茂的知识点讲解,实际工作场景视频中包含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媒体所承载的强大信息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在内心中找到共鸣,情感上产生体验,从而改变传统“德育课无用”的思想观念,进而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变“被学”为“要学”。

    三、微课破局之策略

    (一)贴近学生,长度适宜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课堂自控能力差,对新鲜事物持续关注时间短,一旦时间过长,注意力就容易分散、转移。因此,教师在规划、制作微课资源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精准规划,突出重点,微课播放时长以“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不引起“视觉疲劳”为度,既不冗长也不拖沓,确保学生学习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微课上,最大限度发挥微课的效能。

    (二)贴近专业,内容适度

    微课在德育课堂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授课内容的枯燥度,通过微课虚拟现实的功能呈现的案例情境还原德育事件本身,从而加深对德育知识的体验、感悟、升华。但如果我们预设的案例情境远离学生专业实际,学生或因为过于陌生或感觉“学这东西对我以后就业没多大用”而产生抵触,导致最后该微课运用效果大打折扣,这种预设的案例情境是无效的。因此,我们教师在选用微课案例时要尽可能贴近专业,如专业职场实景、案发现场、实习生生活案例、工作情景3D模拟游戏、企业师傅现身说法等,通过“学用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引入微课的内容也要尽量精炼,避免内容过多重复占据过多课堂时间而挤压了德育体验领悟、思想内化升华的时间。

    (三)贴近实际,形式适当

    在德育课堂中引入微课的另一主要目的就是丰富授课形式、改变目前“形式单一”的现状,所以教师在规划和设计微课时,应尽可能考虑采用丰富多样的微课形式,建议可以是一段视频抓拍,也可以是一个Flash动画,或是教师现身解说录屏等。通过形式丰富多样的微课播放,不时给学生以新鲜感冲击,从而增强微课的吸引力和可亲度。

    总而言之,微课强大的可视化、信息化、交互性和虚拟现实的功能是破解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困局的金钥匙。而目前流传在教师手头的德育类微课虽然数量较多但可用、能用、适用的却很少,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初期坚持强大的课改热情,投入大量精力制作、开发出微课。

    参考文献:

    [1]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3]谢同心.从一个成功案例谈微课的制作[J].广东教育,2016(4).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