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风险对其经营状况影响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范文

    张琦

    摘要:随着县域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股本规模不断扩大,股东结构愈发多元,股东动机更加多样,但由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在追求资产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步暴露出公司治理不够规范、内部控制不够严格、股东管理不合规等现象。通过几年的发展,大部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构不同程度存在股本募集程序不合规、股权管理不到位、主要股东多头融资、变相抽逃资本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资产质量和经营效果均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本文就近几年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就对其经营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农商行? 股权管理风险? 经营状况

    近几年来,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逐步扩大,在部分地区的银行市场占有率高达30%左右,但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近两年来,部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未真实反映其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资产质量急剧下滑,经营效益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除了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外,农商行自身经营管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股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在当前的环境和体制下加强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使其稳健经营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县域农商行股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

    (一)股本募集程序不合规风险问题

    部分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用股本募集中溢价部分购买不良资产,募集总股本溢价发行后,部分股本实际所得溢价未按规定要求计入资本公积,全部用于购买不良资产。机构在募集股本时同股不同价,如改制时按照一定比例溢价发行股份,但其中部分主要股东按照1:1的比例出资,与其他股东同股不同价。机构之间交叉持股现象普遍,如同一辖区地市的A农村商业银行和B农村商业银行同时持有C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同一投资人违规持有多家银行股权。如某公司分别持有A、B、C、D四家农村商业银行股权,且分别为所持股权银行的前十大股东。

    (二)日常股权管理不规范的风险问题

    有部分农村商业行未将股权在监管部门认可的托管机构进行集中托管,股权交易基本处于内部封闭运行的状态,缺乏灵活公开的市场流转机制。股权变更行为不够规范,在股东转让股权时,未考虑到股份转让后监管指标的变化,导致部分受让方持有股份超过2%监管标准。主要股东用股权质押贷款时,未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贷款银行未核实股权真实性与合法性,导致质押无效,对主要股东质押其持有本行100%以上股权时,未限制其表决权。信息披露不充分,在主要股东股权被质押时,未通过季报、年报等渠道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三)利用股权质押变相抽逃资本的风险问题

    个别主要股东利用所持本行股权在银行机构贷款,变相抽逃银行资本。利用担保公司反担保质押股权方式在银行机构贷款。部分贷款户主要股东利用所持股权质押融资获取不正当利益。部分主要股东利用股权作为质押,或利用担保公司反担保质押在本机构融资,且贷款利率优惠,入股即赚取高额股权利差。

    二、股权管理风险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对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

    部分农商行在股权管理中存在的違规用溢价金额购买不良资产、同股不同价、主要股东及关联方不公允交易、农商行交叉持股、主要股东利用所持股权融资套利等诸多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农商行公司治理结构,妨害了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更导致了其公司治理结构“后遗症”频发。如近几年法政的县域农商行交叉持股及不公允关联交易导致一损俱损风险;主要股东违规持有多家银行股权,多头融资和过度融资爆发的信用风险案例都很多。

    (二)对内部控制方面的影响

    部分农商行主要股东在本机构融资时,未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和内控制度,存在主要股东使用所持股权在本机构贷款、未执行统一授信制度、以“到期日”还息方式发放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贷款“三查”制度不严等诸多问题,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风险问题频发。如对主要股东及关联方未执行统一授信制度,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的风险案件;对主要股东融资未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内控管理流于形式发生的风险等。

    (三)对资产质量方面的影响

    多家农商行其主要股东及关联方在入股行融资时,不仅获得了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且融资总额远超股本金,加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隐藏的巨大风险,不仅直接影响了入股行的资产质量,更加剧了县域商行整体资产质量发生劣变。如主要股东融资风险对单家机构资产质量的影响的案例;主要股东融资风险对县域农商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案例近几年都发生的不少。

    (四)对经营效益方面的影响

    农商行在股权管理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直接导致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幅攀升,资产质量急剧下滑,经营利润大幅萎缩。且大多数农商行未真实反映其不良贷款真实性问题,个别农商行甚至采取年末大幅压降不良来虚增利润,以高额分红满足股东利益的方式来换取考核业绩,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如个别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在实际亏损情况下,利用高额分红为股东输送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三、政策建议

    (一)健全股权管理制度,规范股东行为管理

    股权管理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深刻影响着银行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有效性。强化股权管理,是做好风险源头管控的重要环节。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自身要高度重视股权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全面贯彻监管新要求,及时修改公司章程,落实“三会一层”工作职责,不断完善股权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股东的资格管理,规范股东履职行为,加强关联交易控制,规范股权质押行为。严密防范利用股权质押,隐匿关联交易、变相抽逃资本、输送不正当利益、违反信贷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防止个别股东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恶意操控银行,把银行当作圈钱的工具,影响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

    (二)强化风险监测管理,及时开展风险预警

    监管部门要针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机制的规范和科学性,研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指标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股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加强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专项检查和综合检查,加强日常风险监测,重点关注股权质押、关联交易、股东融资等,特别是股东的融资规模、融资投向和用途,是否存在信贷资金体外循环、是否涉嫌外部非法金融活动等,督导其合规、合法经营,稳定健康发展。

    (三)发挥监管评级效用,实施风险差别费率

    建议监管部门在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机构评级指标内容中,完善与被评级机构股权管理风险相关的评级内容,适当增加股权管理的评级赋分权重,以更全面反映评级机构的风险状况。同时,对股权管理中出现重大风险问题如主要股东抽逃资本等、影响到其健康稳健运行的评级机构,利用红线调整手段降低评级等级,下发风险提示,并对其实施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管理。

    (四)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资本充足率是判断银行体系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准,是商业银行的“命门”。面对经营效益下滑的局面,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适当应降低分红比例,采用利润转增资本等方式积极拓宽内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同时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二级资本债券、定向募股、引进国有银行战略投资等方式寻求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实现“引资”和“引智”相结合,以改善股东结构,提升股东质量,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自身风险抵御能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恩施州中心支行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