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革新教法培养习惯
范文

    摘 要:现阶段新课改工作不断深入推进,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良好启发,针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文章介绍了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革新教法、培养习惯的两条有效策略帮助教师改善日常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锻炼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结合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革新教法,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注重学生反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一、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行为活泼。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难以展开高效率学习,缺乏学习熱情,导致上课时间教师讲述的内容难以有效被学生理解,是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原因。

    同时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教师没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学习中并没有开展情境化教学工作,教学内容不贴切实际,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引导,对课程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生缺乏共鸣。

    生活化教学理念并不成熟,教师缺乏关注,在现阶段学数学教学中,难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之间存在隔阂,并不能将数学中的知识点描述清楚,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较低,教师依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展开深入教学,缺乏现代教育思想的熏陶,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二、 革新教法培养习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有效策略

    (一)改革教法,指导学生改革学习方法

    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改革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编码过程中,自主练习中有一题关于运动会编码,图中两个小人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班级还有编号内容,问学生这个学校运动会编码有什么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开展问题教学,让学生顺利进入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将心中的答案在课堂上说出来,注重锻炼学生勇气,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将题中的切入点告诉学生,让学生迅速切入主题,感受到解答数学问题的快乐感,激发学生热情。注重逆向思维的发展,题目中问学生在知道编号的情况下,分析他是哪个班级的运动员。通过习题的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创新学法,为学生提升指路引航

    创新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数学思维引航;开展小组竞赛法,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优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取良好的学习氛围;趣味性创新提问引入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效果,增强数学知识结构的学习效能,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游戏激趣法,利用故事引导法,将数学知识内容,化繁为简,降低数学知识难度,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理。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青岛版数学教材中的题目:①选一袋瓜子,估算其中瓜子数量,再具体数一下瓜子数量;②一万粒瓜子大约能分几袋,十万粒呢?此题目旨在为学生引入十进制计数法的数学知识点,计算机常用的是二进制、八进制法,生活中常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在小学数学四年级阶段,为学生引入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力,为学生数学提供指导方向。

    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在超市购买一袋瓜子,看袋表面标明的重量g;在课堂上用天平为学生称重10颗瓜子的重量,标记为k;依据(g/k)×10的结果,估算瓜子的实际数量;在此教学程序之前,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法,让学生实际参与计算中,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多元化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让数学抽象知识化简为繁,另一方面,调动小学生动手能力,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数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强化习惯,打通数学的学习节点

    生活化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考能力,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构建生活情境,将数学抽象知识还原于生活,便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内容,简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生活化数学视角,有益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其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建立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有序连接数学知识学习节点,建设良好的数学思维。在十进制计数法教学案例中,数瓜子是还原生活的教学方式;十进制计数法的生活案例教学,还可以引用倒油,例如,“一大桶色拉油,需要几个200mL食用瓶”,可以让小学生陪同家长逛超市,获取一大桶色拉油的实际重量;有兴趣的同学,可实际去分装,感受计算结果与实际分装结果是否一致,以此来培养小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其日后数学学习拥有良好的思考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数学知识点,加强数学知识点的整合力度,为小学生提供极具生动性、丰富性的数学课堂,简化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生活元素为教学源泉,促进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增强其生活技能,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良好发展。

    (四)问题导向施教,提升师生互动效果

    小学教师在为学生设定问题时,应以学生思想模式为起点,保障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发挥问题导向的教学效能,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在革新式教学需求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建立学生之间的沟通模式,有效获取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便于科学调整教学内容。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学习过程由浅入深,促进其学习进度有效推进。教师在规划教案期间,应为问题导向预留空间,以此缓解一言堂教学的枯燥性,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习惯,树立学生在问题指导作用下,掌握数学相关知识,获得数据学习技能。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结合班级学生整体数学能力,保障问题难度适宜,以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思考。

    例如,在学习万单位时,教材内容为十万名观众,使用万单位针对熟悉事物给予描述。教材给出的例子有:花坛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永乐大钟铸字有23万不止等。教师为学生引出的提问有:使用万单位的益处,万单位数字的正确读法等。通过学生思考、应答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万计量单位的理解能力,继而带领学生开展相关习题训练,比如100035、400077110的正确读法等,借助习题训练,提升学生对万单位的应用能力。

    相类似的题目众多,教师可采取多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对万单位数字的认知能力,使其具有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教師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在黑板写数字,另一组学生正确读出数字,写数字的人将读数据的准确性告知教师,由教师给予两人评分,继而开展下一组比赛。借助问题主导,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分别从学习指导、学习渐进、习题训练三个角度逐一落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发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五)实践教学,激发学生数学源动力

    在传统式教学模式中,一言堂较为普遍,教师将较为精炼的知识内容,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带给学生知识冲击,造成学生缺失必要性思考机会,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学习能力。在面临较难数学题目时,学生难以解决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数学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带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较为有效的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探究式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开发其数学智力,可显著增强学生数学源动力。

    数学实践活动有两种,即室内与室外。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分析相关数学知识,验证数学原理,把握数学赋予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建立数学思考模式,有效应对数学困难题目。例如,在带领学生参与训练填空题时,16347=10000+6000+300+40+7,90300=( ?)+( ?),700630=( ?)+( ?)+( ?)。在此项数学题目中,如若学生准确获取填空中答题规律,即为简单题目,如若学生难以发现其中规律,一味采取加减方式,予以填空,不仅浪费时间,极易发生错误。此时,教师应借助室内实践教学方式。比如16347,选择5名学生,分别告知其代表的单位,学生a对应个位数字7,学生b对应十位数字4,以此类推,在填空时,让学生以单位分割方式,单位对应0的个数,即可获得正确答案。借助实践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题目中存在的解题规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室外实践,数学教师让学生,以学过的数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培养学生对生活元素的认知能力。借助丰富的数学实践,激发学生数学源动力,使其从多个维度,提升自身数学实践能力,有效推进数学教学进度。例如,给出7个数字,提出四个要求,写出符合条件的数字组合。此类题目,对学生数学辩证思维具有较强的考核能力,如若学生对七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存在模糊,将难以给出正确答案。为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室外开展数学实践,以竞技活动视角,增强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提升其对辩证数学题目的解题能力,促进其在解决逻辑性较强的数学题目中,拥有较高的数学探究源动力,使其愉快参与在数学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减少学生思考受阻、学习兴趣不佳等现象发生。借助室内与室外两种数学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综合能力,包括思考、探究等。

    三、 结论

    总而言之,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效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接下来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大妹.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以小学数学“助学课堂”为例[J].黑河教育,2019(3):55-56.

    [2]仲广群.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以小学数学“助学课堂”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7(19):4-7.

    作者简介:

    阎青,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北山二路小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7: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