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仗马寒蝉 |
释义 | 寒蝉仗马寒蝉仗马(仗马寒蝉)像晚秋的蝉和做仪仗的马。比喻沉默不语或哑口无言。寒蝉:晚秋的知了,一般不叫。仗马:立仗马,皇宫门外作为仪仗的马。 仗马寒蝉比喻沉默不敢说话之人。《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五回: “自桂庆去后,五大臣们统做了仗马寒蝉,他总教禄位稳固,官爵保全,便算侥幸,管什么天子风流,国家兴替。” 仗马寒蝉原指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深秋的知了。后喻一声不响,不敢说话的人。《旧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 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斥之矣。”饫,饱食。《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贤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已,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仗马寒蝉zhàng mǎ hán chán仗,即立仗,帝王的仪仗,分立于宫门及殿廷。列于立仗的马叫立仗马,也叫仗马。仗马要肃静,不能嘶呜。寒蝉,寒天的蝉,蝉到深秋时,不能再呜叫。比喻贪恋厚禄而元所作为,遇事顾忌不敢说话的人。《冷眼观》三○回:“可惜政府里有眼无珠,听其置散投闲,不加录用;一般仗马寒蝉,反倒多居显要,尸位素餐。”也作“寒蝉仗马”。清·欧阳巨源《<官场现形记>序》:“明达之士岂故为寒蝉仗马哉。慑之于心,故慎之于口耳。”也单作“立仗马”或“仗马”。宋·文珦《三术》:“由来立仗马,有媿脱鞲鹰。”也单作“寒蝉”。《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不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寒蝉仗马 寒蝉仗马(仗马寒蝉)像晚秋的蝉和做仪仗的马。比喻沉默不语或哑口无言。寒蝉:晚秋的知了,一般不叫。仗马:立仗马,皇宫门外作为仪仗的马。 闭口不说 闭口不说喑 唫 瘖(瘖默) 默(默口;默默;隐默;讱默;潜默;晦默;箝默;寂默;缄默;缄默不言;缄默不语) 噤(噤齘;噤默;噤嘿;噤咽;钳噤;噤口不言;噤口卷舌;噤口卷舌;卷舌噤口) 闭口(缄舌闭口) 折口 钳口(钳口吞舌;钳口不言) 箝口(箝口不言) 守口 结口 胶口 諴口籥口 会噎 括囊(括囊不言) 竫嘿 摈嘿 寂嘿 缄口(缄口不言;缄口禁言;金人缄口) 缄唇 缄嘿 喑喑 墨墨 卷舌 不开口 闭口无言 弭口不言 弭口无言 顿口无言 杜口无言 口钳舌卷 结舌杜口 拑口不言 拑口无言 拑口禁语 闭口不言 闭口不语 闭口不谈 闭口藏舌 闭口结舌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