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治理理论视野下城市社区党建探讨
范文 林新典
摘要:治理理论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向主体多元化发展,现代治理理论提倡在进行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环节中,引入更多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形成共同参与的主导思想,形成共同治理的治理机制,对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治理理论事业下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水平,实现城市社会党建工作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新格局。
关键词:治理理论 城市社区 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7 文献标识码:A
治理理论角度下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需要现代的治理理论作为指导,建立多元化参与、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治理形式,建立以党委作为组织领导、政府部门组织负责、社会组织协同工作、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的社会化多元管理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种治理理论党建工作明确了党在相关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要求在相关的工作中把社会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意识调动起来,形成参与主体不断丰富和多元的局面,便于党建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同时促进社会公众广泛党建意识的提升,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工作内容
1.1思想建设工作内容
城市社会的党建工作要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加大对于社区内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民众的人生观、道德观趋向以及政治价值观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得社会公众获得社会信息的途径多样,民众的思想和思维导向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想象而发生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在城市基层社区中暗潮涌动,拜金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等价值思想严重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繁,民众参与党性思想教育的活动和交流逐渐减少,民众缺少与国家和党组织的沟通联系,思想建设工作成为城市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1.2组织建设工作内容
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需要党组织作为相关工作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社区党建工作对基层的党组织领导工作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完善执政党的工作领导体系,拓展基层党组织力量,建立多元灵活的组织结构为党和人民服务,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网络,使党组织深入民众,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1.3作风建设工作内容
作风问题一直是我国党政工作的关注重点,党政工作者的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执政党的民心基础,对于党的领导工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风建设工作是党长久以来的系统工程,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也把作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党政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宣传工作,弘扬正确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对于影响党政形象的作风问题给予督查和管制,维护党在民众中的外部形象,形成和谐的城市社区氛围。
1.4廉政建设工作内容
城市社区的廉政建设工作内容关系到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成败,公正廉洁一直是我党进行服务民众工作的重要宗旨,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中涉及众多的工作内容,廉政工作落实到党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城市社区的工作内容也要在廉政制度保障下进行,保障党政工作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民众的监督,在廉政的执政思想引导之下,做到在法律和制度面前,党建工作人员人人平等,做到把个人利益置于党的利益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缺乏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意识
城市社区范围内的各种党组织缺乏社区党建工作的参与意识,区内的各党组织只片面地认为只要把本组织内的党建工作搞好,就完成了党赋予组织和个人的任务,对于社区党建工作缺乏主动参与性。还有部分党组织对于参加社区党建工作抱有顾虑,害怕与社区党组织的频繁联系,所在单位的相关工作会受到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制约,为所在单位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和负担,造成缺少参与意识。另外,城市社区的党员也缺少相关的参与意识,社区中的流动党员缺少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认为自身没有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参与党建工作也不能给自己带来便利或者利益,或者生产生活负担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参与党建工作。
2.2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众多,组成成分复杂,很难做到统一协调的指导相关工作
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失业党员等多种党员成分,部分流动党员因其居住地的不固定,缺少与党组织的主动联系,使得很难了解到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内容,还有很多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由于居住地的改变,并不在所在的社区中,其组织活动不受所在社区党组织管辖,也给社区的党组织管理带来巨大的工作难度,在开展相关的党建活动时,无法使这些党员群体参与到党建工作或者相关的组织活动中。社区内的相关党组织也没有到社区党组织进行登记或者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得社区党组织难以对这些分支的基层党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党建工作指导。
2.3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缺少必备的物质保障
目前,市场经济社会已经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任何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经费支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远远低于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相对来说办公条件也十分有限,很多党建工作都因为没有开展和活動的场所而无法开展,城市社区党组织的经费来源大部分来自于上级单位的拨付,而这些经费远远不能满足于党建工作和活动开展的需求,使得社区党组织人员进行党建工作举步维艰,缺少财力和物力的支撑,更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愿意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和活动。
3.治理理论视野下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可行方法
3.1鼓励多元参与,形成治理理论下党建工作新格局
治理理论下的党建工作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要积极的引入各种民间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党建工作中,社区党组织不再是单一的工作主体,而是在社会的党建工作活动中作为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地位,社区党组织不是管理者,民间党组织和党员也不是被管理者,都是党建工作的参与者,社区党组织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工作能够的得到其他参与主体认同和配合,实现多元参与、协同管理、全员共建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3.2加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形成和谐的社区党建工作氛围
城市社区党组织要明确追随党中央的精神意旨,转化自身工作理念,增强自身服务意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导作用,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增加民众对党政形象的满意度,同时使社区党建工作的其他参与群体能够感受到党政的光辉力量,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和相关的活动中,促进社區和谐工作氛围的形成。同时,加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归属感,通过多途径开展社区为民服务的工作,增加民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可程度,使民众成为社区开展工作的坚实基础,进而提升社会民众的党政意识和政治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努力,实现社区建设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良好形势。
3.3建立综合化社区服务体系成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社区党建工作者要首先意识到社区工作的工作特点和服务对象,建立综合化的社区服务体系,来增加社会公众对于党组织工作者的工作满意程度,增加群众对于党组织的公信力和执政党的管理能力,使得基层的党建工作有民众参与的基础和平台。社区工作人员要创新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的党群联系机制,增加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使得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点问题,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中的领导和模范作用。
3.4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动力
基本的物质保证是社区持续开展党政工作的关键,节约型社会的宗旨不是单纯对社区党建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而是对社区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工作。针对活动用地和活动经费紧张的问题,社区要对区内的适合闲置场地和场所进行合理的利用,通过物质补贴或者其他表彰措施来鼓励民间资源加入到社区工作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同时通过融资或者赞助的形式,来拓展社区资金的来源渠道,单纯的财政拨款不能根本上解决社区资金紧张的问题,要增加社区的创收能力,来满足自身的工作需求。另外,对社区内的软硬件设施都要采用整合的理念,实现民间资源和党组织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满足社区党建工作的物质需求。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党委政府开展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党政观念和服务意识,体现党服务于人民的基本工作理念,通过自身工作的完成提高党组织在社会和民众心中的公信力,构建和谐的社区民众生活、党建工作氛围,使党建工作起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执政党在社会形成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更伟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丁.探索建构社区多元主体共治新格局——以浙江新昌南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4):88- 95.
[2] 陈周旺.从“社区党建”到“党建社区”——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公益双向认领”项目述评[J].检察风云-社会治理理论专刊,2015(3):13- 14.
[3] 谢忠平.城市社区推进区域化党建的有益探索[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3):21- 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