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话文 |
释义 | 白话文;文言文○白话文bái huà wén(名)用白话写成的文章:~是以唐宋口语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是五四运动以后的正统的书面语|~运动|做~的大抵是青年。 ●文言文wén yán wén(名)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是五四运动以前的正统的书面语|当时提倡白话文的人有时还做~。 白话文báihuàwén用白话写成的文章(跟“文言文”相区别)。也说语体文。 白话文又称白话。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并与传统文言文相对的汉语新书面语。白话是与口语接近的语言,在以文言文为汉语书面语的时代,白话就是指口语。白话文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宋时期,当时的书面语文言文与口语严重脱节,为适应交际需要,一种真正记录口语的书面语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后来的白话文。这种白话文,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而形成,反映着当时的口语。唐代的变文、宋元以来的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大都是用白话写成的。其中《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文学巨著,脍炙人口,流传极广。作为当时汉民族共同语的官话,也正是在白话的基础上形成的。鸦片战争以后,这种白话一度得到提倡。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要求反帝反封建,在形式上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白话文成了革命文学的表现形式,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工具。五四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使用白话文成为大势所趋。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白话文正式取代文言文成为现代汉语的书面语。由于历史久远,现存古代白话文所反映的早期白话已与现代北方话口语有一定距离。现代白话文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那时的白话文没有明确规范,现代白话文是具有明确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书面语言。 各种语言 各种语言国家法定使用的语言:国语 各种文章 各种文章所写的诗文:题辞 白话文bái huà wén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叫语体文。1919年8月13日《经亨颐日记》:“今日不出,预备青年团成立大会开会辞一篇,初试白话文,付《青年周刊》。”1919年8月朱执信《复黄世平函》:“弟对于作白话文者,拟加以一种限制,即能用普通话演说者,可以作普通话之白话文。于我等仅能用广东话演说者,只能作广东话白话文,不能用普通话也。”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