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高一着,缚手缚脚着(zhāo)。本指棋艺。中国象棋或围棋,每一个子或移动一个子,叫一着。棋的输赢,就在于棋局的变化,是否能比对方多预见一步或一招,能多预见一步或一招,就能取胜。所以,下棋时,如果对方的水平高出一着,那么,自己往往感到举止受到束缚,不能运用自如,失去了主动权。故多用来比喻对方的思想境界或知识、技术水平在自己之上,办事或见解就总觉得低人一筹。或比喻对方技艺高出自己一头,自己就无法施展本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没个是处,羞惭窘迫,心里先自慌乱了。勉强就局,没一子下去是得手的,觉是触着便碍。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清·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五十五回: “你的见识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缚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谚)指和比自己棋艺高明的人下棋,总觉得放不开手,处处受制。也比喻在战斗中遇到比自己智谋、武艺高强的对手,总觉得难以施展本领。 也作“棋高一着,束手束脚”。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谚指和比自己棋艺高明的人下棋,总觉得放不开手,处处受制。也比喻在战斗中遇到比自己智谋、武艺高强的对手,总觉得一筹莫展。蔡东藩《元史通俗演义》二九回:“阿忽台至此,虽明知不敌,也只好拼命与斗。俗话说得好:‘棋高一着,缚手缚脚。’况武力相角,更非他比,不到数合,已被秃剌擒住。”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缚手缚脚: 像被捆住手脚一样。同棋艺高超的人下棋,往往手足失措,穷于应付。比喻在高强的对手面前,总是处处被动。 也作 ❶ 棋高一着,束手缚脚。 ❷ 棋高一着难对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