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尝试 |
范文 | 李桂燕 [摘要]通过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开设女性学课程五年经验的研究,可知女性学进入高等教育,从教学内容、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有利于唤醒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自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女性学性别意识主体意识 女性学,又称社会性别学、妇女学、妇女研究、女性研究,是英文Womens Studies的译文,本文统一采用“女性学”一词。女性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或专业,女性学的研究对象是女性及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现象及其规律。一方面,女性学研究女性的过去、现状及未来,包括女性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变化;另一方面,女性学特别关注与女性有关的各类论题,着重探讨各门学科中忽视女性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女性学建设的成功尝试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在2003年开始开设女性学,作为全院的公共必修课。2005年8月,女性学课程被评选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回顾女性学开设五年以来的历程,该院在如下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 兼容并包的教学内容。由于女性学内容涉及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女性文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因此我们采用了跨学科、跨专业的集体备课、联合授课形式。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学院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带头人,让每位老师各尽所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适合学生的专题,用分专题呈现的方式,将各自专业的最新理论信息和研究方法带入课堂。这样既整合了学科资源,又切合了女性学的跨学科特点,再加上社会性别视角的切入,给女性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教学内容的广博性是任何别的学科不能比拟的。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至上的,但在女性学的课堂上,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学生都是主体,教学遵循经验分享、平等、性别视角、主动参与和相互协作等五项原则。在课堂中鼓励平等互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一些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强调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自制教学课件,结合自己身边的性别歧视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权威,教师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强调协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肯定个人经验作为学习中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比如在讲授“性别角色社会化专题”时,始终注意唤起学生对成长中性别故事的回忆,用画漫画的形式让学生把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性别不平等事件呈献给大家,进而分析性别社会化是怎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性别观念。在这种场域中,当知识是共享而不是灌入时,教师不再那么具有教导性了,而是更加具有辅助性了。 灵活多样的授课组织形式。在女性学的课堂上,不会有完全重复的两种教学方法。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搜集整理各种教学资料,用多媒体做成声色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享受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我们会把很艰深的社会性别理论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领会,组织学生辩论赛,模拟现场招聘会,让学生排练表演小品,从中体会性别问题。我们还会放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女性经典电影,让学生写影视评论或者给影片设计结局。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收获特别大。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女性学课程一直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与学生本身相关的领域。课程分为女性教育、就业、健康、文化、维权、参政、环境等多个领域专题。课程组的老师本着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理念先后组织了很有意义的活动。在每年的三八节前后组织相关学术报告,并到各地的妇联针对她们的要求做一些义务指导工作;每年组织学生就女性的健康、艾滋病等问题做一些大型的宣传活动,邀请社会专家就家庭暴力、女性恋爱婚姻中常见误区、女性就业怎样提高自信、抵制歧视等问题做一系列讲座;成立济南外来务工妹支持小组,用我们的社工理念去关爱这些外来务工女性的利益和保障。这些活动既唤醒了女生的主体意识,又增强了她们的行动力,尤为重要的是使女性学的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女性学成功建设的现实意义 2004年以来,我们连续四年对女性学课程做了评估。在评估中,就这门课的总体设计来说,认为“非常好”的分别为94.2%、93.7%、95.6%和97.1%;就学生的收获来说,认为“非常大”分别占95.2%、94%、93.5%和95.1%;就这门课开设的必要性来说,认为“非常必要”的分别占96.8%、94%、92.8%和93.8%。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 自信心得到增强。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女性的过去和未来,认识过去对女性的误解和女性未来的发展优势,给学生树立很多鲜活的榜样,让他们看到原来妇女是真的能够顶半边天的。自信心的提高在女性就业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比如2006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某女生说到:“原来我对于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女性的做法可能会置之不理,但现在我会很自信地表现,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女性,但我能行,录用我他们不会后悔。” 视野更为宽阔,思维更加敏锐。性别视角是现今世界观察、思考、分析和评价社会现象的极其重要的思维方式。2007级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男生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谈到:“作为一名男生,我原来很抵触女性学,觉得男生不应该来上课。但是学习以后,我发现我的这个想法十分幼稚。女性学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性别视角让我看问题的时候多了一个视角,这真的很有意义。” 性别意识和平等意识开始觉醒。所谓“性别意识”就如同人权意识、环境意识一样,是一种现代意识,是指自觉地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社会性别研究者认为,传统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只讲了半边故事,人类历史和经验大多是以男性为代言人,以其话语代替或普遍化为人类的知识,显然这是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学生学完这门课后,意识到性别视角的重要性,他们就会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类似事情进行思考并提出质疑。 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增强。通过女性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有关公共关系、女性礼仪等主题的讨论,学生应对挑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增强了。调查中,一名2006级中文系的女生这样说到:“我是班长,但是原来都不知道怎样和异性说话。现在,我变得很大方,这都是女性学课堂教给我的。它让我变得非常随和,也学会了如何和别人学会沟通。”学生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增强还表现在,当自身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很多人会据理力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自立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女性学的教学方法提倡平等、民主、互动,其产生和发展均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是人性回归的表现和对人文精神的张扬。女 性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四自”精神的现代女性。通过女性学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他们大都经历了从要求有自己的声音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除了希望提高自我外,还希望去完善他人,并把这些愿望转变为公民行动,从而实现女性学的中心目标——社会变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受访者不约而同地提出,当前女性参政的比例很低,要适当增加女性名额,同时他们还提及仅有充足名额还不够,女性代表要真正代言女性的声音、替女性说话,这才是最关键的。 学会了接纳和宽容。在女性学的课堂上,我们曾经组织学生看过电影《克莱默夫妇》。在学期作业中,我们发现一个男生这样写道:“看过这影片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感到男女两性的分工真的不能够以生理角色来分工,女性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原来我认为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我接受不了不顾家的女人。现在,我感到应该接受这种有追求的女性。而且我不能用自己自私的想法去约束别人,我要尝试着接受所有的人。”女性学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意识,使他们对社会现象有了新的认识,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学会把两性问题上升到学术高度来看待和理解,并使自己对社会问题有了性别视角。比如对包二奶、性工作者现象,他们不是一味谴责女性,而认识到这是性别权力不平等所致,要根除此类现象,必须颠覆社会性别等级制度。 女性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女性教育是唤醒和提升女性主体意识的重要渠道。女性学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女性自我的过程,是激发并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由于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一系列不平等教育的影响,造成了女大学生的自卑和对男性的依赖。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着女性成就期望值低、主体意识薄弱等现象。但是,学习女性学课程后,很多女生认识到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才能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调查发现,,在学习女性学以后,90.4%的女同学对成功的渴望增加了,对失败的恐惧减少了。 2001年,国务院颁布《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明确提出了要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之中,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近年来,女性学在众多成熟的学科中孕育、成长,沿着学科化的道路逐步得到发展。(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社会与法学院;本文为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社会性别教育与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07WC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