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 |
范文 | 贺嘉 摘 要:政治文化与新闻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建国以后,由于新闻学的研究受制于革命政治文化,导致其研究成果比较少。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文化的改变,我国的新闻学也随之而發生变化,新闻学的研究变得更加自主和开放。与此同时,新闻学的研究也面临着极端化的风险。本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政治文化;中国当代新闻学;学术重构 政治文化是影响当代新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需要将外部思维与内部思维结合起来。从当代新闻学的角度来看,其研究的焦点问题应该是拒斥外力到主动适应的转变,而在转变的整个过程中都会牵涉到一系列的政治文化问题。 1 政治文化与主体心态 通常情况下,政治文化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政治心理和心态。在建国以后30年的发展中,我国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革命和阶级斗争,毛泽东思想是对这一内容最为直观的反映。并且,现代新闻学的研究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比较明显,并在其影响下形成群体无意识,是对研究者心态的一种制约方式。当代中国新闻学是以无产阶级的党报理论为基础的,且主要是延安时期的当党报理论。与解放区相比,建国初期所研究的新闻学更加多元。新闻学的研究者不仅有解放区的革命知识分子,还有国统区的自由和革命知识分子。从心态的角度来看,无论研究者来自哪个区域,都处于革命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政治文化大环境中,所以这些研究者无不表现出焦虑和紧张的心情。 比如,范长江、邓拓等革命知识分子来自于解放区,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是由这些革命知识分子开拓的,所以这些知识分子在新闻学的研究中是最具有话语权的,并以“从政治出发”为理念,对新闻学进行研究。与此同时,这类研究具有自觉性特点,所以研究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要能够在对学术问题进行研究时,权衡好其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学术研究偏离“合法”的轨道,就会受到政治批判,所以这些研究者的心态是焦虑的,也是紧张的。又如,张季鸾是来国统区的自由知识分子,他发表的《是蜜蜂,不是苍蝇》,以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对当代新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但却被污蔑为这是要为右派分子争夺新闻阵地,其内心的惶恐和焦虑可想而知。 2 政治文化与学术重构 当新闻学研究者开始主动适应后,政治文化开始渗透到新闻学内部结构中。于是,在建国后30年的发展中,新闻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以新闻研究者的政治无意识为媒介,通过已被人格化的政治形势,使得新闻学的研究完全受制于政治文化。于是,这个时期的新闻学研究逐渐走向“合法”的道路。同时,研究者的政治无意识和人格化的政治形势,赋予新闻学重构丰富的内涵。由于建国后30年的社会处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所以新闻学重构是具有一定政治文化内涵的。新闻学的重构本身是一种学术自识,其不仅能表现出新时期政治文化的民主性,还能体现出研究主体的意识性。 在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新闻学的研究仍然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比如,传统新闻学研究中所表现出的浓烈政治意味,以及学术性差等,加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得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学研究主要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主,并对两类报刊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于是,直到80年代中后期,有的研究者认为新闻学研究应该具有超前性,且不能与政治文化保持太过紧密的关系。到90年代,这种理念受到更多人的认可,所以研究者开始对新闻学研究的实用性进行批判,并提出要将新闻学理论与其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建议的提出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根据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一些具体的问题,对新闻学进行重构,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于是,新时期的新闻学重构在对研究内容进行确定时,主要是将其本身的逻辑发展作为依据的,而不是将研究者的政治价值取向作为依据。首先,重新解读传统的党报理念,并对其进行新的释义,使其能够与政党的话语体系、价值判断等相互独立起来,从而融入到新闻学知识系统的构建中。比如,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因阶级分析而使之成为各个阶级新闻理论分际标准不再适用,因政治需求而形成的“本质真实”被否定,并将新闻真实作为新闻本体的研究内容。其次,某些原本被批判的概念,本身是属于新闻学知识体系的,被重新作为新闻学的研究内容。比如,报纸的商品性问题、新闻的价值理论等。最后,积极的对新研究领域进行扩展,使之成为新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受众这个概念就是新提出的,新闻事实也是一项新的内容。 3 政治文化与当代新闻学构建的现代性焦虑 在当代新闻学产生以后,其与我国现代性的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紧密。构建当代新闻学,是以现代性框架为基础的,主要体现出对现代知识的重视。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相比,我国的现代性注重于民族解放。在现代性构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毛泽东。现代性构建的核心观念是革命,主旨为政治解放。而新闻学本身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现代性的内在驱动力,新闻学在促进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是以政治文化为媒介的。比如,阶级意识的萌芽、革命观念的扩展等,都说明现代政治文化不再以服从和依附为主内容,这是其与传统政治文化之间最为显著的区别。并且,在对这种政治文化进行延续时,更加注重与儒家政治文化的内在联系。在建国30年的现代性构建中,还不太重视对人的全面启蒙,这在新闻学的价值取向上就能体现出来。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国30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发展一直受到知识体系的制约,这种知识体系坚持革命的核心地位,并将新闻学纳入此知识体系中。经济任务、文化任务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任务,而人的全面启蒙则被阶级启蒙所代替,使得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严重的阻碍。而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根据原因就在于不再将革命作为核心观念,并逐渐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即将以与社会的发展作为核心内容,从而使现代性得以构建起来。于是,怎样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新闻学研究反思性的提升,并提升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创新性,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在现代性背景下的焦虑。从西方学术的自主性观点来看,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实现政治的民主化,并促使经济的自主化,从而形成市民社会。同时,要通过新闻学本身具有的反思性,促使我国形成全新的政治文化,而这一过程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新闻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国后30年的发展中,受特殊背景下政治文化的影响,新闻学的研究受到各种制约,使得其研究进展不大。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但进行,我国的政治文化开始发生改变,为我国的新闻学重构提供有许多机会,并优化其发展环境,从而促使中国当代新闻学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方源.解析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新闻学[J].金色年华(下),2013,(4):43-43. [2]杨先情.新闻真实性问题的再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6,(6):109-111. [3]蒋国东.中国新闻学史的典藏之作*--《中国报学史》评析[J].中国出版,2015,(17):76-76. [4]张大伟.当代中国新媒体文化发展的多元困境[J].新闻爱好者,2016,(4):30-33. [5]翁昌寿,陈少娜.构建融合多元的"主流文化场"——以"快播庭审"事件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6,(3):80-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