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
范文 | 黄玉婷 摘 要: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历史遗留文物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瑰宝。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国家形象的“金名片”它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关键词: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文物保护意识 近年来,我国对于文物的保护加大力度进行改善,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文物是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记忆。文物保护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则。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第一命题,它能延续文物生命,保全文物价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文物保护问题尤为突出,形势也十分严峻,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1 互联网+文物教育 传播文物的价值,教育是当仁不让的方式。“互联网+文物教育”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更多的文博知识、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精神信念等向社会传播,现多以表演、讲故事或慕课的方式通过视频、多媒体等形式呈现。例如:在《国家宝藏》节目中,讲述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就是在讲它的文化。这样的服务、传播方式很“接地气”让历史文化通过线上线下的多重渠道进入课堂、进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互联网+”还有效地解决了文物展示的地域障碍以及博物馆非开放区域的参观问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文物的探索欲,使接受文物教育的人群更大,范围更广。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其自身的文化历史,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文明水平,对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政府及部门应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和该地区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和考虑,制定相应的保护工作宣传,增强城市文化保护氛围,加强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比如,定期开展相关文物知识讲座、在城市公告栏等区域张贴文物保护内容及重要性、每月或阶段性举办一次文物展览等。这些宣传方式,不仅能够让文物贴近于人们的生活,还能让人们能够直观具体的了解文物相关知识和内容、近距离接触和观看文物,从而提升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3 加强和提升文物安全保障意识 文物属不可再生资源,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在我国,地表有不可移动文物70多万处,且每天都在遭受风雨雷电、雾霾陽光的侵蚀,比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造像风化侵蚀严重,远观这幅北魏时期的作品,已给人许多苍凉悲壮之感。目前,我国博物馆登记在册文物1000多万件,因受库房保管环境质量所限,文物受腐蚀情况不容小觑。正因为文物受生存条件及周边环境制约,使得文物消失成为一个绝对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文物消失有时间快慢之分:一座古代建筑失火了,瞬间便化为灰烬;一座古墓被盗了,顷刻间墓葬中的文物便被洗劫一空。地下埋藏的金属文物经过环境影响,会长期遭受化学、细菌的腐蚀。地下墓葬中保存的漆器类文物也会受墓室内气体成份等因素影响保存寿命。不可移动文物生存环境复杂,保存难度更大。据2007年至2011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全国共消失了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1099处不可移动文物,数据显示,除37处文物点由于特殊原因作为消失文物登记以外,其余1062处消失文物中,消失原因不详的文物点5处,单纯受自然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221处,单纯受人为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698处,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138处。单纯因自然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占20%,单纯因人为因素破坏而消失的文物点占65%。可见,人为因素是文物灭失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可移动文物损毁状况还凸显了灭失速度快、数量大等特点。不论可移动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经由人类亲手创造,经历若干年的流传和环境影响,能存世于当代已属不易,若不能加以妥善保存,从人类视野中淡出,可谓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因此,要着力提升文物安全保障的意识和能力。2012年10月,国务院又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次普查对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扩大保护范围,保障文物安全产生了积极作用。虽然全国性质的文物普查已进行过多次,但要知道每一次普查都不是最后一次,文物的情况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普查只有阶段性而没有终结性。 4 构建完善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体系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是一部支撑文物保护工作的根本性法律,是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方针的连续性,同时又规定了新的文物保护措施和指导方法,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构建完善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体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指导思想,充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开展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祖先留下了大量的文明遗迹和传世宝藏,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同时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体系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人文意义。要想构建完善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体系,首先要在各级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主导下,建立健全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的职能要明确,根据工作情况合理安排文物保护工作,在工作中要避免出现社会矛盾。同时,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鼓励先进、带动落后,促进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要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水平突出的文物保护宣传教育队伍。其主要成员要经过专业的文物保护技能培训,熟知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能够处理一般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物保护宣传教育队伍应该开展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切合实际地进行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最后,要完善文物保护工作体系。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内容复杂、琐碎,想要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少量的、专业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领导、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要激发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在宣传教育中有效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5 加强资金投入,完善相关制度 一方面,相关政府及部门应正确意识到文物保护工作对促进我国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长远的发展意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相关政府及部门可根据当地文物的数量、城市发展水平、文物工作开展情况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资金投入标准,同时加强筹资工作的开展力度,鼓励企业、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相关政府及部门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及参观游玩的旅客,对不良行为和恶意破坏进行相应的惩治,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6 结语 总而言之,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抓住各种机会,组织好社会各界的力量,并利用现代化新闻媒体,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悦.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作用[J].读天下,2016(16). [2]王小玲.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8). [3]曹永利.文物保护部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智富时代,2019(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