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分析 |
范文 | 夏志乡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高职院校为对象,按照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分析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利于开展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有利于加强设备资产管理。同时探讨了高校设备购置使用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以提高高校设备购置使用管理的效益。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高校 设备管理 技术经济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资产越来越多,同本科院校一样,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备购置使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高职院校为对象,结合2014年修订后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探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改进高校设备购置使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 关于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1.1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的技术经济分析是指在设备购置、修理、现代化改装等管理工作中,为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可靠、经济上合理,通过计算、比较、评价分析,最终决定设备决策方案的过程。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备在购置使用中需要考虑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设备使用管理者的类型、设备的使用效率、设备质量的保证程度、设备能源和材料的消耗、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维修的难易程度以及设备的投资费用等[1]。 技术经济学中最优方案的选择过程是对技术方案,进行综合的、定性和定量的全面分析论证,最后选出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最优的方案[2]。高职院校的设备选择一般是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经济上的定量评价,即对设备进行经济评价,利用几种方案,對候选设备进行分析、对比,选择出最优设备。 1.2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财政部修订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于 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制度”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核算制定了新标准,提出了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能够将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反映出来,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教育成本,能够促进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3]。 2 设备购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开展技术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2.1设备购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备盲目购置,发挥效力不够。近年来,有些重点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力强,财政专项及配套资金多,对资产的配置存在片面寻求设备的“高、精、尖”的现象,带来了盲目购置、使用效力不高的问题。同时学校内部各部门存在“小而全”“部门所有”的观念,资源不能共享。 第二,有的学校在设备购置中,特别是大型设备的购置中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或者可行性分析不全,只是进行了技术层面的需求分析,没有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没有考虑使用成本。 第三,没有核算教育成本,也没有相应的经济制约机制,导致普遍存在设备使用率不高的现象,包括可以采取在课程中新开发实验实训项目来增加设备使用率的措施,但基层单位和个人缺乏相应的积极性。 第四,有的设备经过修理或者现代化改装可以继续使用,但存在闲置现象,缺乏相应的经济分析制度及管理制度,造成设备提前报废。 第五,另外还存在设备管理松散、流失,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较弱等现象。因为旧会计制度上没有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导致资产虚高,乃至于存在账存和实存不符的现象。 2.2开展设备技术经济分析的必要性 为提高财政投入资金以及其他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高职院校有必要开展教育成本核算和加强成本管理。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是高职院校提高实验实训设备购置和使用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新制度”教学设备计提折旧制度的实施,为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进行设备管理打下了基础。 3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备的折旧 购置和使用成本是设备管理决策中的基础,不同的折旧方法和年限将影响设备资产的年折旧额,直接影响教育成本的核算,所以就有必要对设备折旧的年限和方法做进一步分析。 3.1设备折旧的内涵 实验实训设备的折旧,就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使其逐渐减少的那部分价值,折旧费摊入成本需要学费等收入来得到补偿。 3.2折旧方法 “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即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对有种类繁多固定资产的高校来说简化管理工作有实际意义,但不能反应设备折旧中真实的价值转移。 “新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举办的高校,对民办高校和企业举办的高校来说,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折旧方法,选择加速折旧法,具体包括年度数求和法、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有利于技术进步而更新设备,但对前期成本计算影响较大。 3.3折旧年限 “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要求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进行确认,对于一个国家性制度来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设备应该根据设备本身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以及使用的频次,同时根据设备的类别决定折旧年限,如基础性验证实验设备,技术更新不会太快,即使有技术更新对传统验证实验的技术技能培养没有多大影响,那么这类设备的年限应该选择长些。 4 高职院校设备购置使用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 以下是根据“新制度”要求,探讨技术经济分析在高职院校设备购置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4.1设备购置使用过程决策中的经济定量分析方法 技术经济学在高校设备购置使用决策应用中,常用经济上的定量分析对设备进行经济评价,且常用的经济定量分析方法是费用比较法,包括年费用法和现值法[4]。 第一,年费用法就是把购置设备的投资额根据经济寿命计算出折旧,加上年使用费,计算出年费用,从不同设备中选择最优设备的方法。在高职院校,如果年使用费用主要是水电等且价值少时,不好直接归集,所以使用年费用法决策就可以直接使用设备预计折旧额进行决策。 第二,现值法就是把设备未来年使用费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通过现值系数换算成现在的价值,再加上设备投资额,计算出设备总费用的现值,从不同设备中选择最优设备的方法。 4.2在设备购置中的应用 第一,可行性研究阶段。设备技术上的评价需从设备的使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前面已经进行了叙述。在可行性研究分析阶段,根据预算金额,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的年费用法,需从达到满足功能需求设备方案的基础上,初步选择出费用最优的型号,提出满足功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按照现行设备招投标制度,只能提出设备名称、型号、用途、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安装使用环境和设施条件等情况。各使用部门在技术经济分析基础上,还需对未来使用成本进行分析,形成购置报告提交学校。 第二,学校决策阶段。学校根据设备购置报告,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依据使用成本(主要是设备的折旧),与学校专业学生培养成本中设备部分成本标准进行比较,做出是否购买以及购买何种类别设备的决策。学校决策中,设备未来的使用成本只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的经济因素,需结合专业发展、未来培训业务的拓展需要、与其他学校或企业共享等因素综合考虑,但需要杜绝只管买,不管用的现象,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 4.3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综述 实验实训设备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在外力和自然力作用下发生实体磨损,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設备原始价值的贬值,这时涉及到设备的大修理、现代化改装或者不能全面满足教学要求需要更新。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在高职院校设备磨损过程中的决策也能较好应用,除了费用比较法外,其他方法也涉及设备折旧、设备使用成本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4.4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设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从前述描述中可以看出,高职院设备购置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设备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未能较好地开展技术经济分析。建立责任中心制度是一个较好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能有效制约责任中心在设备购买使用中,按照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节约,增加设备使用率,最大程度节约成本的原则进行设备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另外,高职院校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也是急需推广完善的工作,为设备管理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提供条件。 5 结束语 以上以高职院校为例,分析了高校实施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开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能较好地加强设备资产管理。同时提出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在高校设备购置使用管理中能得到较好地应用,最后指出高校应建立设备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保利.高校仪器设备购置管理中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1994(S2):85- 87. [2] 刘玉明.工程经济学(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磊.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3):192. [4] 毋秉仁.谈技术经济分析在高校设备选择中的应用[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83- 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