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受众碎片化背景下的舞蹈发展趋势
范文

    师冠楠

    【摘 要】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舞蹈艺术繁荣发展,舞蹈作品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待舞蹈,它是等待人民接受的商品,而当物质极大丰富,消费需求出现时,社会分层的“碎片化”趋势在我国越来越突出,舞蹈的受众角色开始产生变化。舞蹈事业该如何发展,这是舞蹈界悬而未决的大问题。因此,笔者以舞蹈受众为切入点,对碎片化背景下的受众进行研究,力求探寻一条舞蹈受众碎片化的“专业型”路线,让舞蹈能回归社会、服务人类。

    【关键词】受众碎片化;接受理论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63-02

    一、舞蹈的受众碎片化分析

    (一)对舞蹈受众碎片化的理解。所谓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网页浏览者等。①受众是不同的个体,由于时代、民族、职业、地域、年龄、性别乃至个人经历、修养、心境等因素,使受众者对作品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心理感受必然影响到受众对作品的接受。“碎片化”的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对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上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中,②也是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

    在碎片化市场下,社会的分层化日益突出,而随之产生的舞蹈受众碎片化现象也相当严重。笔者认为舞蹈受众不是舞蹈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上的主人,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和对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能力,并不轻易被舞蹈传播者任意支配。对于欣赏者而言,可以选择感性的欣赏,也可以选择理性的欣赏。那么,为何会产生受众碎片化呢?笔者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有所帮助。

    (二)形成舞蹈受众碎片化的原因。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指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影响舞蹈受众碎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不同民族的地域因素。我国地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差异,少数民族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民众都能歌善舞,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舞蹈。正是因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种类繁多,从而导致受众群体分散,碎片化十分严重。如在欣赏者看来,北方的秧歌就绝对不同于南方的花鼓灯,藏族的锅庄舞也与傣族的象脚鼓舞迥然不同。所以,要想缓解地域因素给舞蹈受众带来的碎片化,就需要创造具有民族性的舞蹈艺术,这样既有利于民族舞蹈的发展,也可以扩大受众面,尽早解决受众碎片化的问题。2.个人因素。人是社会中的人,在受社会影响的同时,自身的个性发展也决定了舞蹈受众必然产生碎片化。第一,不同年龄群体导致舞蹈受众分化严重。以年龄属性作为分析对象,是我们了解舞蹈受众碎片化的基础。比如:儿童只会觉得舞蹈《拔萝卜》好看、好玩,青少年对街舞等一些潮流舞蹈情有独钟,老年人则会认为舞蹈《东方红》《洗衣歌》能使他们热血沸腾。由此看来,不同的年龄层次分化会产生不同的受众群体,所以舞蹈作品的创作者也要更多地考虑到年龄所带来的舞蹈受众变革。第二,不同的审美态度对舞蹈受众碎片化有明显的影响。所谓审美态度,就是对艺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一部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否被全部人接受,这是一个未知数。审美态度在舞蹈接受中是一种审美能力,欣赏性的审美使受众被作品的意趣吸引,并且在审美层次上展开想象和情感活动,而批判性的审美往往带有比较明确的功利性,不仅不会被舞蹈作品吸引,还会对舞蹈进行批判,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受众碎片化对舞蹈的现实影响

    首先,受众碎片化必然会使舞蹈节目的内容多元化,更能满足受众的需要。近年来,舞蹈事业蓬勃发展,倡导“快乐舞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素材都可以创造成舞蹈。比如反映家庭现实生活题材的舞蹈《家》和《如果爱》,体现儿童生活的《我可喜欢你》等,任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是舞蹈追求和向往的,不论是现实美或是现实丑,经过艺术手法加工后,都能成为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同样可以震撼心灵。尤其是近些年兴起的《舞林争霸》等真人秀舞蹈节目,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从另一方面来说,受众碎片化使舞蹈不再精益求精,为了追求市场利益和所谓的“票房”,以满足受众的兴趣为标准,水平较低,导致舞蹈内容庸俗化和同质化,降低了舞蹈的文化导向作用。更有甚者,为了使受众数量达到最大化,就要取悦、迎合受众的口味,将舞蹈艺术“低级化”,大量复制单一、肤浅的内容,无任何情感意义可言。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尽早解决舞蹈作品庸俗化和同质化的问题,为舞蹈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广阔市场。

    三、以受众为本,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

    (一)保证舞蹈的核心受众,增加潜在受众。所谓舞蹈核心受众,是指一个舞蹈最主要的收视群体。准确地分析和研究核心受众,研究舞蹈怎样定位才能吸引和保持核心受众,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舞蹈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东西,多数欣赏舞蹈的人是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和老师以及舞蹈研究者们,他们就是舞蹈的核心受众群体。舞蹈的创作要以核心受众的诉求核定自身高度,同时也以自身的诉求定位核心受众,保证和维护好核心受众,提高其忠诚度是舞蹈进行传播的基础。舞蹈的创作并不可能针对所有受众,也不能以所有受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但是,可以在具有稳定的核心受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潜在受众,丰富舞蹈内容,以群众为本,更加贴近真实生活,把高高在上的舞蹈艺术与大众生活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雅俗共赏,从而扩大舞蹈受众群体。

    (二)提高舞蹈对受众角色的人文关怀。在当代舞蹈界,人文关怀作为一种舞蹈创作理念已不是生僻的术语,然而,能真正理解并做到人文关怀的却并不多见,很多只是停留于表层。舞蹈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必须通过提高创作者自身的文化品位、塑造人文的舞蹈品格来自救。

    现实题材舞蹈《父亲》就是一个融入人文关怀的最典型的例子,它用群体舞蹈形象集中塑造了退休老人的心理情感与性格。舞蹈的最大亮点在于编导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在动作语言和服装的设计上追求质朴、贴近生活。这样朴实的舞蹈,表现了人世间最能打动人的父女之情,触动着受众的内心,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跟着它动情,这无疑扩大了受众面。可见,能感动就能融入,只有能触动人心的舞蹈作品,才是大众所喜爱的。

    (三)加强市场调研,坚持走受众碎片化“专业型”路线。受众是舞蹈传播的归宿,想要吸引更多的舞蹈观众,就应该确定哪些内容题材能引起多数人的兴趣,寻求题材的热点,从而扩大受众面。成功的舞蹈作品应该能准确把握受众的观看欲望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在前期做好市场调研,要科学合理,根据自身舞蹈的定位、观众的喜好来确定不同受众对舞蹈的不同要求。

    在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后,舞蹈就要融入社会开拓市场,碎片化带来的是一种机遇,它或许能成为规范舞蹈市场的一个有效手段。碎片化产生的是分众化趋势,在面对众多不同的受众群体时,笔者认为必须坚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就是走碎片分众化的“专业型”路线。所谓“专业型”路线,就是要强化舞蹈队伍素质,以提高舞蹈创作者自身的文化与专业素质为本,精钻舞艺,精益求精,把目标锁定在具有特定需求的小众市场,创作优秀的舞蹈作品,让每一个舞蹈都成为精品,都能实现舞蹈自身的社会价值。

    注释:

    ①陈凝,张文毅:《略谈我国受众观之演变》,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第45页。

    ②刘昊:《碎片化语境下的网络传播策略》,载《新闻爱好者》2011年5月,第77页。

    参考文献:

    [1]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屈一峰.浅谈受众的艺术需求[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4]于垚.从消费者受众转向公民受众[J].新闻爱好者,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