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早期运动联合体位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SHS的效果 |
范文 | 池金美 林胡英 黄惠兰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运動联合体位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和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运动和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预防SHS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 疼痛 关节活动度 护理干预 doi:10.14033/j.cnki.cfmr.2020.20.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20-00-03 Effect of Early Exercise and Pos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SHS after Stroke/CHI Jinmei, LIN Huying, HUANG Huila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20): -8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exercise and pos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shoulder hand syndrome (SHS) after stroke. Metho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100 patients with after-stroke hemiplegia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ccording to simple randomized method.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arly exercise and pos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joint pain, swelling, mobility, upper limb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ain score and swelling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joint mobility and upper limb func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exercise and pos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joint pain and joint swelling of hemiplegic patients after stroke, improve the degree of joint mobility and upper limb function of patients,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H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houlder hand syndrome Stroke Pain Joint mobi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Gaozhou Peoples Hospital, Gaozhou 525200, China 肩手综合征(SHS)为临床上卒中后偏瘫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主要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等表现,对肢体功能恢复造成一定影响,严重可引起肩部及手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故早期预防SHS对促进患者康复十分重要。但临床常规护理重视度不够,且患者缺乏患肢的主动运动,故对患肢疼痛、活动度等改善效果欠佳,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不大[1]。而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可通过体位摆放和促进患者主被动运动等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同时通过制作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宣教视频,使患者及其家属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肩手综合征的危害,并了解相关预防措施。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等[2]。故本文研究了早期运动联合体位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SHS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纳入标准: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首次发病,存在偏瘫等脑部受损表现;合并早期SHS,但未发生畸形改变;神志尚清楚,可配合临床治护。排除标准:存在心、肝及肾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其他原因导致的感觉或运动障碍;严重认知障碍;严重精神障碍不配合治护。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7~71岁,平均(64.21±6.78)岁;卒中类型:脑梗死33例,脑出血17例。受累肢体:右侧27例,左侧23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58~72岁,平均(65.16±6.37)岁;卒中类型:脑梗死36例,脑出血14例。受累肢体:右侧25例,左侧25例。两组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采取调整血压、脱水、降颅压及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同时采取相关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至出院。 1.2.1 对照组 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运动和体位护理干预。 患肢体位摆放,采用科室自制的90 cm×35 cm的长型枕。(1)仰卧位:嘱患者平卧,在头部下方偏患侧处放枕头,保持胸椎伸直。在患肢肩下垫枕头使之与健侧肩关节水平保持一致,自然伸展肘腕放于枕头,手指分开。每日仰卧位摆放时间不宜过长。(2)患侧卧位:自然伸展患侧肘关节,使手指分开,掌心向上。肩关节屈曲呈90°,使患者肩胛骨内缘和胸廓平面与床面接触,轻度屈曲患侧膝关节。(3)健侧卧位:嘱患者屈曲患肢肩关节呈90°,自然伸展上肢放于枕头上,手呈外展位并分开手指。患侧下肢垫软枕,适度屈曲膝关节和髋关节。(4)坐位:采用桌子或扶手椅帮助患者支撑患侧上肢,当没有支撑物时可将枕头放于患者双腿上辅助上肢支撑。(5)站位:立位时嘱患者保护肩关节,采用护肩吊带,避免过度牵拉肩关节。 运动干预,(1)运动意念:嘱患者将精力集中到患肢上,最大限度地活动患肢。无法活动时应主动有意识的运动瘫痪部位,并仔细体会各种运动意识,每次20 min,每天2次。(2)主动及被动运动:帮助患者进行患侧上肢抓握训练,如拧毛巾、抓握木棍等。鼓励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内收及前伸运动,并嘱其进行手关节及肘、腕关节的主动运动。同时嘱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按摩肩胛肌肉等被动运动。 制作宣教视频:由理疗师共同制作肩手综合征相关预防视频,演示内容由理疗师亲自录制。将视频放于移动查房车上,每天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视频播放。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情况。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两组的疼痛进行比较,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剧烈;采用溢水法对两组的肿胀程度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患者健侧溢水体积和患侧溢水体积,患侧体积减去健侧体积为水肿程度,其值越高表示患者肿胀程度越严重;采用关节量角器对两组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其值越高,表示患者关节活动度越好;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对两组的上肢功能进行比较,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手功能越好;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預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由于不合理的运动,对其上肢血流和血管运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最终引起SHS,占卒中后偏瘫12.5%~74.1%[1],严重影响患者关节活动和生活质量。而常规护理中缺乏对SHS的关注,且在临床变换体位等护理中缺乏对肩关节的保护,故对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等效果欠佳[3-4]。故笔者所在医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推出了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护理,通过正确摆放各种肢体体位、主动运动及播放相关宣教视频,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加深患者预防意识,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等[5-7]。 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即通过摆放合适体位、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帮助卒中后偏瘫患者维持关节活动度的一种早期干预,其具有较为完整的体位干预方法,在不加重患者疼痛的情况下可最大限度地增大患肢的活动范围。同时其与常规护理相比,加强了患肢的主动运动,纠正了以往常规护理中错误的运动模式,避免肩关节严重受损而发生不可逆转的SHS[8]。 SHS是由于上肢血流循环障碍及不合理运动等原因致患者发生关节疼痛及肿胀等。同时由于中枢神经损伤等因素对患者的上肢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疼痛及上肢功能下降相互作用使患者关节活动度受到一定限制[9]。本研究示,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的上肢功能,增大患者关节活动度。分析原因为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可通过帮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避免肩关节受压和过度牵拉,嘱患者自然伸展肩及肘腕关节,降低了对相关关节神经的压迫,促进了患肢静脉回流。同时其通过运动意念和主动运动训练等,帮助患者充分运动其患肢,促进其患者功能恢复,并可增强其患肢肌肉的收缩力,进一步促进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10]。同时将早期活动和体位干预等相关康复训练内容制作成视频,通过循环播放,潜移默化地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对康复训练的重视,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进行良姿位摆放及早期活动,进而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11]。 此外,由于患者关节疼痛及活动度下降等原因,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SF-36为常用的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其评分结果可直接反映出患者生活质量的水平。本研究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早期运动和体位干预不仅可协助患者进行良姿位的摆放,还可增强患者主动运动训练,避免患者发生关节挛缩及肌肉萎缩等不良现象,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早期运动和体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预防SHS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向珊.针灸联合个性化运动康复处方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自发性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6):699-702. [2]朱晓蕾,廖家权,黄金忠,等.针刀松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6):88-91. [3]钟凤娟,卢佩颖,周骏,等.早期功能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708-1711. [4]杨露,彭涛,郭铁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9):716-720. [5]冼冬炼,陈肖云,王小波,等.针刺配合微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临床效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7):164-165. [6]赵小秋,杨苹,黄国艳.针刺养老穴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部分机制[J].世界中医药,2019,14(7):1861-1865. [7]郭健,刘嬌.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13-14. [8]孟楠,陈竹,晏兆,等.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4):9-11. [9]王晶侠,佟瑶,荣阳,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护理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266-267. [10]周建英.向心性缠绕手指对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8,35(9):681-683. [11]苏鑫童,刘元石,莫倩,等.长圆针对肩手综合征Ⅰ期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57-659. [12]刘耀剑,赵文瑾.肩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14(11):3063-3067. (收稿日期:2020-02-17) (本文编辑:何玉勤)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