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析 |
范文 | 石立坤 【摘 要】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严重影响,作为高考的重要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教师只关注学生高考成绩的提升,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给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展开了一番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基础,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探索出了很多的有效教学方法,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依靠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是单纯的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点的记忆。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形成要依赖于学生的内在驱动力的发挥。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主人公意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将数学知识实际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与目标有效的结合,教师要积极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实际锻炼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3.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在潜能,有针對性地提升个体施教方案,使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都能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升,实现公平教育。 4.科学性的原则 高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并且数学属于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对学生开展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科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水平。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1.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多方面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摒弃就事论事的观念,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进行多层次的扩散,促使学生发挥知识迁移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开放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解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时期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有关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将学习过的关键的知识点,如三角形的种类、各种三角形的特性等列出来,并动手画一画。接着,我再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解三角形。这样做不仅能巩固学生以前学到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到的数学知识是层层递进的,使学生在以后的知识学习中形成先回忆以前的知识的良好思维习惯,从而形成开放性的思维,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2.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 一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教学都忽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的目光也被限制在了解题上,给数学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的认识,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开阔的眼界,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基础展开教学,在课堂上适当地融入数学文化知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现实意义。 比如,针对人教B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阅读与欣赏:对数的发明”的内容,我没有忽视这一节内容对教学的意义,在课前利用网络找到了与之相关的解说视频,向学生细致而简练地讲述了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发明了对数的故事,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兴趣,之后我还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对数相关的数学小故事,分享出来。这样,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3.采用积极全面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高中数学课程由于其本身较高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因此,教师更应当应用好教学评价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用积极全面的评价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注重语言的艺术感,以激励学生为主,如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多使用“分工明确”“组内氛围融洽”“解决各个问题的时间把握得很合理”等使学生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针对学生个人时要多使用“表达很精准”“考虑问题很全面”“逻辑性很强”等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这样,通过对学生或者小组的素养进行积极的评价,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会更强,进而在主动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4.布置开放的课后作业 长期以来,课后作业的功能都被限制在检验学生课上学习情况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上,却忽视了课后作业的内在价值。开放性的课后作业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过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不自觉地沉浸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丰富内涵和作用,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以自己的家庭为目标,对家中的事物进行几何方面的分类,总结好,制作一份简单的报告,并且提出问题:“你认为将这些形状替换成其他的还合适吗?为什么?”这样,通过开放性很强的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完成的兴趣和主动性会大大提升,继而提升作业完成的效率。并且这类开放性的作业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法,给予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5.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跃的实践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丰富魅力和实际用途。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积极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手、脑、口得到同步的锻炼。 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举办了一场“几何创意比赛”。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由组合,然后结合自身学到过的几何方面的知识,通过思考、探讨共同设计出一个几何作品出来。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颜色的画笔,从而使学生的创作更加丰富、具有灵性。在学生创作完之后,我再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学生认为的最优秀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励。这样,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并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放平心态,去除功利心理,以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综合发展为目的,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新课标的教育思想,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教师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用科学的方法有序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易振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华少年,2018(30). [2]张建军.理解数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起点[J].数学教学通讯,2018(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