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古风题材速写的表现价值与意义探究
范文

    摘 要:速写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来不缺乏将各种具有一定现实或历史价值意义的事件、物器等作为主题性创作表现的源泉。将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古代文人骚客的风骨、抱负等(简称古风)作为创作题材引入速写,并结合当代思想文化语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并演绎出新的速写表达形式,对丰富速写的艺术内涵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速写;古风题材;艺术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科研课题“动漫专业速写课程改革与优化研究”(MBXH18YB064)阶段性研究成果。

    速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本身便是素描表现的一部分,但不同于素描的耗时刻画。正如名称中的“速”字,速写艺术表现与技法的一大特征——利用简单流畅的线条来快速捕捉绘画对象的动态及特征。因讲究即时性,速写大多采取的是具有概括性的描绘,这区别于素描对细节进行的精细刻画。而速写作为一种表现单一的艺术形式,如何以干练的线条来表现绘画对象诸如衣纹褶皱、形体结构以及不同物器之间的比例透视等关系,且通过具有的轻重缓急且刚柔并蓄的线条穿插来表达所要绘述对象的空间透视、结构层次等关系,也是速写技法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制约。

    一、古风题材速写的概念

    理解古风题材速写,需先了解何为“古风”以及古风题材艺术。表面上“古风”从广义上讲是指包含了诗书乐画舞等各方面具有古典艺术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但从狭义的语义上讲则是指当代人以古典艺术风格为基础,结合当代审美韵味创作出的符合时代文化与精神追求并迎合当代价值取向的艺术表现形式。古风题材速写则是通过对人物对象的形体结构,以及因人物肢体语言的规律和非规律性运动,所牵引出的服饰拉扯、褶皱等以概括、轻松、流畅的线条来刻画出古朴飘逸的动态美感及形式美感,从而达到艺术个性及风格的体现。而表现明暗调的同时,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内涵,也是对艺术表现张力的拉伸与拓展。

    二、古风题材速写的表现

    速写表现技法种类繁多,主要是以线面结合、明暗关系来表达结构比例,形式上静态、动态相结合。而古风题材速写在实践之始便是以中国文化为内涵,以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态为依托,采用中国传统表现技法——白描,以非明确明暗交界线转折关系,仅以线条来勾勒表现物象。除了重点突出单勾与复勾之分外,融合进西方素描绘画的技法来丰富画面效果,提高画面感染力,增强层次感、体量感等,具有较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

    (一)表现技法

    以单笔次通过笔锋、侧锋及落纸力度等用笔手段的差异,辅以轻重缓急的落笔达到笔墨浓淡来绘制生动流畅的线条,再通过此线条概括出绘画对象的形态特征与精神面貌。单勾表现物器形体准确、朴素、简洁,而形体的视觉语言变化受线条变化的影响,故单勾表现不仅对造型能力要求颇高,而且对线条的运用要求流畅生动并且笔意连贯。由此可见,单勾是对物象造型结构的表述,是外显的具体化。而复勾则是在单勾的基础上,对表达对象进行必要线条加工来突出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说单勾是表现的物器形态,那复勾则是对物器的神态进行渲染表现。是对表达对象内在的物象化表达,是内在的抽象具体化。

    单、复勾所表现的技法线条种类繁多,对绘画技法的探索与归纳也从未停止,明邹德中著《绘事指蒙》载“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即今日俗称的十八描技法。古风题材速写技法的发展便是依托古法,承古扬新,多常用兰叶描、铁线描、高古游丝描、钉头鼠尾描、战笔水纹描五类表现技法,结合西方素描绘画理论知识来进行艺术临本及创作的丰富表现。

    (二)表现工具

    中国传统绘画工具多采用毛笔,绘画工具的单一导致中国绘画将绘画的精神追求放在画面意境、情趣(韵味)等不同的画体风格表现力之上,即审美标准。同时追求“师造化”,在形体塑造背后追求的是以“雅”“禅”等为中心的道的气韵特质,所以中国绘画核心讲究的是“意”,在物象的绘事表达上,在对意境、新意的追求上讲究情随意达,表现单一画面下的情感诉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绘画表现的感染力与画面的叙事性上。随着西方美术理论的传入,中国在将其绘画理论实践本土化的过程中在画面表现的多样性上有了量和质的飞跃。在不断的探索不同绘画工具、绘制材料与绘画表现的时候,注重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总结。例如水彩绘画表现上接近传统水墨的效果,所以当今古风题材速写与插画多是以水彩来进行创作表现。

    在当代,古风题材速写表现已经不是仅以毛笔为单一工具的绘事形式。在吸纳西方绘画理论实践的同时将铅笔、炭笔(条)等绘画工具的速写表现发挥到极致,并且在钢笔、圆珠笔、水笔、马克笔、彩铅等新生工具上也有各种尝试。特别是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传统绘画的表现提供了新的绘画手段与视觉体验。以Photoshop为代表的图形编辑软件和以计算机动画为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颠覆了传统绘画工具的同时也更新了绘画形式(数字虚拟性),不仅为古风题材速写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同时也将传统白描和速写表现的手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表现形式

    古风题材速写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主要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静态表现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及空间范围内,对行为静止状态下绘画对象形态进行整体形象特征的概括。此类表现不仅能让创作者对绘画对象的结构形体有较为深入的观察和表现,同时也能较为细致地对绘画对象的纹饰、配件等进行清晰精致的刻画。静态表现对表现绘画对象的结构比例具有较高的示范性作用。

    动态表现则是对绘画对象所发生的律动及非律动形态进行简明扼要的特征表现。因动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无法像静态一样给予创作者充分的时间来观察,故动态表现的核心在于对繪画对象所传递出的精气神等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概括归纳表现,表现的是即时的、短暂的、瞬间的形体发生以及发生时所伴随的内在情绪的具体表达,所以动态表现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具有较强的形体表现力与画面感染力。

    三、古风题材速写的价值与意义

    速写不仅是一种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门训练综合造型能力的方法,是掌握描绘对象整体及细节应用的基础手段,是熟悉与把握描绘对象动态性与基本结构形体特征的必要训练手段。

    古风题材速写因其主题的限制,不仅体现了速写的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古风系列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兴起及相继呈现出集中爆发式的发展,在于当代民众面对利己、物质等不良思想风潮的反弹,以期能借古代质朴、淳厚的气度和传统“刚正不阿”“富贵不淫”的文风思想作为其在当代保持本真的思想寄托。故古风题材速写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就无法剥离开以文化承载及表现的外显性符号——汉服,以及身着汉服的古代文人雅士在仪式感与精神寄托下进行的思想符号化、物质化、具体化的物象表达,诸如文言表现与行为表现等。古风题材速写的兴起与发展从广义上来说不仅可视为对古代线描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填补并丰富了速写艺术表现形态中关于古代题材具象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保持观感新颖的同时亦拓展了速写表现题材与技法的广度。

    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能回归传统,并以务实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古风题材,并依据史实临绘或再创作古风题材速写,不仅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其对所绘人物与器具的考究在某种程度上亦可看作是加大了速写表现的文化探究,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而古风题材速写所表达的动态形象从根本上就已经区别于传统的速写表现。首先,从专业角度上来看,宽袍大袖的古代服饰在速写表现中,不仅需表现出服饰材质与结构动态,同时需表现被服饰所遮挡的人体结构动态等因素,对创作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也对创作者理解和掌握人体特征与运动的规律和非律性产生的造型归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从整体上去把握对象特征但又高度概括表现人物静动态特征提出了更高的造型能力要求,特别是结合传统线描绘画技法来表现静动态特征,倒逼了创作者从古法中去汲取养分,使创作者在丰富自身文化理论素养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对古典技法承古创新。最后,因古风题材所描绘的主题多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画风骨的韵味,故在表现人物的神情动态时,对创作者平日中对人物神情的观察和对肢体语言的归纳提出了要求,对如何去表现相应静动态的人物情绪、传达人物心理状态有较高要求。

    四、结语

    古风题材速写其实就是以速写的形式来表现传统人物形象的一种风格性主题速写绘画。在丰富速写的艺术表现范围的同时,亦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满足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民众不同的精神需求。古风题材速写的风格表现上是具有多样性的,既可儒气雅韵,又可清新温婉,在表现大气磅礴中也可追求简约禅意。古风题材速写还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唤醒人们历史记忆的同时也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古风题材速写本身,不仅是文化艺术的直观体现,也是精神内涵的高度契合,拓展了当代艺术的深度和传统文化表现的广度,更是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从国家層面来看,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文化复兴及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贝.“古风文化”产生缘由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陈一鸣.历史题材绘画的创新表现方式研究[J].文艺生活,2016,(5).

    [3]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数字艺术系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