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与花传神
范文

    李文进

    

    

    

    庞平,女,祖籍山西平遥,现居北京,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14年至今在中国国家画院跟随贾广健先生学习中国画。2002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美术教师画展获一等奖;2003年参加河南省新人新作展获优秀奖;2002年参加中国名家秦皇岛荷花节展的作品被收藏;2014年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优秀作品展的作品被收藏;2015-2017年参加三次河北永清贾广健师生展的作品被展馆收藏。

    画家庞平对于她所追求的没骨画法信心满满,用贾广健先生的话说:“要以极似之形写极似之意,方能达到与花传神。”这实际上已经在向世人宣告——“我做到了!”

    是的,这是一种宣告。但要做到与花传神实属不易,然而,在生活中长期与花对语凝视中,庞平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和丰富的情感沟通能力做到了解读花儿的语言,这是十分难得的艺术家生活化特有的艺术情操。

    中华文化里有一种智慧叫“守拙”。与其说它是一种审美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处世态度,凡集大成者都谙熟此理。中国学人一再强调做学问者要用愚公移山之学习态度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是这个文化中的重要组部分。绘画是个慢学问,你既要具备中国画的艺术修养又要有敢于用实践验证之精神,那就是要长期建立在写生的功课上,这必定是一个艰辛、漫长而又寂寞的过程,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画家庞平年初随导师贾广健先生远赴云南西双版纳写生,收获颇丰。回京后一发不可收拾,画了一个春天,又画了一个夏天。直到今日中秋,她才将作品拿来与我分享。有感斯文,与君共勉。

    庞平说:“我现在画‘没骨已经很享受这种创作的感覺了。因此,我为之付出的心血便有了价值。”她在创作中不太喜欢纯一的色,在颜色使用上加了一点灰色。庞平说:“起初,并不是有意地加灰色,是无意中构成的这种色彩搭配”。庞平在这种色彩上的突破是由一种自我感性和自觉意识下的设色习惯逐渐得到完善的结果,与此同时,在自然素材取舍习惯和造型思维习惯上一直强调自我情感的表达。比如多用灰色、脏色来表现出花的别样之美,如《落红香销又为谁》有一种楚楚动人的凄美境界。如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词中意境那般,“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胭脂泪,相留醉……”“落红香销又为谁”,欲言又止。画美,意境更美。然花无语,但笔有情。庞平擅长画白花,如白牡丹、白玉簪花。在用水用色时与白粉相撞相融合而形成的花卉,可谓活色生香、楚楚动人、优美雅致,具有文人雅士之美。这种无意识下的绘画技法表达便构成她的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

    庞平的创作基本元素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因为她直接从生活和所心仪的对象中汲取象形的原料,在悉心观察绘画的客体时,她懂得使各种描述形象的方式和色彩相对固有化,之后,便提炼出画笔所要表达的绘画语言所需的基本要素,即色彩与众不同的雅致。显然,画家对这些要素所需的无意识动作进行了有意识的归纳、提炼和总结后才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作品。由于绘画语言构成的要素由线条、色彩、明暗、笔触组成。而作为没骨画,画家尽一切努力避免了线条的表达,使线条成为很不起眼的配角,但又并非完全否认线的表达。然而各种元素的构成在绘画创作中,画家都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要素在绘画的形成过程中都应起到各自应有的作用。而恽南田的没骨画似乎更加懂得自然中的花草世界,除去线的表达之后反而使画家笔下的花草更加贴近自然,然而,这几乎被书画界一度摒弃,直到当代没骨画的再现,没骨画的绘画语言中一些程式化的构成要素在当代画家中的改良派笔下才起到重要的“更新”作用,原因是当代国画家更加注重写生。

    庞平说:“古人是我师、大自然是我师。然而外师造化不泥古,也不照搬自然。师无定法。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我是搜尽花鸟打草稿。为花树碑立传,这是我的一生的追求!”到大自然中去,跟花卉交流,为“她们”写真造像,这是画家应有的义务。在看到贾广健先生的没骨画时庞平可谓眼前一亮,因为这正是她想要突破的一种程式化的画法,她很快发现了自己作为女性自身的优势,在老师引导下大胆尝试了没骨画法追求更加细腻的笔触和雅致的色彩,决不能容许自己画笔下的一花一草一世界裹挟着世俗气。于是她开始了更多的思考。

    怎样才能技高一筹呢?她说:“就是‘要以极似之形写极似之意,方能达到与花传神。”笔者再加上一句,即在达到“与花传神”的境界同时必然要有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境像方能超脱技法带来的羁绊。

    庞平在西双版纳写生的这一批扇面作品中,着实带给我一种震撼的美。她自从离开教师岗位后,十几年来一直在一种默默无闻的水墨世界中追寻着一种属于自己精神的家园。品读着一幅幅新作,感觉一种攒够了的能量在她心中涌动,突然爆发出无限的艺术能量是我始料未及的。认识庞平的朋友在重新审视她的这批新作的同时,嗅觉灵敏的人应该会闻到那带着西双版纳新鲜泥土中馨香味道的写生稿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那一株株充满着生命张力的自然花草变成了唯美世界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美。细读之余,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悄无声息地引导庞平如何在创作中“移花接木”,使她笔下的花卉变得既存在于自然世界又存在于自我升华的感性世界中。在欣赏庞平新作时会让人置身版纳的一花一草的理想空间中,产生一种奇妙的穿越感,令人身心愉悦。这就是艺术与自然、自然与艺术之间的角色转换升华和提炼的结果,它的价值就在于此。

    每次在写生创作过程中,庞平都在努力追寻一种诗意的美。看得出,庞平在版纳写生课过程中完全浸淫在一种自我主体和自然客体间的感性交汇融通之中,这种主客之间相互交替影响的关系完全是艺术家生活化的再现。然而,那些靠着纯粹的技术手段在理性支配下的主体往往变成了客体世界的僵尸,或作为审视自然的主体一方的本我又被转换为被审视的客体,自我审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换位了,难以胜过自然的存有律,虽有形似,却无生机和鲜活的生命体现,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但庞平坚决拒绝这种程式化、机械化,甚至科学化的套路,在写生创作过程中,庞平始终清楚:她作为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将客观世界的存有按照艺术律来进行审视和取舍,使画面艺术的感染力完全被自我主体意识所主宰。这就是为什么在没骨画门类中,庞平力图走一种雅致、清新自然而又感性的道路,因为她不受自然客体世界所惑。

    作为画家,人可以忍受物质的贫穷,但画家的精气神和作品一定要有贵族气。因为那是自古文人所推崇的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贵品格反映在作品上的自然流露。没有这种格调便入俗界。

    没骨画家多追求形似但又不以极似之形为满足,极具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在庞平的写生画稿中,不乏以南田笔法作之者,其中《妖娆多姿》《人生怜苦短》等扇面感觉非常雅致,在恽南田的基础上她改变了笔法和色彩,在花瓣的荣枯感上把握得恰到好处,使之更加素雅。章法上更是疏密有致,画面构成以枯叶、盛开的荷花与花蕾之间的顾盼生辉,朝气蓬勃、枯枝憔叶和生机盎然相映成趣,枯与润之间传递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中积极的生命规律。

    没骨牡丹画法涉及形似和色彩,因此,脱俗的处理手法就需要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绘画语言,而庞平都能很轻松应对,并且已经很成熟。她若能在姊妹艺术的书法篆刻方面有所染指,尤其是书法素养有所提高,则对于加强线质颇有帮助,即便是没骨画,书法的功底也是其一个基本的组成要素。庞平在诗词方面若也能能提高到一定的境界,自然是锦上添花,我相信她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提升,寻求现有高度的突破就更加凸现自我主体个性。

    纵观她近期的写生稿,基本上都得到各方面的肯定,这和庞平的心境大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纯净单一有关。庞平在生活上虽身居闹市,却能做到“心无车马喧”。元末清初画家吴镇为人抗简孤洁,高自标表,梅花道人如此,庞平亦然。庞平虽深居简出,却潜心绘事,不事张杨,唯一高调爱折腾的事就是户外写生,即便烈日炎炎或寒冬腊月,只要兴趣一来便背着画夹出门了。因此,在庞平的作品里看得出她十分懂得提炼生活和享受生活之美,作为一名女画家,为了寻求真美的艺术境界,不惜长年累月的奔波写生,也要努力把花儿的美丽化为永恒,这正是花鸟画家为花写照的一种使命感。且看《白头翁》团扇作品,画面构成十分成熟,白头翁鸟头部羽毛点染得很洁白,作为这幅画点睛之笔,丝毫不能添加其它杂色,主角鸟儿神态自若、若有所思的样子却又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远走高飞。如《牵牛花》,作品中凸显最精准的造型,有别于自然的固有色,韵味别致。这幅画已经超越了画家本人预期的效果,完全是靠娴熟老到的技法取胜。若论细节,似乎两朵主花上下垂直摆放不是很好,雖然和上面一朵左边半掩面的花相应成趣,但读者最后落眼处却停留在下面的那朵花上。如《蝴蝶兰》这幅画右边的那朵主花非常夺人眼球,导致左边的两朵并列的花儿羞答答地藏在一边,似乎在为那朵占尽风华的主角喝彩。

    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说:“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复尔,果如其言。”可见吴镇抱着对艺术的敬虔之心,不是随便改变画风去迎合世人的。约在几年前,我认识庞平的时候,其画作并未引起我多大的注意,但她什么时候都是信心满满。忆当年,话当下,庞平已今非昔比,其对自我艺术前景的估量亦如前贤们的信心,虽不靠画作营生,不迎合世俗,但也绝不是因为生活无忧就容易高雅孤傲。若心中始终能不染时气,定能格调高雅到始终。

    身为母亲的她,孩子已经成才,如今的庞平没有养育孩子的羁绊,可谓迎来真正属于她自己的春天。如果说,之前是为了家庭而奉献自己,如今她到了真正可以为自己而活、为艺术而活的时候了。从她孜孜不倦、好学谦逊的本性看,我可以断定未来若干年后,庞平必有更大的发展,真正成为女性画家中的翘楚。

    如今的庞平已然确立了自己没骨花鸟画的研习方向。因此,她在汲取各家之长的基础上放手自己于广袤的艺海砚田的世界中去,大胆尝试,必能脱胎换骨渐入新境。

    2017年8月30日于心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