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国·云石刻紫砂套砚 |
范文 | 王鸿葆 云石刻紫砂套砚(如图1、图2),笔者2001年秋得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当时,与北京的几位砚友共鉴,一致认为是民国时期的遗物。 砚呈长方形盒式造型,由宜兴紫砂泥烧制,色呈紫红,俗称“海棠红”。长11.5厘米,宽8.1厘米,通高4.1厘米。砚体分为三层,三层相套成器,横来竖直,简略素雅,三层各有所用。 顶层:为砚盖,翻转过来既为砚板,亦可做笔舔。 中间层:为砚台,开有梅花形小池,可供研墨之用。 底层:分为三格,可做笔洗,也可做文具盒,放置印章、印泥、块墨等用具。 三砚之间以子母口相连相扣。使用时,在书案桌面一字形摊开,可用可尝;收起来,合为一体,便于保藏。 盖面有草书诗文“松风水月之清华”七字,其中,若将“华”字草书笔划拆开看,可为“云石刻”三字。这是陶刻者做的暗记,以此记住自己的作品,亦可看成是陶刻者的字号落款。 “七字草书”陶刻铭文,潇洒豪放,错落有致,别有金石韵味。 “松风水月之清华”诗句,典出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诗中。原意是李世民赞美玄奘(唐僧):禅性(人品)高洁,心力坚强。陶刻者引用此句,意在赞颂这件三层紫砂套砚:品质纯净,体貌端庄,海棠之红,色彩华美,既可观赏,又好使用。 陶刻者“云石” 何许人? 查:民国期间陶刻名家高手中,其字号称“云石”者,只有邵新和、诸葛勋。从年龄上看,不会是前者,新中国建立时,前者只有十几岁……所以,可能是后者诸葛勋。 再从陶刻的风格和功力等方面来比对,其铭文与诸葛勋用刀老辣、运线流畅、虽刻如写的风格特点基本相合,可以认定,陶刻是出自诸葛勋之手。 诸葛勋(1897-1957),原名诸葛仲勋,字友石,号云石、玉如、卧龙生,江苏宜兴丁山人。能书善画,尤善刻陶,民国十五大陶刻名家之一。 自幼在家乡念过几年私塾,喜欢习文写字,练读诗书,有较好的传统文学功底。二十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宜兴陶业传习所,学习陶刻彩绘技艺,师从宜兴金石书画陶刻名家崔克顺。在名师指点下,苦练各种书法、刀法,技艺大进。30年代初期,艺成毕业后,被宜兴利用公司聘为陶刻技工,刻制了大量的壶、瓶、盆、钵及文具等紫砂器,奠定了坚实的陶刻基础,练就了一手好书法、好刀功。 到30年中后期,开始在高档紫砂器上进行陶刻装饰,所刻正草隶篆用刀挥洒自如,各具风格,自成章法,为时人所赞赏。 不幸的是,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乱,宜兴也深受其害。八年抗战时,宜兴七座紫砂窑,100多间厂房被毁,技工流散,陶業生产濒于绝境。诸葛勋无活可干,只有流落乡村,走村串巷,在一些农家的紫砂器上进行陶刻,以养家糊口,过着流浪艺人的生活。 建国后,陶业生产复苏,艺人归队,诸葛勋加入了陶业生产合作社,积极参与社务工作,除继续陶刻外,还对陶刻班艺徒进行指导和帮助,直至1957年因病去世。 诸葛勋在三十余年的陶刻生涯中,时时严于律己,处处用心刻写,不断奋力求进,练就了一手“刀如走龙,一气呵成”的快刻技艺。中年时,他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巧妙地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融于紫砂器上,既增添了文化艺术情趣,又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因而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喜爱。 可惜,一代刀笔好手花甲之年就离开了人间。其传世作品有狮球壶、寿星壶、洋桶壶、花瓶、帽筒等,曾与顾景舟、沈孝陆等制壶名师合作制器,可谓珠联璧合。如“沈孝陆制、诸葛勋刻的一套八方茶具”, 现藏南京博物院。 这件“云石刻紫砂套砚”,是诸葛勋陶刻走向成熟的时候即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作品,也是他铭刻紫砂砚中的一件妙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