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贝多芬f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
范文

    徐烁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演奏者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桥梁,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浅析了贝多芬f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方式。从触键方式、力度控制、旋律音处理、踏板的运用等方面,总结了在演奏中的技巧和问题。

    【关键词】钢琴;奏鸣曲;演奏;斗争精神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不但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髓,而且还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搭建起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他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曲都具有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

    这首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是他于1792—1795年创作献给他曾经的老师约瑟夫海顿的三首奏鸣曲之一。属于他早期的创作作品,也是他奏鸣曲集中的第一首作品。这一阶段贝多芬仍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还完全处于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之下。这首作品于1796年8月,发表在《维也纳杂志》上,同年,他的悲剧也悄然来临,开始出现耳聋现象。虽然听觉日渐衰弱,但病痛没有压垮他,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并没有因此而消退。

    这首作品包含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Allegro),f小调,2/2拍,以奏鸣曲的曲式展现。这一乐章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1-48小节)、展开部(49-100小节)、再现部(101-152小节)。作品主要表现了贝多芬的矛盾心理和斗争精神。

    1-4小节右手弱起,以分解主和弦断奏开始,旋律向上模进进行,在弹奏时手指指尖触键动作不要太大,贴键弹奏,同时要注意音符的时值。1-7小节中每两小节为一组,每一组都逐渐渐强,像是一朵比一朵大得浪花,在到达第7小节第二拍时力度开始逐渐减弱如浪花退去一样。表现贝多芬在不断与自我斗争的过程。右手旋律中三连音是起过渡作用的和弦外音,在弹奏时真正要强调的是三连音后的跳音,才能使旋律更加连贯清晰。左手的柱式和弦在弹奏时要注意和弦的倾向性,稍突出上方旋律音,整体力度弱于右手。这一部分的踏板在三连音的第一个音落下时踩下,在弹三连音后的跳音时抬起,以保证三连音清晰连贯。

    5-6小节是二度模进,将情绪向上推进。旋律音?A、?B之间相差大二度,演奏时要突出这两个旋律音,来凸显情绪的不断激烈。演奏时后一小节要和前一小节形成对比,稍做强处理。

    15-19小节右手旋律上整体由弱到强,通过单音到八度双音的变化来表现情绪上矛盾感的不断增强。

    副部主题(21-41小节),在?A大调上展现。与主题旋律对立。

    26-29小节右手开始不断级进与模进,力度逐渐加强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叹,而后的29-30小节情绪更加高昂像是经过犹豫和斗争之后的坚定。这一部分,左手要始终保持在弱的环境下并且起到控制速度的作用。40小节之后进入呈示部的结尾,结尾以上、下行跳进为主又加入了倚音让音乐的层次更丰富,也让音乐从犹豫不决走向坚定。轻巧、自然的倚音就像是拨开云雾看见的阳光。41-48小节通过旋律重复以及移高八度演奏来表现贝多芬斗争之后的一遍遍的坚定自己的想法。最后在?A大调的主和弦上结束,由ff到p的力度变化为展開部做好了铺垫。

    49-67小节模仿呈示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这一部分转到了?A大调,音乐充满矛盾和犹豫。67-80小节将主旋律转到了左手,以下行跳进、级进来展现旋律。要特别注意突出69、71小节右手的B、C、A、?B要与左手旋律衔接顺畅组成完整的旋律线,在弹奏时可以运用落提的演奏方式。

    80-93小节的右手要延续落提的方式来演奏,右手随着音的位置的不断升高力度也逐步加强。

    84-86小节的颤音更能表现音乐到达此时的矛盾和斗争。从而使整个展开部的呈现更具张力,情感愈加丰富。

    93-94小节左手运用了同音换指的演奏方法。在控制力度尽量相同的情况下要保持在尽量弱的状态下。

    95-100小节力度由很弱到强使音乐更紧张和矛盾。以右手为主的三连音要清晰、干脆,左手和弦突出旋律音并且一直维持在较弱的环境下来配合右手。这一部分以就好像是在自问自答一样,突出了贝多芬不断犹豫纠结的情绪。

    再现部(101-145小节)音乐回归f小调,旋律和呈示部主题相同,但力度上做了改变。由呈示部的整体弱奏变为由强到特强的力度。使整个再现部都在较强的力度上进行。这也在力度和音响效果上与呈示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好像已经冲破矛盾不再斗争,不断强调自己的想法,使之更加坚定。

    最后尾声中(145-152小节)都保持在很强的力度下,以强有力的柱式和弦结束了第一乐章。这一组断奏的和弦更表现了贝多芬的刚毅,果断。

    整章乐曲就像是贝多芬的自白,在不断与自己的斗争中,一次次确定自己的想法又很快被自己否定,最终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自己的苦痛和绝望。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7.

    [2]唐小木.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的音乐特色及演奏[J].大众文艺,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