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
范文

    周艳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和体验。而趣味教学法在数学课堂的应用,能够激发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主动而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究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探索与应用,以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应用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2-167

    趣味教学法旨在通过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新适当的策略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有效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脱离实际,教师应当让数学学科尽可能地发挥其本身的魅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收获欢乐有趣的学习体验,打造坚实的数学基础,从而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融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最终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精品的趣味数学课堂。

    一、导入趣味游戏,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趣味游戏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帮助其打开思路,唤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在课堂导入趣味游戏,将新奇活泼、富有个性且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游戏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以此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学得更投入,同时不断引导他们从数学走向生活,在快乐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这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个小游戏,让他们在思考中感悟和构建知识,对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观念。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认识尺子,使其对厘米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将一些学习用具放在讲台上,如铅笔、铅笔盒、橡皮、课本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物体,让他们逐一来猜测这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更有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入相应的数字后,再由教师来测量,看看同学们的哪些数值最接近正确答案。如此一来,便能够深化学生对于厘米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改善以往沉闷的数学课堂氛围,“猜数”游戏中包含了许多的数学信息,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知识,使他们在玩的同时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全面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创设趣味情境,调动学生活动参与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趣味情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就小学数学知识而言,基本都是一些基础四则运算法则的记忆与应用,但对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欠缺的小学生来说,其往往容易出现对知识一知半解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应在课堂创设有趣的情境,将数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现象,以此调动学生数学活动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展示图形与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在课堂中,可以这样引入新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眼睛来发现其中的规律吧!”接着,将公园中飞舞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青蛙风筝等展示给学生,由此引出与“对称”有关的知识。然后再组织同学们参与“对称图形大赛”,自主开动脑筋,用双手去创造美丽的对称图形。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使其沉浸在课堂的同时,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高效地完成学习课程。

    三、开展趣味合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灵感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并且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合作教学,把一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且较有难度的问题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当中,使他们在积极的讨論中从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再分析与深入探究,在四维的碰撞中形成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凸显合作的价值。

    以《认识时间》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并根据“关于钟面,你的了解有多少”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有的学生说:“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还有分针和时针。”有的学生说:“钟面上长的针是分针,短的针是时针。”还有的学生说:“我还知道钟面上时针从1走到2就是一个小时。”同学们各抒己见,相关数学知识也在大家的讨论中不断呈现。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小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组内学生自主掌握所学知识,激发更多的灵感,而当大家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可以发挥其作用,帮助他们很好地解决知识矛盾,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四、趣味多媒体形式,提升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之中,将多媒体技术加入其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多媒体影像图文的优势,使得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水平得到充分地发展,有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地模式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这一课时,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设计一个富有趣味能力的课件,将这一课学习的重点诠释出来,如,“5+2-1=(??)”课件上会展示5只小羊分别是慢羊羊、喜羊羊、沸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它们整合潇洒哥与黑大帅大战,问学生们这时候总共有几只动画人物,以此引导5+2=7,然后因为黑大帅太厉害了打伤了慢羊羊,导致失去了一个战力,问5+2-1=(??)?,这样趣味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欲望,促使他们数学能力地发展,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地教育教学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趣味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能够顺应学生特点及学情,并能给予其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其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践行快乐教学理念,抓住其实质,进行一些趣味教学的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更多收获,构建趣味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如何提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7(33):93-94.

    [2]陈桂玲.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导入策略[J].现代教育,2017(10):63-64.

    [3]朱凯.基于发展师范生教材分析素养的课程知识构建——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为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04):71-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