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特点及管理思路分析 |
范文 | 孙玉磊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在互联网这种开放式的大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互联网资源较为什繁杂,而且许多数据和资料都具有原創性,因此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的运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处理等工作,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档案特点;档案管理;思路 1 互联网时代下的档案特点 (一)资源服务社会化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信息需要求量较大,而且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较多。因此需要加快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推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需要对资源服务进行不断创新,通过构建高效的资源共享共平,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二)数据资源共享化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分散的档案数据信息进行科学收集和整理,从而实现档案数据资源的有共享。而且在互联网技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通过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从而为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重要的支持,这也有利于带动数据信息共享的实现。 (三)信息存取自动化 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存储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档案信息的存储、收集和保管多依赖于互联网,这不仅为档案信息搜索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信息的使用和共享,全面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的水平。 (四)资源开发智能化 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的检索和查找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快速的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检索和查找,有效的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使档案管理人员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水平,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从而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2 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分析 (一)大力宣传,促进档案管理网络思维化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互联网给档案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互联网技术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在当前档案工作中,需要加大对档案网络意识的宣传,并打造公共档案网络交流平台,这样可以使公众能够对档案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公众对档案网络的关注度,加快推动档案网络化的发展。 (二)推进统一的档案网络平台建设 档案管理软件是互联网时代中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积极扶持档案管理软件的研发,制定统一的研发标准,发展多层次、多类型、能满足不同档案管理要求的档案管理软件,推动我国档案网络化、协同化、项目化、专业化、平台化进程。同时,在保障档案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全国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平台建设,逐步把全国已上网开放档案和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收集起来,方便社会利用。 (三)加强数字化建设,进行数字资源整合 我国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当前形势出发,不断将纸质的档案转换为数字化信息,进行数字资源的整合。当前信息的不完整性就是因为档案馆在数字整合的力度不够造成的,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数字整合的重要性,所以由政府引导着档案管理机构建设统一的数字化系统,从而将档案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和平台,从而更好的为社会大众服务。当前我国已经建设成“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大众的信息搜集,但是因为系统资源还有欠缺,所以后期还是需要不断完善。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一直以来档案工作和档案管理人员都不受重视,这就导致当前社会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对档案工作在人力、物力和财务方面的支持度严重不足。由于档案工作得不到有效的重视,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学习的动力,在工作中很少能够主动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技能,档案管理工作仅仅局限于接收档案文件、整理文档及保管等一些简单性的工作,档案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多,档案作为信息的重要来源,档案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发的突显出来。因此在当前档案工作中,需要加快观念的转变,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档案管理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实现 对档案分类划分和管理,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提高档案服务的水平,使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五)做好互联网下档案信息安全防范 互联网虽然带来了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信息安全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一个大问题。 第一,互联网上信息在保存时的安全问题,因为开放了高效的信息资源使用功能,带来的是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信息泄露或者是盗用成为常见的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对档案使用者的身份进行更加严格的辨认,并且要对资源使用的权限进行严格的界定,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信息使用制度,才能提高对信息安全的保障。对于我国来说,最好是将档案信息和身份证结合起来,并且根据公民的信用程度开放相应的权限,这样可能杜绝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第二,因为信息的共享而导致的数据重复,这也是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一方面。当前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导致在信息整合过程中会有很多资源是重复的、对立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自己的选择,对于档案事业来说,也要注重自身的特色和具体的产品或者是特色的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才能提高档案馆资料的使用效率,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进程。而且互联网技术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档案信息载体形式更为多样化,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这对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重视档案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对档案文化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并进一步对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进行完善,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和提各档案服务意识,加快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齐英.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发展的历时考察[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04). [2]盛金辉.论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5). [3]孙丛宇,廉健男.“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卷宗 ,2015(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