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
范文 | 黄彩云 【摘要】世界各地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往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形式,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本文重点谈谈传统民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差异很大;气候;地形;资源;生活需要 纵观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系。气候对居民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温度对建筑的影响最为主要。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不同地方气温也不同。靠近两极地区气候寒冷;而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炎热,因此高低纬度地区就形成不同的建筑景观。这些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墙体的厚度与位置的选择上。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比较薄,房屋较高,如东南亚地区的高架屋。因为东南亚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点使当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上层住人通风散热,避免潮湿和野兽袭击,下层堆放杂物饲养牲畜。这样有利于加速房屋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反之墙壁较厚,房间较小,如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坯房,在保温保湿方面有着比较好的表现。粘土墙一般厚达500-600㎜,有足够的热阻,保温隔热效果良好。粘土的另一个性能就是能保持一定的湿度,空气湿度太低则蒸发出部分水分以提高空气湿度。梅雨季节湿度太大则能吸收部分水汽以降低室内环境湿度。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有些地方为了抵御严寒,将房子建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窑洞式住宅是陕北以及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形式。黄土高原气候比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匀,具有胶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而且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挖洞而居,这样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性。 因纽特人多住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冰洋沿岸。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即使在夏季,太阳也是以低度角斜射下来,并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因此太阳光的热量已所剩无几,而部分又有被冰雪所反射。面对恶劣的气候,勤劳勇敢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采用原始方式建造了奇特的圆顶“冰雪屋”,以抵御凛冽刺骨的暴风雪,度过漫漫寒冬。 二、降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降水主要影响到居民地址的選择以及建筑屋顶的不同处理。居民选址一般都在地势高、易排水的地方等。降水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这样可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例如,中欧和北欧地区冬季降雪量大的许多中世纪居民为了减轻积雪的重量和压力,减少冰雪对房屋的破坏,设计成尖顶样式。我国云南傣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的竹楼,颇具特色。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竹楼多采用歇山式屋顶,坡度陡,下部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室内设有火塘以驱风湿。这种高架式建筑在柬埔寨的金边湖周围、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地也有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以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既利于行人避雨,又能遮阳。湘、桂、黔交界地区侗族的风雨桥、廊桥亦是如此。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如撒哈拉地区。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好的芦席、稻草或包谷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上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抹泥抹平就行了。再如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终年降水较多,所以房顶坡度普遍较大,这样有利于排水。 三、民居与地形的关系 世界各地地形复杂多样,不同地形就会分布着适应于其地形特征的传统民居。例如,地形平坦的地区,建筑底面一般与地面直接接触,建筑依附于地面而建,有筑台、提高勒脚、错层、掉层等形态;地势起伏大的地区,建筑表面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通过悬挑和支撑架空于地面之上,有杆栏、吊脚楼、悬挑等形态,如我国横断山区的粟族人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怒江地区的基本上是竹木结构的小楼。建筑时,先在地基上打入数十棵木桩为基柱,木桩打好后,除选用几棵高大的作为整个房间的柱外,其它的则在上面铺以楼板,屋顶上用茅草覆盖,或用一尺见方的木片作瓦片一样铺设房屋以上篱笆作墙壁,由于这种小楼是以数十棵木桩为基脚,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千脚落地”房。 四、民居与当地资源的关系 不同地区人们利用当地的资源建造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当地黄土的直立性强、结构均匀、富含钙质等特点,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挖掘而成窑洞;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利用当地的冰块构筑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当地人们利用木材建造自己的木屋;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竹子,因此傣族居民就地取材建起了竹楼。此外,我国山东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其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海草房”。 五、民居与当地生活需要的关系 以前居住在草原的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多过着游牧生活,传统上内蒙古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四次,有“春洼、夏岗、秋平、东阳”之说,所以建筑上既需要注意防寒隔热,又要考虑轻便、易装,易拆等需要,就形成了蒙古包一样的帐篷式住宅。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所以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这些圆锥形活动房子的墙壁和房顶是厚实的羊毛毡制成的。夏季可减弱太阳光的强烈照射,冬季又避风保温。此外,还将房顶做成像窗户那样可以开闭,白天拉开,让太阳光照进室内,增高室内的温度,同时排放烟雾和废气,夜晚将包顶盖上,烧奶茶、做饭的热量留在屋内,使屋内十分暖和。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蒙古族古老的建筑艺术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住”的内涵,获得了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环境。建筑是不用文字书写的历史,是各类民居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反映出民居与环境的关系,相信未来民居与环境能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强,阳丽娜,周军莉,陈友明,李玉国.自然通风潜力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2]中国地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地理教育[J].重庆师范大学.2018(8). [3]刘伟星.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