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和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
范文 | 吴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和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产科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的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的观察组,每组42例,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经分组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对改善产妇负面情绪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心理状态;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16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特别是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更需要优质的护理措施[1]。临床为满足产科产妇的护理需求,将护理措施更为细致化、人性化、具体化,以此保证母婴护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使产科产妇得到有效、优质、人性的护理服务,我院产科特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旨在研究该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42例,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31.58±2.1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85±1.05)周;初产妇29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产妇42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0.50±2.9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67±1.15)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7例。本次研究产妇均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且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单胎生产、无内分泌系统疾病。排除无法正常沟通和合并严重妊娠疾病者。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以及生产经历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措施为:①提高护理人员意识。定期开展护理知识培训,提高科室内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意识,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充分意识到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②人性化环境护理。病房内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定期消毒通风,确保病房内无异味,努力为产妇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另外还可在病房内放置产妇健康知识读物,帮助产妇提高分娩知识认知率[2]。③围产期人性化护理。产妇产前易出现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做好产妇的心理评估,了解产妇的心理,做好产前心理疏通工作,以合适的态度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产妇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分娩,改善产妇分娩结局[3]。④产后人性化护理。产妇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产妇婴儿状态,并根据家属文化程度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以便协助护理人员做好产妇的相关护理,同时护理人员要做好产妇产后饮食干预、康复训练指导、负面情绪疏导等工作,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新角色,熟练掌握新生儿的护理知识[4]。⑤人性化疼痛护理。产妇分娩后多会出现生理疼痛现象,若产妇疼痛程度较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若产妇疼痛难以忍受,则需告知主治医师并根据医嘱给予药物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工作质量。从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沟通技巧和主动服务等四个方面评价两组产妇的护理质量,各项得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②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状态。采用分娩产妇心理状态测评表对两组产妇进行焦虑、抑郁程度测试,得分越低说明产妇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SSPS 20.0作为本文的统计学处理软件,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质量 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产妇在妊娠期间身体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易导致高级脑活动受到影响,产生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影响产妇顺利分娩,还会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进而影响产妇产后身体恢复[5]。传统临床护理措施只注重产妇的身体变化,缺乏对心理的干预,且护理内容单一,因此护理质量不高。人性化护理是一种较传统护理更具有个性化、整体化的优质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到产科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同时满足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而达到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目的。 邱良玉等[6]学者在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研究中发现,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本文笔者指出,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次研究結果与邱良玉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而言,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蒋兆楠.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6): 95-97. [2] 高彦.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5, 29(18): 2298-2299. [3] 郭丽娟, 罗旭玉, 宋文爱.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5, 3(1): 63-65. [4] 聂芹.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 75-78. [5] 姚晶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9, 6(15): 188-189. [6] 邱良玉, 许明军, 肖娟, 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9, 6(2): 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