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络暴力”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范文

    骆笛

    【摘 要】“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行为主体实施的网络侵犯行为,它是本质上现实社会风险在网络空间的间接投射,并辅以网络使用者的计算机使用技术,有意对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及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产生网络暴力的原因主要有:网络技术的自身特性是网络暴力的催化剂;社会变迁加快导致的社会风险继而引发网络暴力是现实根源;网民寻求现实压力释放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防治网路暴力的措施是:道德优化、政府治理以及网络技术保障。

    【关键词】网络暴力;社会风险;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220-02

    近年来,网络暴力现象成为在公众视野中被建构起来的社会热点话题,并因其极大的杀伤力和负面效应使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产生矛盾的心态。那么,什么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对此,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由此可见,“网络暴力”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提出——網络暴力引发舆论纷争

    “网络暴力”一词被推上风口浪尖是在2016年继“虐猫门”和“铜须门”事件爆发之后。随着新闻媒体对于“网络暴力”的广泛报道,大众舆论越发关注这一社会议题,但是学术界对其还没有统一的认定和关于“网络暴力”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大体上,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的延伸和拓展。[1]此观点认为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无边界性,建构起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虚拟社会”(Virtual socioty), “网络暴力”则为社会暴力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网民通过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帖、回帖或网络创作,打着道德的名义对自认为不道德、不公正的现象进行口诛笔伐的网络行为。观其本质,基于此观点可认为“网络暴力”是网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事件当事人的“道德绑架”或者“道德约束”。第二,基于情绪宣泄的恶意攻击说,此观点建立在网络匿名性的基础上,个体在群体中由于减少了可辨性,降低了责任感强度,从而做出了原来在现实生活中所不敢做的行为。加之,网络使用主体趋于年轻化的结构特征,这部分人群往往没有足够的成熟理性,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或图一时之快,或盲目跟风,或恶意宣泄。[2]

    网络信息技术特殊的传播特性,使“网络暴力”所采用的暴力形式主要是语言暴力,即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对当事人的心理和精神造成损害,并可能伴随着对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的破坏。综上所述,本文把“网络暴力”界定为:是一种侵权行为,它本质上是现实社会风险在网络空间的间接投射,辅以网络使用者的计算机技术,对当事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及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它在具体形式上可表现为:“道德审判、恶意抹黑、恐吓威胁、黑客侵入,且以主要“语言暴力”为主要特征,对当事人施加舆论压力。

    二、探究原因——风险投射与现实反映

    显而易见,“网络暴力”是现代风险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风险的投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深究其因,网络技术的自身特性是网络暴力的催化剂;社会变迁加快导致的社会风险继而引发网络暴力是现实根源;网民“解构性”的心理和压力释放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

    (一)网络技术的自身特性是“网络暴力”的催化剂。基于网络技术匿名性的空间特点,网络交互技术建构了一个开放性强、无中心化的虚拟社区,这为网络言论的肆意表达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成为“网络暴力”的强效催化剂。网络虚拟空间的技术特性也决定了网络的准入门槛较低,并且这个平台本身没有对公众的自由表达做出过多的限制,这就为“网络暴力”的诞生埋下了隐患。[3]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匿名性为公众在网络上的发声和表达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其大大促进了公共意志的表达,但同时,这种无须公开自身身份就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特点也滋生了一些网民责任分散、法不责众的心态。

    再加之,提供公众表达自由意志的虚拟社区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网民之间、网络与网民之间相互交互,一改之前单向度的传播方式,海量、冗杂的信息便肆意弥散在网络的各个角落。 “去身份化”“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特性,使得网络言论成为“沉默的螺旋”。

    (二)社会变迁加快导致的社会风险继而引发网络暴力是现实根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就加剧了社会变迁的加快,一方面,社会的财富不断累积,另一方面,分配问题也持续向中国社会施压。在现代化的连续过程中,“财富-分配”社会的社会问题和冲突总会与“风险-分配”社会的相应因素结合起来。而“网络暴力”问题频发则是社会风险的转移。网络平台上,草根阶级等弱势群体在网络上占据一席之地,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情况下,这些社会上的底层人士自然会产生“嫉富”“仇官”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滋生自然成为“网络暴力”的导火索和助燃剂。继而,网民群体的偏好也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以“流量为王”“点击为王”的网络世界,媒体则有意迎合大众的审美和取向,不断推送一些引人眼球、具有爆点的消息和新闻。[4]

    (三)网民寻求压力释放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在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快速变迁引发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但是其观念的变化速度和程度远不及物质世界。[5]“网络暴力”现象频发正是新与旧的矛盾爆发的集中的体现。因此,笔者认为“网络暴力”事件充当了社会安全阀的功能,转嫁了积压的社会风险。现实社会的风险在现实社会中转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压力模式,处于重压之下的群体在面对网络上特定事件的发酵之后,亟需将压力转移,以保持平衡。基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网络虚拟社交空间又提供为言论的发表提供了相对安全带。

    三、防治之策——多方协同共治网络空间

    (一)道德优化:网络暴力的治本之策。网络暴力主体是网民。一些缺乏基本道德素养的网民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会自发做出失范行为,甚至引发全网的暴力行为。究其根本,网络暴力的形成与公民的道德素养十分相关。因此,提升全网公民的道德素质与判别是非的能力是预防和根治网络暴力的治本之策。[6]提升网民的道德意识,需要多方联动,形成网络暴力的“三级”治理机制。对于网络媒体而言,要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辐射作用,对含有可能激发不良情绪的信息进行筛选排查,进行大众的道德教育。对于网民而言,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学会在网络空间控制自身的情绪,理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网络实名:技术支持的保驾护航。基于匿名性、去身份化等网络技术特性,虚拟的社区空间的确衍生出了发生在现实社会危害网络使用主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暴力事件,那么如何在技术层面上对对其进行防控和管制?网络实名制就成为解决网络暴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网络实名制是要求网民上网时提供网民姓名、年龄、住址等真实信息的实名。[7]

    参考文献:

    [1]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181-182.

    [2]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7-78.

    [3]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J].新闻记者,2008,(9):78-79.

    [4]彭兰.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48-50.

    [5]苏 雷.关于校园暴力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8(10).

    [6]刘永红.社会化视角下中学生校园暴力问题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8(11).

    [7]李毛毛.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关于校园极端暴力袭击防控问题的研究[J].文学教育,2018(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