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范文

    戴晓燕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科目在初中数学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素质教育观念的相关要求下,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还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基于此,通过深入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相关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觉开展对数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活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学习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协作解决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在当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的“听授”制度的影响,不能及时对教学手段做有效更新,采用的往往是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手法,这种教学手段往往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形成独到的数学见解。在开展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经常提不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无法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创造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学习条理和学习框架,难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开展自我学习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没有自己特定的观念,基本都是“大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心理,或者对课堂交流不感兴趣,导致在自学过程中该学习什么、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学习没有明确的认知,难以促进自学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独立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受到学生的成绩压力、升学压力以及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初三时期学生的学习和复习任务比较重,学习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有部分教师担心如果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耽误了学生的发展负不起责任。这种心理导致学生缺乏自我独立的能力,认为在课堂上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讲学能力,知识点分得越细越好,便于学习。这样学生只会被动地听课,没有开展自主学习的动机。

    (三)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足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分为三种——数学逻辑思维、数学形象思维和数学直觉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实质上是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知识相结合的一种体现。而初中数学中的空间思维则是学生将逻辑思维和集合知识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学生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处理立体空间集合知识的能力。对初中生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理论,重成绩”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而是追求题目的标准答案。这种状况导致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效果不明显,质量不高。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前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实际情况看,只有教师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课前引导,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教育质量。学生在初中时期自我约束能力和管理能力刚开始发展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合理的课前引导,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从而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前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初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管理这方面的知识理解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合理督促,明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例如,我在教学“勾股定理”时,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数学知识,有效锻炼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开始前为学生重点讲授了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以及相关应用,随后我为学生罗列了勾股定理知识的学习框架,并为学生传送了勾股定理知识的相关教学视频,要求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完成后,为了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我为学生布置了从课本案例中提取出来的例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有效监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受到年龄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学习活动中对理论性的知识提不起兴趣,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逐渐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首先要求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为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合理的手法优化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学习特点做出有效的学习计划,发现数学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比如,我在开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教学开始前我为学生布置了具体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把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解法的推导过程;在学习完成以后我为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教学例题:我校现在要举行篮球比赛,咱们班的篮球队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对吧?那么我们学校的篮球赛赛制规定比赛采取积分制,每支队伍如果每胜一场可得两分,但是如果负一场只能得1分,现在假设我们班的篮球队要取得16分才能赢得冠军,那么我们最多可以输几场比赛?大家可以一起来计算一下,为咱们班的篮球队做一下赛事评估和数据分析。通过为学生构建发生在身边的篮球比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分析比赛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开展初中数学实际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思考能力不足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材实际难点来进行定位,引导学生将思维转入所学知识点进行讨论,充分与学生展开互动,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以及教学计划奠定基础。

    比如,我在开展“相交线与平行线”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准确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对角关系,我在开展谈论活动前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请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为对方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每个小组成员借助量角器测量两条直线交点处的角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的组员测量完成之后,组内成员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进行关于直线相交判定条件的合理推论,并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本组的观察结果以及猜想,然后对照课本理论,看看是否存在误差。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养成自学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基于现实情况下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课堂练习、分组学习以及情境教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对数学理论知识充满兴趣的前提下开展自学活动,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19.

    [2]管维汉.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J].学周刊,2018:381.

    [3]顧俊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95-196.

    注: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名称: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项目编号:ZGJY3330)的研究成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