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引领趣味,风景这边独好 |
范文 | 陈兰兰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行文简练,含义却深刻,蕴藏着不少人生哲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儿女的共同心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注重“小古文”的教学不仅能弘扬中华文化,还能提高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小古文 小古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精炼,大意清晰,学生容易理解的文言文。这种类型的古文很适合小学生学习,简短的“小古文”既让他们认识了文言文,也培养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兴趣。但是,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阅读白话文尚且困难,更何况学习小古文。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极为关注“小古文”的教学,消除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倦怠,采用正确的方法提升小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 一、“小古文”的吟咏教学 吟咏教学在小古文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古时候在书院里,夫子在对经典文章进行教学之前就会先让学生吟咏,吟咏熟悉后再去解释每个句子的含义,吟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于那些抑扬顿挫的散文体小古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但能够增强对小古文的理解,还有利于他们发掘其中的音韵美,对小古文产生兴趣,为将来长篇文言文的学习夯实基础。语文老师可以采取“通读—熟读—精读”的次序进行小古文的吟咏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 首先,通读文章。学生需要搞清楚文中字词的正确读音,知道每一句应该在哪停顿,从而能够通顺地朗读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对字词的正确读音和语句的停顿进行标注,要求学生独立吟咏,再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逐一给予指导。其次,熟读文章。熟读之后学生可以更加流利地吟咏小古文,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小古文的主旨,并带有情感地朗诵小古文。最后,精读全文。有了前两步的学习,最后学生通过更加细微的阅读,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去搞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并且能够使用文中的词语。如果文中出现成语和寓言,那么教师应该纵向延伸,弹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小古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这篇古文内容较少,一共124个字,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童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做出决断之事。此文生僻字少,朗朗上口,所以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让他们理解并且掌握文章大意。 二、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兴趣 教师应该抓住小孩天真无邪的特点,在教学中展现出小古文的有趣性,吸引学生的注意。以学生的认知和真实教学内容为主,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围绕小古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拓展训练,用一些与小古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增强小古文的吸引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收获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以及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增长。 例如,选自《韩非子·喻老》的“小古文”《扁鹊治病》,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以桓侯病情发展为主线,“君有疾在腠理”这句指出桓侯患有疾病,不过这时病症只停留在表面,加以治疗就能阻止恶化,但是桓侯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回绝;十日后扁鹊再次觐见,指出“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最后,桓侯之病深入骨髓,然而扁鹊已逃到秦国,桓侯遂死。以桓侯病情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再引出讳疾忌医、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等成语,凸显故事的趣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三、“小古文”的学习评价策略 关于小古文的学习评判,以课后作业和测试为主的传统语文评判方式对学生的古文学习状况进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改变学习评判模式,建立一个全面的小古文学习评判体系迫在眉睫。小古文学习评判参考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学习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小古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参与小古文学习的积极性、小古文相关课后作业的完成度。采用优、良、中三个层次的评价结果,分别对学生上述五个方面进行测评,再综合各项成绩得出最终结果。通过这样的学习评判方式,既维护了学生的学习自尊,使他们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又尊重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还能使教师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从学生这五个方面的表现中发现特性与通性。小古文学习的特性问题,是由于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及学习态度等原因造成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特性问题进行差异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小古文学习的通性问题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通性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师针对通性问题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既解决了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又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总而言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摆在第一位,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是要从小抓起。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项长远工程,不可以一蹴而就,从孩子抓起,就等于从基础教育抓起。然而小学生年龄小,语文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足,所以,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采用正確的小古文教学方法,不但能增强小古文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自信心,还可以使小学语文课堂小古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为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及古诗词学习打下坚实的地基。 参考文献: [1]陈鸾鸾.趣味引领,风景这边独好: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知识,2016(16):16-18. [2]王蕴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