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三明治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范文

    黎慧玲 杨园园 廖淑芳 曾春兰

    摘? 要 目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使医学生学好系统解剖学的相关知识,打好医学基础,医学院校应对教学方法作出改变和创新。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三明治”教学法进行简单比较,主要从基本理念和流程设计方面介绍“三明治”教学法,对其优势和弊端进行探讨,并提出能改进其教学成效的方法。

    关键词 “三明治”教学法;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标本;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1?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4-0116-03

    Application of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in Experiment Course

    of Systematic Anatomy//LI Huiling, YANG Yuanyuan, LIAO Shu-fang, ZENG Chunlan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cramming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order

    to enable medical students to learn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syste-matic anatomy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medicine,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make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in teaching method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di-

    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mainly introduces the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aspects of basic

    concepts and process design, probes into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methods that can improve its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sandwich” teaching method; systematic anatomy; experi-mental teaching; specimen; applied talents

    1 引言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篇幅长、内容逻辑性欠佳且名词纷繁乱杂。对于刚刚踏入医学殿堂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还未具备建立完整人体结构空间构象的能力,难以跟上教师的授课步伐。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抽象化的内容具体化,进一步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关系;但其较少的课时和特殊的教学环境常令学生产生压力和厌烦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成果。因此,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应提供给学生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应重视交流沟通、互动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医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加强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等,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当前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能动性和自主创造性。我国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以课本知识结构为主线,利用PPT辅助教学,将重点内容以文字解说,并展示其解剖模式图、标本平面图[1];待学生掌握每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后,再由实验课教师安排学生到解剖实验室进行相关章节的标本观察和尸体解剖,主要是教师一对多标本示教和学生单人进行标本观察。

    与传统授课方法相比,“三明治”教学法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具有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有利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三明治”教学法正逐渐被各大医学院校学习、改良和应用。

    2 “三明治”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和流程设计

    基本理念? 20世纪,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彰显本校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英国大学设法加强大学与工厂企业的直接联系,因此采取了一种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练习交替进行的教学方法,即“三明治”教学法[2]。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则首先将“三明治”教学法应用于医学课堂教育。“三明治”教学法将组内讨论、交叉学习、小组汇报等教学形式有节奏、有计划、有组织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替进行;将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穿插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

    课堂流程

    1)课前准备。按学生的平时成绩划分层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将学生分为5~6人一组,避免不同组别内学生的平均成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每组内各安排一名小组长,主要负责汇总本组内成员对知识的疑问和对教师或教学方法的建议。课前由教师通过各网络平台如QQ、微信等向学生发送课程大纲、微视频、教学课件等,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预习。为防止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主讨论部分的内容难度有别,影响“三明治”教学效果,课前由教师经教研小组讨论后,将标本教学按难度和个数合理分配任务。

    2)课堂教学。

    ①由教师对本节课理论部分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并交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②将各组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四、五组,组内每个学生的代码分别为A、B、C、D、E等。各组随机抽取标本任务,组内成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第一次组内讨论,并观察和记忆标本。

    ③学生按其字母代码建立新的学习小组,即将各组内的学生A聚集到一个新的小组,如甲组,以此类推,各组的B、C、D、E分别进入乙、丙、丁、戊组。在新的小组内,由新组员展示、讲解各自学习过的标本,经第二次小组间交叉讨论后,每个学生对本次课的所有标本都基本掌握。

    ④学生回到初次的分组状态,各组分别派一名代表讲解本组承担的标本任务。第三次小组间进行汇报,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⑤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讨论汇报情况查漏补缺,再次总结,强调重点,帮助学生对标本进行记忆和巩固[4]。

    3)课后安排。教师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加强巩固对知识点的记忆。由各组小组长收集组员对本次课程或教学方法的意见建议,及时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

    3 “三明治”教学法与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结合的优势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明治”教学法形式开放活跃,课堂从过去的知识输出式传授向激情、思考、开放、分享的模式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增添课堂魅力[5]。学生在组内讨论时积极讨论问题、发表看法;在交叉学习中充当“教师”身份,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在小组汇报环节,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增多,将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课堂参与度高。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明治”教学法将教师从灌输式说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只扮演“掌灯人”的身份,学生在课堂中则属于主体地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讨论部分占比重大,在多次的思想碰撞中,既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善于倾听、有效沟通以及团结协作。多次发言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在倾听的同时又要求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三明治”课堂上,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倾听有理解,有发言有思考,做到同一知识反复循环,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研究表明,在通过感官获得信息的记忆效率方面,读可以达到10%,听可以达到20%,看可以达到30%,听和看结合可以达到50%,理解后的表达可以达到70%,做加上描述能达到90%[6]。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使用“三明治”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督促学生课下学习? “三明治”教学法不仅增加了学生课下学习的时长,而且增强了学生课下学习的动力。为在课堂上顺利地完成课堂讨论和发表精彩的看法,学生需要在课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多种方法广泛查阅资料充当言论依据。

    加大对教师的考验? 使用“三明治”教学法,对教师具有极大的考验,能有力地督促教师进行自我学习,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告别过去只换学生不换教法的做法。课堂上学生的提问五花八门,甚至会涉及课外相关的医学知识,教师只有完整地备课,才能掌控整个课堂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激烈的讨论。课前还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如课堂时间的分配、问题设置的难度、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等[7],重重考验能达到提高师资培养质量的目的。

    4 “三明治”教学法与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结合的弊端

    1)在注重分组学习和交叉学习的“三明治”教学法中,要求每个学生手中都有标本可以观察,但目前全国的医学院校大都存在大体老师资源稀缺、标本数量不足的难题,因此,“三明治”教学法仅适用于标本数量相对较多的章节(如骨学和关节学),或是理论性比较强的章节(如神经传导通路)[8]。

    2)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明治”教学法中,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引导积极性和主动性欠缺的学生配合教学进度,鼓励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参与讨论,实际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3)系统解剖学通常在第一学年设置课程,此时医学生还未完全适应医学教学体系,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三明治”教学法的应用中难免会陷入偏离正轨或无法深入讨论问题的局面,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4)为完成汇报任务,小组成员通常在记忆本组标本任务中花费较多时间,即使在交叉讨论环节也对自己的任务念念不忘,导致对其他组标本的印象不深刻,只对自己的标本较为了解,因而无法达到“三明治”教学的预期效果。

    5 针对“三明治”教学法与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结合的难点提出解决方法

    为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课前,教研室应进行充分讨论,选择适合采用“三明治”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同时要求学生提前熟悉“三明治”教学法,掌握“三明治”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和分组、交叉讨论等规则,避免因需要了解“三明治”教学法特殊的教学过程和复杂的环节而浪费课堂时间。

    小班教学备足资源? 班级人数过多,在进行讨论和汇报时可能会发生难以维持纪律的情况,所以使用“三明治”教学法时需要对大班进行分组。分组授课则需要匹配双倍的教师、教室、标本等,以保障“三明治”课程的开展。

    利用高科技解决问题? 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大体老师来探索人体的奥妙,还可以利用高新技术如数字模拟人等来学习人体结构知识,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实体标本不足的问题。

    增加课堂测试? 因为汇报时内容仅限为第一次组内讨论的内容,学生不由自主地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本组内标本任务,而对小组间交叉讨论的内容学习不到位,所以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为了解学生在第一次组内讨论的成效和检测第二次小组间交叉讨论的成果,教师可以在汇报环节之后、最后总结之前,针对课堂重点内容设置课堂测试。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将“三明治”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利用优势互补呈现全新的教学方法,如“三明治”教学法+团队学习法;同时注重个人学习和团队学

    习、“三明治”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6 结语

    从“三明治”教学法在系統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来看,它利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教师知识讲授为辅的方法,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知识点,培养临床工作要求具备的能力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达到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各类医学院校在以后的医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三明治”教学法的使用频率,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三明治”教学法不断进行改善,争取抓住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抓稳教师的教学能力,抓牢“三明治”教学法的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

    参考文献

    [1]鲁一桐,靳永慧,朱青峰,等.医学人体解剖教学改革进展与现状[J].河北医药,2019,41(19):3024-3029.

    [2]王新伟.“三明治”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做“低头族”[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161-163.

    [3]杨莉,柳秋实.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72-576.

    [4]廉洁,郎尉雅,张萌,等.“三明治”教学法在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11):125-126.

    [5]魏四芽.教学改革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7(21):64.

    [6]甘力.“三明治”教学法在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81-82.

    [7]田志逢.浅析Sandwich教学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72-73.

    [8]钟斌,廉春容,李莎莎,等.Sandwich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A5):

    250-25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