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 |
范文 | 摘 要:高中数学的整体学习难度较高,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数学学习思维、数学学习的习惯以及数学学习的模式,通过对数学知识基础的梳理,形成数学的知识结构。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是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然而实践能力的形成,也会受到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习惯形成、知识系统形成、知识应用能力形成等都会存在问题。教师要对高中数学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根据培养的目标,对教学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现实的状况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解决策略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难度较高,学生不仅需要面对数量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也需要在学习中面临高考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学习的整体难度有所提升。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策略的应用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观察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活动的改进。在新课改的理念中,一些理念应用所解决的问题,正是高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对此给予更多的重视。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教学速度统一,不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基础水平差异较大,教师采用的教学速度统一,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这种教学速度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影响,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接受教师的教授内容,如果教学的进度较慢,則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教学的内容会呈现出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基础水平较低的学生,学生通常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下,学生会出现长期不能跟上教师教学进度的情况。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由于学习的难度较高,会出现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现象,面对这种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问题分析。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没有建立数学知识结构。此外,一些课本内容衔接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教师需要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审视,应用适当的手段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应用单一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与教师应用的教学模式也有关系,高中阶段数学学习难度较高,教师往往认为教学时间紧张,因此在课堂中采取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不足,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的意愿都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存在认识的不足。 4.教师未能够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教学认知中,教师往往认为,应用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学习与探讨的时间,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然而,可以发现,在许多高中教师的教学中,即使采取了上述的教学方式,学生仍旧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意愿没有得到尊重。教师采取小组探讨模式,仅仅是一种形式化的行为,对学生探讨内容以及探讨的结果并没有重视。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1.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 不同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研究状况有所不同,分层教学这种策略的应用需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研究水平而定。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划分,安排不同学生在预习、课堂学习与复习中应用不同的内容。对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基础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认识了基础知识,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之后,才有可能掌握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对于水平较为适中的学生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达成较为扎实地掌握即可,让他们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满足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智力发展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班级中,教师能应用的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在班级中进行分层数学教学的情况下,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尽量要求学生应用课堂的延伸与扩展完成适应于自我水平的数学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扩充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的延伸范围。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观看不同的微课,在预习中就可以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同时,在内容的课堂讲解上,教师能够利用的课堂时间较为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的形式,对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进行反复咀嚼与观看,直到掌握为止[1]。微课的形式在学生预习与复习中应用的效果最佳。教师要区分不同层次学生所应用的微课内容,例如,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应用微课主要用于进行基础知识的引导,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在微课的应用中要加入难度较高的题目解答引导。 2.根据具体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的学生,教师单独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例如,一些学生对未来的发展较为迷茫,认为数学的学习在未来的深造以及工作中作用有限,因此达到一定的水平即可。面对学生的这种行为与意识,教师要激发起学生对大学阶段生活的正确认识与向往,在大学阶段,数学仍旧是重要的公共课程之一。同时,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目前接受硕士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加,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的考试中,数学仍旧是主要的考试科目之一[2]。因此,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即使不选择数学作专业,数学的学习仍旧极为重要。 学生的数学基础差,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数学知识结构,面对这种情况,应用微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略显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更为详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与复习,甚至需要学生对初中阶段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进行再度的复习。可以建议学生应用网络课程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结构,在自己的知识积累中查漏补缺,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数学知识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且对自己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特别标注。通过知识结构的建立,学生能在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环节中,应用基础知识对难度较高的知识达成理解与认识[3]。学习基础与理解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提升数学成绩。 在教学内容的顺序选择上,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引导思路,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基础,以及知识的能力实际状况,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开学的教学计划说明中,教师就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安排进行说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整理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思路。在新的知识讲授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也較为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新知识与以往数学知识的联系,在不同的数学知识类型中,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要求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所有的几何知识进行整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认识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异,在解题中更为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4]。 3.采取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阶段以及教学的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同时注意,教师在课堂中应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基础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讲练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参与到教师的课程讲授以及互动中来。在结束了对概念的讲解之后,立刻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对刚刚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在一些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自行探讨,解决理解上的问题。小组探讨的形式,也是通过给予每一名学生充分学习探讨自由的方式,横向扩大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应用。在小组探讨之后,教师可以及时应用例题,对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进行检查。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以及小组的探讨中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讲台上,对例题的解答方式进行讲解。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并不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必须正确回答问题。 4.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对这种教学理念的应用进行深刻思考与体察。教师应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体现教师应有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辅助性作用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5]。 例如,在教学“集合”相关内容时,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非常理论和枯燥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在课前教师可以做好教学调查准备,了解学生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教学过程的见解。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融合和变动,从而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6]。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视,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在不同方面的进程。其中,对学生学习层次的划分、根据具体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都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需要对此更为重视。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参与的机会,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才会有所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才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晔.试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措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2):116-117. [2]索朗卓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学周刊,2019(7):52. [3]王玉梅.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7):81. [4]马珍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1. [5]马三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102. [6]弓文艳.分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2(22):213. 作者简介:梁维高(1980.09—),男,汉族,甘肃会宁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编辑 张佳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