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
范文 | 代玉荣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118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理教学模式单-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模式相对单一,教师以单纯的讲授式授课教学,未能合理的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不能有效渗透地理教学情境,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不强,地理教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学未能给予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降低了地理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未能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无法优化地理教学元素,影响了地理教学的质量。 2.地理教学资源匮乏 当代高中生可以在更加广阔的渠道获得地理知识。地理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增强。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过于关注书本知识,未能以课堂为载体构建课上课下互动的地理教学互动机制。有些教师不足以应对信息化带来的冲击,未能基于互联网思维创新地理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地理教学难以构建课上课下互动的体系,教师不能广泛的收集学生信息,因此导致地理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所有学生个性化的地理学习需要。 3.缺少有效互动评价 现代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基于以往掌握的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但是,有些地理课堂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教师没能组织开展学生开展趣味性的地理学习活动,不注重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果给予必要的回应和展示的机会,没能设置良好的地理学习的展示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反思,无法推动学生的快速成长。 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 乡土资源的开发。乡土地理是指学生生活所在地小范围内的地理情况,主要包含了本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情况,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为高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提供了熟悉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认识本土地理知识中树立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并且能够将地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运用在实践生活环境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高中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关注学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发展形式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信息量的增加让他们的脑海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大多源于生活中的无意识积累。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信息汲取情况,以学生的衣食住行为切入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兴趣点、关注点,善于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中开发生活化教学资源,如在时事热点、饮用水运输中渗透地理知识,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跨学科资源的开发。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将吸收的知识可以自动转化为经验背景,这些多学科的经验背景不仅可以服务于学生,也可以灵活运用到课程学习中,为教育教学服务,通过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实现良性循环。如在讲述“太阳高度”这一抽象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以小学阶段学习过的《两小儿辩日》作为教学资源,又如在涉及“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内容时,可以利用《大林寺桃花》古诗词,通过跨学科生活化资源的开发,降低高中生的地理学习难度。 2.改变课堂教学主体,确定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的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本是教学指导思想,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 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制约,从提升教学水平转化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学方法的创新时必须要使以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化,既要看地理教材来上课,又要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利用不同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方法中,进而与新形势的有关要求相适应。在实行新课改后地理教材的文字有很大的删减,语言相当的简练,添加有关的图片,进而使地理知识更加的直观生动,高中地理教材中各章节图片都在17张到60张之间,而且设计很多思想活动,为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突破教学难点,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与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利用教材事先预习和课后复习,对知识加强巩固。 3.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教学 新课改中倡导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方法,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通常, 要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必须要创设相应的问题教学情境,通过合理设计探究性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自己主动将问题有效解决,得到正确的答案。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生活,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教学设备,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例如,在讲解‘环境发展”时,教师可以根本当地实际生活,科学设置问题,“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等等,要求每个小组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科学总结整理,接着在班级中小组之间相互竞争,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结论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当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尊重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爱好,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地理学习的有效引领,组织开展-系列的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的地理教学活动,强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拓展学习渠道,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季王杰.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如何做好高效课堂的供给者——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8):7-8. [2]王洪波.以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02):168. [3]聂纯.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7(14):103. [4]李硕.有效提问: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生命线[J].吉林教育,2017(Z1):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