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范文

    李毓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法治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法治教育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法治教育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275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时期。除了在初等教育中学习知识和文化外,还必须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法律教育同等重要。在社会法律体系中教小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探索将社会法制教育渗透到小学的思想道德品格中。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法制教学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明确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主动思考相关知识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具体知识,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提高法制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探索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认识居民身份证”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探究身份证所包含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然后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字背后具体有什么样的含义,为什么我们的身份证有效期限与自己的父母有不同?这样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身份,身份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更多的用处,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有更大的效果。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道德法治课堂

    教师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需要更好的结合最新的时政,响应党的积极号召,让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相互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实事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事件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师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拓宽自己的道德与法治视野,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和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国家机关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时所穿的制服,让学生感受其实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然后教师对学生進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氛围中感受到国家机关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明白,国家的机关是由人民产生的,只有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这一权利。我们作为小学生,也要积极的履行国家的权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教学引导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然后结合学生的认识,对学生展开知识的教学,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教学。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各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哪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快速的吸收相关知识,哪个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教师需要对班级的教学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恰当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但其中有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吸收速度比较快,有的学生则比较慢,这个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汲取到有用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得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精心的为学生准备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的目标,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其中最基本的休息权、平等权以及物质帮助权等等,这些基本权利就是要让学生做到明确掌握。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规定,让学生拓展性的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能够得到拓展,提高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教学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这个案例中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到底有哪些损害?这样学生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当自己的正当权利受到伤。

    4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对于小学生而言,除了从课程中了解社会法律制度的知识外,他们还需要体验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在意识形态上理解法律知识,以进一步养成了解法律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思想道德课上渗透法律知识时,不仅要重视在课堂上讲授法律知识,为小学生树立法律观念,还要结合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及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的重要性。实用的课外活动包括向学生广播“法治”专栏,使学生可以了解实际的法律问题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此外,为了增强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校园内设计社会法律知识竞赛,以调动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邀请司法部门的员工就学校的社会法律知识进行讲座,解释一些少年犯罪案件,并不断增进学生对法治的理解。

    结论

    在高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需要教师在平时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在讲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进行锻炼。这样学生才能够把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互融合,让学生在领悟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所学习的精髓,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法制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国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中华少年,2019(26):292.

    [2]于丽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中华辞赋,2019(08):12.

    [3]张艺.直面核心素养 创设灵动课堂——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9(22):89-90.

    [4]徐金荣.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如何聚焦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9(60):138.

    [5]曹现波.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育艺术,2019(07):64.

    [6]王郧军.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9(07):54-5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