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师巧抛砖,方能引得玉 |
范文 | 邱红玲 提问是一门艺术,常常是一节课的艺术性的起始。提问也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提问还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前提。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思考的大门,提高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如果能注重课堂中的提问技巧,形成良好的提问形式和提问方法,利用课堂提问艺术,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于简浅处深入。那如何来设计问题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精心设计提问内容,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备好课是前提和关键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教场如战场”,如果没做到知己知彼,怎么可能百战百胜呢?我们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出一些有价值、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且通俗易懂的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发展其思维,真正达到本堂课教学之目的。课前我们要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 ,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学生语文素养的落脚点,然后结合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设计出一些有点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设计的问题要适当,不能过于浅显,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能将问题设计得大而无当,让学生“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内容而定。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各不相同,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文言文等,不同的文体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问题的设计也要因文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对于每一篇课文来说,也有重点和次重点,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都要区别对待, 不可一视同仁。 2.问题设计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我们应该多与学生接触,探知学生的认知心理,设计出难易适中,且学生感兴趣,乐于回答的问题。由于媒体网络的关系,现在的中职学生,他们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不能设计老掉牙的问题,而要将问题设计得生动形象,含蓄委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乐于回答。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太远,问题要和学生学过的知识有某方面的联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学生朗读了第四自然段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为这一段文字设计一个小标题吗?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很快找到答案。 3.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条理性 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同时要解决文章中的一个难点或一个重点问题,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时需要设计一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却又丰富多彩,这样的问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把握恰当时机,注重提问的时效性 我们知道,中职的学生一般基础都比较差,他们的注意力也缺乏持久性,在课堂上注意力很难一直集中,所以我们的提问一定要注意适当的时机,把问题设计到课堂的关键处。 1.在导入新课时提问 比如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如果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讓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过去的年》一课时,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莫言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讲了很多过年的趣事,谁能为我们说说具体有哪些?与我们今天的过年有什么异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事情?说说原因。这样在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 2.在内容的矛盾处设问 不少课文在内容上有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之处,其实深究起来正是作者落墨着力之处。在此作问,既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深理透,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教学《多年父子成兄弟》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是:“父子”怎么会变成“兄弟” 呢?是不是矛盾呢?这样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看似矛盾,却造成了文章的起伏跌宕,在此提问,也就造成了学生思维的起伏跌宕,使他们激情迸发,让他们学生分析问题又解决问题,通过提问分析,学生都能体会到父子情深。 3.在学生的思维创新出提问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老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而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也便能享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因此,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让学生“乐学”。 当然,以上几点关于提问的思考只是笔者的肤浅观点。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在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