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咬文嚼字,品出精彩 |
范文 | 宋丽华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可见,读书必须细嚼慢咽,这样才能体会其中滋味。而小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需要“咬文嚼字”,带领学生潜入文字深处,仔细品味,不断推敲,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语文之味。 一、以小见大,品语文之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体验,联系上下文领会相关词语的表达效果。这一要求为语文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咬文嚼字”,从关键词语中品其“言外之意”。如《装满昆虫的布袋》一课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描写: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直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为了让学生从中品出法布尔的不舍和对小昆虫的珍爱,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从这句话的“放”字中你能体会出什么呢?开始,学生有点茫然,教师继续引导:描述把手中的东西放到地上有哪些动词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词语积累还真不少。有同学说“扔”,还有的同学大声喊“丢”,教师鼓励了大家的想法,并请同学接着思考:那法布尔的放是怎样的情形呢?此时学生恍然大悟:是轻轻地放,表现了法布尔舍不得的心理;是小心翼翼地放,法布尔爱惜这些小昆虫。可见,在这个小环节中,学生品析一个“放”字,感受到了整篇文章的温度,让后边的朗读入情入境,语文的精妙体现了出来。 二、由表及里,探语文之境 在语文的世界里,词语的意境是十分丰富的。要品出语文的味道,需要透过文字,由表及里,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无穷意境。要让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通过文字感受形象的美好,感受境界的深远。如《大禹治水》一课教学中,师生共同朗读:“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地形和水流。”在第一遍朗读的时候,学生语调平淡,缺乏波澜。为了让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艰难,教师抓住词语“千辛万苦”设计了填充句子: 当炎热的阳光射下来,大禹( ),但是当他想到( ),他毅然( )。 当倾盆暴雨泄下来,大禹( ),但是当他想到( ),他毅然( )。 当呼啸的北风刮过来,大禹( ),但是当他想到( ),他毅然( )。 学生在填充句子的过程中,对大禹经历的艰难与困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还有学生想象到大禹生病倒下爬起来继续走,大禹饥饿难耐弓着背继续走等情形。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再读一遍,读到“千辛万苦”这个词语时,学生的语气中明显带着昂扬与坚定,对大禹的敬意在心中油然而生。 三、从点到面,赏语文之厚 随着快餐式阅读时代的到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词语的生动和优美,而往往忽略了一些看似朴实、实则厚重的文字所承载的内涵。因此,教师须深入研读教材,发掘那些闪动灵性的文字,随时引领孩子赏析。如《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一课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并承受酷刑。教师请同学齐读“狱”字,并提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觉得问题突兀,不知道从何回答。教师提示,可以从字形上理解。此时,不知道哪个学生突然大声说:“这个字是‘犭旁,和狗差不多,或者说猪狗不如。”此言一出,全班哄然,教师没有制止学生,而是继续提问:司马迁为何沦落到猪狗不如的地步呢?学生又陷入了沉思。此时,老师将“李陵之祸”的故事和当时狱内的酷刑讲给学生听,然后提问:大家想一想,他在狱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悲愤交加” “猪狗不如” “忍受屈辱”……学生想出了很多词语。教师继续引导:他忍受着这样的“耻”写《史记》是一种什么精神?“忍辱负重的精神。”学生的回答异常响亮。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发现,语文味儿不是查一查字典那么简单,而要将字词融入文章中,如“狱”字的理解一样,抓住关键一点去把握全篇,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真正的语文教学不是漂浮在水面的浮萍,也不是随风而逝的柳絮,应当是挺立于水中的青莲,于淡雅中透一份坚毅,在坚守中化一处风景,教学生咬文嚼字,品其形,赏其貌,嗅其芳,探其神,才能体会出语文的厚重和精彩。 (责 编 肖 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