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背景下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研究① |
范文 | 郭天惠 李再高 龙志伟 [摘 ? ? ? ? ? 要] ?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的循环递进式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常态化的专业质量诊断、改进与预警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建设等各类质量考核指标,实施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激发广大干部、教师、学生的自身动力,推动全面质量文化建设,构建符合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专业办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关 ? ?键 ? 词] ?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13-0236-02 一、引言 目前,有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路桥专业)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主要从“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等角度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课程评价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本国人才的培养,较少涉及对来华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因此,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来华国际交流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培养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了解我国及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复合型、专业型知华友华的国际交流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质量评价课程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模式,凡开设的课程,都要根据课程性质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考核评价方式。 国际交流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重点还是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上,加大以能力为本位的、以技能考核为主的考核评价改革试点力度,以典型工作任务实施过程考核和完成质量评价学生能力和成绩。 对专业核心技能,通过专周实训强化训练,并以一门课程方式进行单独考核。国际交流人才质量评价课程考核方式见下表。 三、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毕业条件 四、结语 本论文结合“一带一路”特点构建了路桥专业国际交流人才课程体系研究,提出了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紧密结合的“校企一体,任务驱动”的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 [2]刘艳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 [3]程宇,刘海.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0):11-17. 编辑 王 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