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小学德育的有效管理探讨 |
范文 | 韦志伟 摘要:小学教育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接受正确的道德教育,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成为综合型发展人才。这不仅是我国当今教育的目的,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可是,从目前我国小学管理现状及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很多小学在德育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080 引言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与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中,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讲授,更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优化学生思想意识,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小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必须从认知、途径、策略等各个方面出发,以创新为主要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实施个性化培育,与学生认知世界建立充分联系,关注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和思辨思维发展,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一、强化德育意识,落实德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实际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本身的思想道德品质会受到多样化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等。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德育教学,充分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师德师风的树立,在此基础上,强化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工作。此外,学校应当根据师德师风开展工作,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体系,为后续德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还应当加强对于校领导道德水平的重视,强化监督领导个人的道德素养,督促校领导积极学习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充分将自律以及他律结合起来,切实强化学校领导自身的道德水平,进而为教师以及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此外,为了能够实现教师道德水准的提升,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对于《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进行学习。 二、分级制定德育管理目标,明确德育方向 道德认知是人精神的一种内化,更是外化与行为的一种过程。它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需要从一开始的自由走向自我约束。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是不同的,决定了德育目标与要求不同。为此,小学德育管理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一个科学、系统的目标体系,制定多元目标,尽量满足学生的年龄需求与特长需求。此外,还要尽可能多地融入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挖掘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潜能和天赋,提高抗挫能力,促进精神层面、能力层面的综合发展,落实新时代教育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所有事情都要从小事做起,塑造学生的道德观也是如此。由于小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及深度思考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例如,节约粮食,懂礼貌,见到朋友、长辈主动问好,这些小习惯的塑造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能仅靠口头约束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支持和鼓励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约束。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权威的,教师的认同和肯定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可以促使他们在今后做得更好。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认知、性格、学习水平及习惯的不同。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多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而对于一些性格活泼的学生,教师更应关注他们自我约束能力的形成,使其合理约束自身行为,做到不在公共场合打闹、追逐,同时不以自我為中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关注别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建立家校合作,衔接德育教育 为了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学校可以让孩子与家庭进行互动。例如,设计每周当家长的一次小帮手,作为小帮手应该积极主动地为父母分担家务事。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从一件小事开始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如何感恩。又如,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在座谈会中相互交流教育经验,并向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同时要将学生在校的情况进行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与家长在相互了解孩子的时候不应以“打小报告”的方式进行反馈,应该表扬孩子近期在家或者在校的良好表现,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并不是家庭或者学校一方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为孩子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实现处处有德育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小学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结合目前小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学校一定要合理解决及走出德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及误区,从加强家庭、学校方面的有效沟通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出发,组织更加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以极大的兴趣及热情投入其中。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封永贤.略叙小学班主任工作有效管理策略[J].考试周刊,2019(55):182. [2]苏志华.关于小学德育有效管理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17(58):86. [3]高晓莲.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负责人的有效性管理[J].文教资料,2017(08):142-1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