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
范文 | 刘滨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已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然而技工院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突出,因此对技工院校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深入分析了技工院校专业特点,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对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建议,与同仁分享。一、体育教学现状与改进方法1.体育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大多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教授竞技动作为主,其在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基础上,采取先做示范动作——再分解讲解动作——最后练习的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体育意识淡薄。这是技工院校体育教师在新时代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用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例如在讲解体育理论课时,传统教学通常都是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再加上图解来进行讲解。现在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把要讲的内容做成PowerPoint、Flash课件讲给学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生动形象的画面始终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与记忆能力,增加其学习兴趣。2.教学目标设置没有结合专业特点 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学校体育总目标的大框架下,技工院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操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即当企业需要学生工作在生产一线时,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能,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能承受住高温、噪声、高压、机械振动等恶劣环境对身体的影响,而当今技工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并不符合这一要求。传统的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仍然是以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为主,再结合乒乓球、羽毛球、田径等作为辅助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以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为指导思想,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岗位需求并不相符。教师应该利用体育课的课程优势,分析学生专业特点,因势利导地把各个专业的体能需求与体育课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体育课中有专业的身影,为各专业未来从业者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3.教学方式简单,无创新 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都是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来进行的。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分解示范法、学练法、纠错法、完整示范法等。以上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但如今体育课过于强调纪律与组织形式,每个环节设置的都非常严谨,显得有些僵硬。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与未来工作实践相结合,因此其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也是最终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工作环境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不足,学校要让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优势,运用现代化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二、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方向1.职业素养的培养 据调查显示,企业招聘人才时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重要的条件。职业素养有三大核心内容: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具有优秀职业素养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一旦进入企业,其职业生涯往往会发展得比较顺利。体育课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竞技动作、体育保健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和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还要融入职业素养的教育教学内容,利用体育课独特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俗话说“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就从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开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耐久跑项目,比如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具体教学方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個小组,每小组(10~12人),采用教学比赛的形式,注意指导学生呼吸方法与步伐节奏的配合,在出现极点时自身要学会调节,用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到底战胜困难。还需注意每组比赛时的安全性问题,比如起跑时不许拥挤、推搡、相互碰撞等。比赛后注意放松、保暖等事宜,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2.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团队就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相互协作、相互依存、相互负责、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体。这个团队如果是个大圆,那么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就是一个个小圆点。这正如教师所教的学生们,班级是一个大圆,学生是大圆中的小圆点,只有让每一个小圆点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增强团队的合作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合理安排团队活动项目,除了足球、篮球、排球外,还应该增设团队合作的项目,如“蛟龙出海”“电网”“雷阵”等。在活动中,学生以团队为中心,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既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下面笔者以“蛟龙出海”这个教学项目为例,简单介绍活动方法。 (1)项目要求。全队成员成一列横队站立,每2人用一根绑腿绳将脚绑在一起。所有成员共同完成从起点到终点的行走任务,用时最短为胜。 (2)项目目的。通过做这个项目使学生感受到只有队员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整个团队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赢得胜利。 (3)活动总结。在项目活动时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总结,并将问题引申到未来的工作中,启发学生提高自身能力。例如,比赛中每位队员都全力以赴,但由于配合不当,导致整个团队行进缓慢,则引申到今后工作中,体现出团队配合的重要性;若团队在向前行进时,由于个别同学的失误使整个团队落后,导致成员间相互指责或抱怨,则利用“木桶效应”,使学生懂得团队成绩高低往往取决于个体的短板,这个问题也是长久以来阻碍成功的关键问题,团队成员应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抱怨。团队中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放错地方的人。学生要真正做到是团队中的一分子,对团队充满信心和责任。 3.加强学生的耐受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工人。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根据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但所有企业都要求从业者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自身工作岗位。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呵护甚至溺爱,导致其在独自面对困难或恶劣环境时,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这也是企业人员流失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教学内容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耐受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职业体育锻炼方法。4.加强有关运动康复内容的学习 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从事的一般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作,也就是人与机器的运动。长时间从事某种工作,人体的骨骼、肌肉、心理等就会发生变化,尤其在身体方面有长时间的劳损,就会发生器质性的病变。这就要求技工院校毕业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必须掌握一些身体损伤康复的方法。体育课理论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有关运动康复内容的课程,使学生在出现运动损伤时,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我救治,把生命的危险指数降到最低。这对学生个人,乃至对企业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常见的运动损伤如擦伤、鼻出血、扭伤、肌肉拉伤、挫伤、脱臼等,应该按照以下方法来进行施救。 (1)擦伤。如果伤口较浅,可先用生理盐水将擦伤部位冲洗干净,再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防止感染,最后在伤口上涂抹红汞(即红药水)或贴上创可贴,几天后即可自愈。如果是较严重的擦伤,首先需要进行止血。止血方法有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点压止血法等,需根据伤口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尽快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缝合、上药、包扎等处理,以免因失血过多或伤口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2)鼻出血。上体向前倾,用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孔,持續约5~15分钟,一般即可止血。如仍流血不止,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处理,防止因大量出血出现休克。此外,若是因机械性创伤引起的鼻出血,则应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检查是否有鼻骨骨折的情况,切记不能随意按压鼻部,防止伤情加重。 (3)扭伤。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干部位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扭伤多发生在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处理时,可把受伤肢体抬高,对扭伤部位进行冰敷,使血管收缩,减轻疼痛。不能乱揉动,可在受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 (4)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痛点,保持30分钟,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5)挫伤。挫伤是由钝器作用造成的皮内或皮下软组织出血为主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处理时应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 (6)脱臼。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肘部弯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伤者平躺在担架上。简单处理后应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 技工院校学生既懂理论知识又能实际操作,这是他们的就业优势。通过新型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这也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体现。技工院校应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加快体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专多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 [1]张强.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方向初探[J].职业,2014(6).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