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讨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起跑方法
范文

    刘佳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体育健儿们在各项体育竞赛中,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综合近几年速滑运动员的表现,发现在起跑上,运动员缺乏相应的起跑技巧,而相关的训练效果又不是十分明显,这就使得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实力,影响了整体的比赛成绩。通过对速度滑冰起跑方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就起跑技巧的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 短距离 速度滑冰 起跑方法

    综合国力的增强,让中国在世界体坛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短距离的速度滑冰上,体育健儿们也是屡创佳绩,展现了国人敢于拼搏的精神面貌。但是关于短距离速度滑起跑方式的研究,在我国却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体育健儿们的训练和笔赛。为了能与世界上那些先进的训练水平保持一致,相关部门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训练方法上,还必须结合当下的先进科技,为运动员建立一套完整的训练系统,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技术内容,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起跑方式的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让短距离速滑运动有着更为快速的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短道速滑起跑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要想在成绩上有所突破,那么必须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技巧,帮助运动员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训练内容。

    调查访问法: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短距离速度滑冰的起跑内容,可以对全国知名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询问,了解他们对各种起跑方法的认知情况,进而掌握一些常用的起跑方法,以及其相应的训练内容。这样可以更为全面、客观的了解所研究内容的现状;同时还可以对关于速度滑冰起跑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查询,像速滑运动员起跑姿势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等方面的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将最近速度滑冰比赛的相关成绩和技术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为专业的看待速度滑冰起跑方式这个内容。

    实验法:为了探究短距离滑冰运动员的起跑方法,调查人员可能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就是实验法,让实验对象分别进行非点冰站立式起跑、单手支撑的三点式起跑以及蛙式起跑的教学与训练。在实验设计中,教学与训练的时间要尽可能的合理化,一般可以进行8周左右,每周可以进行3-4次的速度滑冰起跑训练,同时,要保障每次进行起跑技术教学和训练的时间不低于30分钟。这样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三种起跑方法,便于更为准确的呈现实验结果,确保实验内容的真实、公平与合理。

    二、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起跑时的生物力学研究

    在了解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起跑技术后,结合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进而对我国速滑运动员的起跑技巧进行动作和技术上的诊断。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要科学合理的帮助运动员进行起跑训练,避免一些教条内容对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预备起动阶段:在起跑的预备阶段,亚洲选手的重心高度普遍较低,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角度也相对更小,但是相比欧美选手,在躯干角度上又比较大,所以在起跑的预备阶段,相比于其他运动员,那些身体重心越高的运动员,其重心距起跑線的距离越远越好。而在起动阶段,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成绩较好的运动员,他们的起动时间相对较短,在髋、膝关节还没有充分伸展时就快速前摆,爆发式的进行蹬冰,使得整个身体前倾角度在启动时都有了明显的增大。由于我国的速滑运动员在起动时,身体重心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都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所以要对这方面的内容加强锻炼。

    疾跑加速阶段:运动员在疾跑加速阶段,采用的策略多是通过高步频来进行快速起动,而不是利用步长的优势。滑跑结束后继续采用高频滑跑的姿势,但是步频要逐渐增大,让身体重心的速度随之提高,在起跑后的疾跑阶段,速滑运动员的重心速度是呈现逐渐加快的变化趋势,这样运动员的滑动速度也能不断增大。

    三、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起跑方式研究的结果和建议

    (一)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和训练课程结果的综合,发现起跑速度和起跑稳定性的提高与否,和运动员是否熟练掌握起跑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在实训中发现,起跑10米、30米和100米的测验中,三种起跑姿势的成绩均值排名顺序分别是蛙式、三点式和站立式。采用增加支点的蛙式和三点式的蹲姿起跑方法,要比非点冰站立式起跑的方法优秀,对于提高运动员在起跑时的稳定性和起跑速度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效果。在教学实验的探究中,我们还进一步发现蛙式起跑预备姿势,能够让运动员身体重心前移的距离程度变大,降低身体重心,提高其稳定性,并且在运动员起跑时身体向前的冲力也明显要大于非点冰站立式起跑,也比三点式起跑更有效果。

    (二)起跑训练建议:当然,在实际的训练中,建议运动员要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身技术特点的起跑姿势,教练也要根据运动员的选择情况,对自己的训练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凸显训练过程的科学性。像在起跑稳定性的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的静止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个别运动员未能达到训练要求,那么就需要加强其这方面的训练强度,一直做到达标。运动员的训练尽管辛苦,但是只有这些严格的训练制度,才能保障其在赛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一种新型的起跑技术,蛙式起跑在技术理论和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加强的地方,希望相关的速滑教学部门,联合一些专业的科研机构,来对那些速滑运动员们的起跑姿态,进行精细优化,帮助他们在训练中展开更进一步的探究,提高短距离速度滑冰的整体竞技水平,为速度滑冰的运动内容,提供严谨的科学支持。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相关部门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进而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的体育竞技精神。在短道速滑起跑方面,一方面要综合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要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综合性的提高我国运动员短道速滑起跑技巧,争取让运动员取得更为瞩目的成绩来。

    参考文献:

    [1]郭翠云.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起跑方式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13):121.

    [2]邓雪峰.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起跑方法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2.(06):1-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