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新特性
范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目标,变革学习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与原有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新特性。

    一、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素养,促成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该按照整个教育目标要求来培养学生的相应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新课标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开始把培养人、发展人、提高人和造就人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强调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各科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课程与整个人一生的关系,它既着眼于个体的培养,又不忽视整体的提高;它既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今天,又关注学生不断发展的明天。正因为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目标,因而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方式”。这样使得新课标既注重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又强调了学生的相互协作学习;既注重阶段学习,又注重终身教育。它始终将目标定位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语文素养。

    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标强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选定教学内容和材料,如“名著推荐与阅读”、“读报与观看电影”等。地方、学校、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抉择者,教师和学生均可以直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与应用。全员参与开发、全面开放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时代的活水引入到语文课堂,给语文教学内容带来新的生机,可以将科学魅力展示于语文课堂,可以将历史画面再现于语文课堂,可以将现实生活浓缩于课堂……从而真正地体现语文课堂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真正地实现语文改革、提高学生素养的目标。另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弹性,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积累·整合”“感觉·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发展将语文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世界,更开放的田野。

    三、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途径。”它要求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调整自主学习的心态,寻找自主学习的方法。它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自主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筛选大量的信息材料。它鼓励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自主与他人交流读书成果;它鼓励学生有个性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自主写作。这种理念摒弃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片面作法,循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想,促成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让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多元性教学评价

    为革除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弊端,新课标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育的评价成果,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新课标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评价过程中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这与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应有不同。首先,它提倡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学生与老师两方面,它“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其次是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新课标认为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会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造、责任心、意志力、合作评价的重点。它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它注重静态的评价,更注重动态的评价;它注重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再次是评价功能的多元性。新课标认为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这更加切合语文课的课程和实际,避免了过去只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单调性。

    五、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因为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主要在课堂,内容主要是教材。新课标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一是课堂教学资源,二是课外学习资源。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将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等纳入语文课程资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真正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点。新课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上更加注重贴近社会,贴近时代,实际上针对的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传播方式的变革这一时代特点,因此它要求学校、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体现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资源生活化的特点。“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实践证明只有使现实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宝库,语文教学才能生生不息,语文的魅力才会长盛不衰。新课标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推动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龙永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