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广东钢琴音乐的历史演进与风格特点
范文

    郭伍蕙

    我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这给中国钢琴音乐的多元发展性提供了有利条件,每个民族都有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每一个地域都有它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广东钢琴音乐当然也不例外。广东钢琴音乐伴随着广东音乐而发展,它是中国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广东钢琴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钢琴这种西方乐器在中国的出现,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结果,至于最早传入中国的古钢琴的准确时间,目前暂无完整准确的史料记载。但唯一能叫得出名字的学习演奏古钢琴的中国人则是清朝皇帝康熙(1662-1712年)。他也只不过是一时兴致所至,自娱自乐而已。钢琴真正在中国的发展也只有一百年的历史,那么中国的钢琴音乐及广东的钢琴音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东人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要奠基者

    中国“戊戌变法”运动领袖梁启超(广东人)先生指出:“中国之衰弱,由于教之未善。”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取决于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而创建中国专业音乐专门机构的人就是广东人肖友梅先生。肖友梅先生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上创造了诸多的第一:他是我国第一位国外留学时间最长的音乐哲学博士。1922年在蔡元培先生支持下建立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这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音乐专业教育机构。1927年肖友梅先生在上海主持创建了我国现代第一所完备的高等音乐专业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后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开端。在此期间,肖友梅先生曾编写过《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等一批中国早期的钢琴教材。为我国培养了现代最早的一大批音乐专门人才,广东钢琴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陈培勋先生早年就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还有如丁善德、吴乐懿、李翠贞等一大批著名钢琴教育家都毕业于该校。因此,肖友梅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他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广东钢琴音乐的奠基人。

    (二)早期的广东钢琴音乐

    探究广东钢琴音乐的最早出现,据有关资料记载应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有一位托维亚钢琴家夏里·柯(Hary Ore ,1885—1972年)在香港进行钢琴教学和钢琴音乐创作活动。在粤、港、澳居住了较长时间,随之便对中国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将许多广东音乐曲调转移到钢琴上,改编过《柳摇金》《双星恨》《雨打芭蕉》《旱天雷》等乐曲,出版过《粤调》《两首中国南方曲调》等钢琴乐谱,并由他自己本人在粤、港、澳等地不断演奏。虽然他的改编曲对广东音乐的风格内涵把握得还很粗浅,但这毕竟是广东音乐与西洋钢琴相结合的初步探索,也是广东钢琴音乐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广东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

    谈到广东钢琴音乐无疑离不开陈培勋先生。陈培勋先生是广东钢琴音乐的主要代表,他一生共创作了六首钢琴作品,除一首叫《流水》的钢琴作品是根据同名古琴曲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外,其他五首钢琴作品都是根据广东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其钢琴作品具有鲜明的岭南风格特点。陈培勋先生1921年生于香港,原籍广西合浦;7岁参加基督教圣保罗教堂唱诗班;1936年入香港拔萃男书院;1939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曾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建院工作和教学工作;1981年回香港;1982年于浸会书院(浸会大学)音乐艺术系任职;1986年退休;2007年在深圳病逝。陈培勋先生创作的广东风格的钢琴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鲜明的传统音乐和地方特色

    在众多的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中,陈培勋先生的钢琴作品具有独特性,或者说是具有独特风格,这种风格概括起来可以用“广东特色”四个字来说明,绝大多数是基于广东音乐风格的,一种南国所特有的音乐情调。

    在创作素材上大多采用了岭南民歌、小调、小曲等,特别是采用了广东音乐为基本元素,例如《双飞蝴蝶主题曲变奏》,作者把广东音乐的《双飞蝴蝶》和粤剧小曲《水仙花》融合在一起创作而成。《双飞蝴蝶》原是广东音乐中一首活泼的快板小曲,由于大部分乐句每句都重复一次,称为“双”,故称“双飞蝴蝶”。《水仙花》原是粤剧中一首抒情的慢板小调,它与江南民歌《茉莉花》极其相似。全曲共有七个变奏,作者根据《双飞蝴蝶》中某一部分的旋律与《水仙花》开头部分十分相似的情况把它们安排在一个变奏曲中,一前一后既有对比又有融合,相得益彰。该曲结构独特,既不是西方严格的变奏曲式,也不是中国的多段体或变奏体,它是中西结合的创新结构。

    又如《思春》是陳培勋先生根据广东音乐创始人之一,“何氏三杰”中何柳堂的《玉女思春》和广东小调《寄生草》创作而成的。意在表达人民盼望春天来到的热切心情,揭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首作品与《玉女思春》其实没有直接关系,仅仅是借用曲名表现意境罢了。

    (二)中西合璧,洋为中用

    在广东钢琴音乐的创作中,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曲家们在尝试和探索西方钢琴创作手法和技术的同时,深入挖掘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调音乐“元素”,将西方的技法为我所用,自然地融入岭南钢琴音乐的创作之中。

    在所有的岭南钢琴作品中,绝大多数创作手法都模仿或借鉴了西方的A、B、A单三部曲式结构,而A、B二段大多由两段民间小曲或民间小调组成。例如:广东钢琴作品《卖杂货》《思春》《旱天雷》等,这些钢琴作品创作旋律大部分是从民间曲调中发展而来,并且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西方钢琴音乐作品很少有标题,而广东钢琴作品及中国钢琴作品大多数都有标题,标题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多是写意性标题和叙事性标题,它与文学联系紧密,文化意蕴比较深刻。总而言之,广东钢琴音乐的创作是传统音乐的钢琴改编以及和声民族化的探索。

    (三)和声音响的民族化

    广东钢琴音乐在和声音响结构的设计方面,作曲家们都是根据旋律来配置和声的,大多采用了三度叠置,二度、四度叠置,四度、五度叠置,加六音等多音叠置和声(我们也经常称之为葡萄和弦)。

    综合化多音结合的和声结构是广东钢琴音乐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在钢琴改编曲中,创造和选用了与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技法相近似的织体音响,使音乐富有浓郁的岭南韵味。如模仿民族乐器音响,体现了民族审美情趣,但是依然有“民歌加和声”的创作痕迹,和声的运用尚不够开放,曲式结构比较单一,以中小型结构作品为主,大型结构的作品比较少。

    三、广东钢琴音乐的风格与演奏

    (一)虚实的音色模仿

    广东钢琴音乐表现出特殊音色,多数属于对民族乐器的音色模仿。例如古琴音色有虚有实,古筝的音色偏于清亮高远,琵琶的音色结实慷慨,洞箫的音色比较暗淡悠远,高胡的音色高亮圆润。所以,要想演奏好岭南钢琴音乐,首先要对民族乐器有感性认识,了解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演奏技法,做足演奏之外的艺术功课,才能真正掌握好、演奏好广东钢琴音乐。例如,广东钢琴曲《平湖秋月》用琶音和短倚音的装饰音形式来模仿高胡,在演奏技巧上,模仿扬琴、泰琴的演奏和音色,以表现广东音乐的韵味,通过模仿古筝的刮奏技术和音色,表现波光粼粼的秋湖夜景,等等。

    (二)意境的心灵描摹

    意境属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范畴。刘永华在《中国音乐的神韵》中认为,“阐释中国音乐,如果没有揭示出这种独特的美,那么你阐释的就不是中国音乐,不是真正的中国音乐,因而也就无法抓住中国听众的心”。所谓“独特的美”,即是中华文化中的“意境”。就像绘画一样,岭南钢琴曲《平湖秋月》不仅是情景的描摹,也是通过清淡的和声与柔美舒展的旋律,为我们开启了一个美妙的音乐心灵世界,表现了宋诗《平湖秋月》的意境:“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鹭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音乐空灵含蓄,柔美的旋律与微微起伏的和声织体与月光湖水交相辉映,极富诗情画意,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意。因此,广东钢琴曲《平湖秋月》受到我国钢琴演奏家和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喜爱,实为中国钢琴曲之佳作。

    (三)演奏的艺术处理

    根据民族民间音乐改编的广东钢琴音乐的演奏比较特殊,要考虑到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一是改编曲的原曲音乐特点的继承,民族乐器演奏特殊技法的模仿;二是钢琴语言与民族音乐风格的融合,用钢琴演奏技巧创新“民族乐器音色”的钢琴演奏方法。

    指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方法。赵晓生先生在《中国钢琴语境》一文中结合中国古代的“琴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归结为20种,对中国钢琴曲的演奏提出了非常独到的可行的建议。如《平湖秋月》原曲高胡有大量的抹弦滑音、前倚音,钢琴曲则用三度倚音来模仿,演奏时应顺着手腕手臂的力量带动手指轻柔地弹出,不要有颗粒明亮的音色。

    西方浪漫派代表人物肖邦创造了“弹性自由速度”,这是肖邦钢琴音乐的标志之一。中国传统音乐“声可无定高,拍可无定值”,这种音高、节奏上的随意性表现在演奏者的自由创作中。音值的长短,节奏的松紧,由表演者根据音乐的内容来掌握,通常称之为“弹性节拍”。这种“弹性节拍”不同于西方浪漫的rubato节奏,它通常加入其它的变化性节奏,乐曲更富变化,常用的有“非均分律动”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两种,非功能性均分律动有强拍与弱拍分别的节奏,也有小节线,但强弱拍在每一小节中的位置不固定,并不遵守“首拍强”的原则。在民族民间音乐改编的广东钢琴曲中,这种“散节拍”及“非功能性均分律动”具有特定的表现张力。

    四、广东钢琴音乐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广东钢琴音乐是广东音乐的一部分,而广东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广东的传统文化,它发源于商周以来的百越文化积淀,生成于唐宋以来的广东文化勃兴,先行于近代以来的珠江文化发展中,如今的“泛珠三角”新趋向,又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新机遇。广东传统音乐是广东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百越文化和广东文化的大音,是广东各族百姓及其祖先、后人们共创的大合唱,是大文化概念中“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声音。

    广东钢琴音乐也是中国钢琴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和音乐风格的多元性是中国钢琴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就当今的中国钢琴作品而言,有以《牧童短笛》《夕阳萧鼓》等为代表的江南风格,有以《花鼓》《红头绳》等为代表的北方风格,有以《新疆舞曲》《兰花花》等为代表的西部风格,有以《巴蜀之画》《火把节之夜》等為代表的西南风格,有以《内蒙民歌主题小曲》等为代表的草原风格……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编织成我们美丽的中国钢琴音乐花环。在这艳丽的钢琴百花中,有一朵则是以《卖杂货》《平湖秋月》等为代表的广东风格。

    其次,广东钢琴制造业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老百姓家庭使用的钢琴四分之一是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是中国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钢琴创造商”,是“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是全国16家“向世界名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之一,是中国钢琴制造行业首家产出钢琴超百万台的企业。销售辐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产量高,产品销售收入国家利税总额,资产保值增值率和社会贡献率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十多年位居全国同行首位。广东钢琴制造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定对中国钢琴音乐和钢琴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广东钢琴音乐伴随着广东音乐而发展,它不仅存在,而且是岭南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钢琴音乐和钢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泛珠三角”时代的到来,东西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将大大促进广东音乐文化和广东钢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朝着更高历史层面、更大区域范围前进,其前景大大超越了广东岭南文化的历史概念,为百越文化回归、重构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下,广东钢琴音乐将会与时俱进,取得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 陈春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