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阅读和练笔提高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范文

    田燕

    【摘要】小学低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作文也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想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系统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必不可少。同时,作文教学课程的设置,必须按照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以新课标中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为支撑,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学习兴趣,积累词汇;通过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获取写作素材,练习提升创作能力。最终,力求形成较为高效且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策略,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作文;素材积累;阅读和练笔;高效的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作文教学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体现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衡量尺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系统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必不可少,从一年级的听说练习,到三年级的仿写训练、小作文创作,是培养低年级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同时,低年级作文又是启蒙性的,这一特性注定了它又必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以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通过对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调查交流,与课题组老师对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以阅读和练笔为手段,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进行了探索。

    一、低年级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当前小学生作文难、教师教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低年级作文教学,现有的作文教学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课题组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通过广泛调查综合分析,认为主要的难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离生活

    大部分小学生提到写作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写不出来,无从下手组织。学生作文的内容空洞、情感虚假、矫揉造作成了普遍现象,作文的内容基本与生活脱节,不是在记录生活或者抒发感慨,而是在套用固定模式。“我国古代训练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之言”,这种八股文是“假大空”的鼻祖。而现在,如果对作文中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那么,我们将来会重蹈封建八股文教育之覆辙。邹静之在《女儿的作业》一文中说,女儿的作业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文的翻版。我那曾经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然而邹静之的女儿却代表了如今写作过程中的大部分小学生。

    (二)缺乏积累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巨大。现代家庭更多地将时间花费在电子产品等娱乐事物中,而忽视了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更不用说学生在家庭阅读氛围下,通过大量阅读去积累写作素材了。实际上,阅读积累过程是学生提高其语言积累以及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手段。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积累过程不够重视,学生自身对于优秀的文章掌握较少,很多时候语言并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产生这样的问题就在于平时阅读积累不足,这也是限制学生自身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所在。很多学生认为在进行写作时遇到很多坎坷,其写作方向也并不明确,这一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进行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断增加,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学生产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所在,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没有兴趣

    现阶段的作文教学,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过程中并不知道写作究竟是在写什么、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写作的目的究竟在于什么。学生与老师没有良性互动,导致学生对于写作文往往出于应付,“背”“凑”“编”;或者厌烦教师布置的老套题目和固定题材,这些“固定”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不能写出自己希望写的东西;没有从老师那里获得肯定,对待作文持无所谓的态度,部分学生对作文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

    二、顺应教学发展,创新作文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的实例也证实只有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在学生的内心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让他们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最后,将这些愉悦的情绪和体验,转化成他们的自信和能力。笔者的教学实践,即是将动机和兴趣作为学习的基础,遵循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法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最终解决作文难题。

    (一)阅读故事是最好原动力

    孩子对于故事有天然的亲和力和敏感性,無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都无法抵挡故事带来的冲击力。而语言学习的法则,必须遵循听、说、读、写的自然规律,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借用故事的影响力,让低年级学生听故事和自主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最终借由大量阅读达到夯实作文基础的目的,是笔者认为的合理可行的方式。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对故事阅读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

    低年级学生作为稚幼年龄阶段的教学主体,对世界有旺盛的探索欲,不会满足于课堂课文的简单讲解。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大量引入多媒体教学,提前制作精美的课件,丰富的背景资料介绍,延伸的关于课文或者作者的故事讲述,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在此基础上穿插进行文章结构、段落分析以及课后的延伸阅读,将会避免教学走入“高耗低效”的怪圈。当然,语言训练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有声地朗读,教师和学生相互提问和沟通,一起体会作者的感觉表现力,审视作者的心理倾向,理解作者的感情抒发,用自我的语言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这种坚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注重语句的鉴赏、情感体悟的教学形式,才能使语文课回归语文的味道。大量的课外阅读,多种有阅读方式的训练,用自我的语言进行复述和分享,让学生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能够说话得体,词汇丰富,行文畅达。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一样:“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二)观察和记录生活是最好的练习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目前的低年级作文教学,很多属于“命题作文”,老师给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围绕这个题目去写。这种应试作文的“生存性写作”,受到学生潜意识的抗拒,局限着他们的思维,也就根本谈不上体会快乐、放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老师在教学中,通常会以一个较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一旦有学生达不到或者写得不够好,老师就会适度批评,学生就会更恐慌或者“死猪不怕开水烫”,等着你修理他。这就造成了学生越来越不敢放开了去写,不敢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敢用创作的方式来写作文,甚至那些优秀的学生也只会越来越按照范文、按照老师评讲的固定套路来写作,所以大部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脱离生活实际,干巴巴的毫无情感可言。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名著《乌合之众》一书中谈及教育有这样一段论述:“英国人的工程师并不是学校学出来的,而是在车间里训练出来的。这种办法表明,每个人都能达到他的智力允许他达到的水平……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生活不断脱节的趋势却令人着实难忍。”作文教学的现状确实如此,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而对生活的观察,采用细腻的笔触和情感去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将能使学生最大可能地将阅读的成果转化成作文的素材积累,并最终将生活、情感和词汇一起融合到作文中去。所以,最好的练笔方式,就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把最有趣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当大量阅读和生活记录的方式训练到一定层次,将会产生奇妙的化学作用,词汇和作文素材的积累慢慢就显现出来了。学生就会发现,作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这个前提条件,在于老师的作文教学不能以把学生培养成作家或者考试拿高分为目标。毕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文章不是一两次就能写出来的,而是要千錘百炼,历经数次的修改、订正,才能“磨”成的。因此,低年级的作文,重在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且把自己阅读到的词汇使用进去,表达流畅,融入情感,就是好的作文。

    (三)成就感造就最好的良性循环

    小学阶段处于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阶段,学生一般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需要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低年级学生往往有激励和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对于需要得到肯定的他们效果显著,能够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有专业机构调查显示,62.5%的小学生认为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更能激励他们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100%的小学生希望老师经常表扬他们并会因此而觉得非常开心,但只有12.5%的学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有3.5%的学生几乎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表扬。81.3%的小学生在面对老师做出的负面评价和提醒时,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有躲闪和畏怯的情绪,并在老师进一步有严厉表情和语气时,会无所适从。由此可见,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对小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重要影响。

    低年级作文的难点,也在于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和日常练笔的过程中,保持愉悦和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应尽量避免采用负面的评语来给学生的作品下论断,尽可能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回应。笔者通过实践,发现超过95%的学生对老师的积极表扬印象深刻,并会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老师明确赞扬的词语或者行文结构、修辞手法等。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3次以上受到优秀作文的点评并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后,作文水平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自信心增强,更愿意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写日记等活动。

    三、结语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兴趣来引导学生,不过多地限制学生,不做多余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和生活记录。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做正面的作文评价,更多地重视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关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让他们书真情、写真意。这样,时间长了,我们的学生就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想使学生具有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必须要让学生持续不断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是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思索,在思索中去生活,这样,会提高学生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编辑:张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