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主两翼,多元一体”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的运用 |
范文 | 王罗华 吕玲 摘 要:社会高速的发展,带来科技不断地进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信息技术更迭换代。随着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颁布,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因此,如何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成了现如今教师的必要手段。为此,本文从信息技术支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为开端,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为依据,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的創新,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点新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持 小学语文 智慧课堂 教学创新 新时代的到来,带给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而这些学生大都出生在信息时代中,是真真正正的“网络人”。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营造信息教学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尤为重要。因此,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应运时代悄然诞生。 智慧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变革,为智慧的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课前,通过情境建构、问题激发,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内容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开动脑筋、探讨研究教师推送的预习材料和测验;课中,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预习内容的认识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展开讨论;课后,通过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及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和更深入的理解。 在智慧课堂上教师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动教师队伍的不断更迭换代。 一、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更贴近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时代教育的新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于帮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要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以此技术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时代的新特征,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让小学生更加适应新型阅读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吸收效率,同时还是培养每个学生不同于他人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中语文阅读的具象化模式,化虚为实,比如,将文字表述的片段,通过视频中的真实物体代替,来提升小学生的兴趣性,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从小应用,培养他们熟悉信息技术的潜意识。 3.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模式 绝大多数现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都还没有完全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学生年龄太小,缺少独立思维能力,无法很好理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小学生天性爱玩,在理解难度较大的阅读课堂中,无法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是对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很好的磨炼过程。而智慧课堂一方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中的信息呈现方式具有多元化、多媒化,还拥有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小组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另一方面,革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智慧课堂可以分担或代替教师的部分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改变了学习方式。 二、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1.教师环节 从教师层面来说,对于现如今的信息技术应用还是停留在最简单的PPT展示阶段,一方面,迫于当下时代的教育制度,学校更注重应试教育的结果,另一方面,受制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1],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无法很好地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因此,造成了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几乎为零的现状。 2.学生环节 从学生层面来说,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游戏上面,虽然,现在很多小学生都懂得使用各种APP,但是很少将其应用在学习上。因此,一方面,学生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文字阅读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很少会意识到当下的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在学习上。由此导致了现如今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认识不足。 3.家长环节 从家长层面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只会让他们更加担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会有理由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产品,容易沉迷游戏,不利于家长对于学生的引导,也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侧面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创新探索 1.加大信息技术应用试点 往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是成功的人,因此,在现如今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为依据,教师必须要加大信息技术的试点工作,不断尝试将多种教学元素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听说读写一方面,通过微课,音频,APP,公众号,网络益智游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增加参与度,以他们为主体设计教学方式,层层破解文章的体系结构[2],一点点降低阅读的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试点工作,能够及时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便于之后大范围的推广,也利于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例如,现代的翻转课堂的试点就得到很多学校和老师的青睐。 2.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强大的教师团队的支持。其一,教师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无法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从而导致小学生在潜意识里留下很深的烙印,其二,教师队伍的强大,利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推进速度,毕竟想要应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需要采取定向能力培训与考核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3],以便于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到达能力上的要求。另外,学校可通过经常性举办包括信息化教学、课件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平台应、微课教学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比赛,吸引教师参加,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氛围,进而促进教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3.探索“一主兩翼,多元一体”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一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 两翼:互联网云端资源+智慧课堂硬件设施是实施智慧课堂的两个翅膀,运用好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为课堂教学插上两个翅膀,将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大力提升。 多元一体: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与教学活动相关联的各个要素的支持,学校需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多元资源为一体,共同推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 (1)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学习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有利于将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利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如采用发现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主张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即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自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索,找出共性,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完成认知。这种方式对揭示知识规律,认识知识本质有很好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丑小鸭 》一文中,教师课前制作预习单课件推送到学生端进行有效预习,课中情境问题导入,运用智慧课堂设备用音频、动画、视频、静态图画的表现形式切换学生与丑小鸭角色互换,将学生融入到丑小鸭的生活中去,学生在互动中轻松地感受作者写作的寓意和本质。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或观看有关动画,培养阅读兴趣。 使用多种媒体技术,有机整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创建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想象力,促进语文学科学习。 (2)合理运用“两翼”突出重难点。 在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对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意义重大。如在教学生字“拨”时,学生易于读成“拔”,备课时从网上“象形字典”中找到“拨”与“拔”字的演变资料,课中运用多媒体演示“拨”由篆文-隶书-楷书简化汉字的全过程。在演示中,教师讲解:“撥,篆文(手,挥动)(發,奔跑中投射标枪),造字本义:动词,形容快速挥手将干扰物拍落或挡开。”“拔”的右边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跋”,意思是狗骤然抽腿奔行的样子。拔,篆文(手,抽)(“跋”,骤然抽腿奔行),造字本义:动词,比喻猛然挥手,将物体从平面中抽出来。通过呈现生字的演变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让学生感到汉字识记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其在学习中的热情。 (3)合理运用“多元一体”对语文课堂进行教学评价反馈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活动评价比较单一,评价活动的实施方式也有局限性,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依赖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手段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性工具和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课程进行评价,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有很多评价工具如微信、QQ、BBS、BLOG 、网络调查(Web-based surveys)、在线测验(Online quizzes) 、班级管理大师等等。 例如在语文作文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情境导入,学生联想,找出共鸣,使用word文本文档写出文章,在线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在线提交情况,量性评价,在线评价,及时反馈,还可以利用微信或QQ邀请家长和其他老师评价。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评价结果及相应的修改意见,以便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一主两翼,多元一体手段并不是孤立运用,也不是整体运用,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教师巧妙整合,以最优化的选择灵活实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4.完善学生与家长的认识建设 相信在大多数家长与学生的眼中,许多APP就是用来娱乐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同时又怕孩子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影响他们的视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家长与学生的认识。通过家长的微信群,以及课堂的实时直播方式,推荐有益的APP辅助教学,合理控制时间,让他们能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情况,改变之前的看法,使家长感受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家长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有信心。 结语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作为学生逻辑理解文章的第一堂课,不仅仅是对于他们接触了解世界的宏大,更是他们今后逻辑思维的启蒙。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为了与时俱进,提高教学的质量,应用信息技术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使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会让小学语文教学如虎添翼。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儿童使用媒体学习是可管控的。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整体教学模式创新的推进,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立足“一主两翼,多元一体”的教学模式,会一直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智慧课堂教学新模式,不断完善学生对多媒体的认识,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从小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航.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A].教改·教研,2018(38). [2]韩雨.微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A].信息技术与教学,2018(19). [3]杨新丽.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A].信息技术,2016(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