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研究
范文

    罗发绪 刘玲励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的关注,并且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更多的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改变之前片面追求数学成绩提高的片面意识。当下对学生的德育提高方式有很多种,需要老师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在日常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283

    引言

    小学生完成习题练习是在他们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教师必须通过这个步骤来充分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否。老师通过习题解答所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缺漏,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传统的习题练习过程中,老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让学生感觉到非常的枯燥和乏味,他们在习题练习过程中,更多的感觉到的是压力,对习题练习的兴趣很少,甚至出现抄袭的情况。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渗透现状

    小学同学在学习上没有过多的压力,在过去的教学中,跟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相比,老师和学生对德育教育不是很关注,此外,在课程安排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较少,大部分的德育渗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觉比较枯燥,并且在长时间难以获得创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很好的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德育教育教学出现信息和知识的延迟。在这种状况下,德育教学课程变得更加依赖于教材,同学们德育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课教学的限制,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没有产生应有的关注,所以在小学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对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会有很多帮助。

    二、新课标下数学德育方式

    1、强化教育规划

    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教学同样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载体,因此小学要将数学这一门学科所能够发挥的德育教学价值展现出来,就必须将过去的利益观念打破,对于之前单纯追求考核成绩和升学率的观念一定要抛弃,更多的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强化对数学这一门学科核心教学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我国关于数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教学的要求,还有学科实际情况,来进行严格的学科教学计划设置。

    2、实施科学的德育发展方式

    各小学除了要加强对数学这一门学科教育的认识之外,还需要强化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还需要在国家数学学科德育教学规划的指导下,来强化数学学科德育价值以及德育方式的重视程度,并且根据有关文件的指导,结合数学学科当前的教育现状以及同学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数学学科德育教学计划,在这份计划里面需要对德育教学目标、德育教学模式、德育教学内容、德育效果考核措施、德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加强对教师的选拔和培训

    当前各中小学必须要强化对数学学科教师的选拔包括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数学专业素质以及数学教学能力方面的选拔,以便能够为后续的数学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德育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提升后期对数学学科教师的培训,包括对他们的德育方式、专业素质、德育内容以及思想等方面的培训,以此来深化数学学科所能够发挥的德育教学价值的认识,并且掌握更加有效的数学德育教学方法,更好的实现数学学科的德育教学效果。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

    1、在课堂实践中渗透德育教学

    小学课本知识,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老师日常的教学只是针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的教学,那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就会有很大的局限,并且比较呆板。小学生对这种单一的学习也没有积极性,从而造成学习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所以现在老师除了对课本知识的教学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性的内容,以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这些实践性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充分的运用。这样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一种体会。并且,在这种实践性的活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实践性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的实践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数》知识点点教学中,有时候老师在要求学生预习课本知识的时候,都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些实践的操作,让他们在家里通过网络或者是到学校图书馆去找寻相关的数学学习资料,在资料的寻找过程中,广泛吸收一些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故事,这些故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精神,从而在学习中受到这样一种感悟,那么他们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更积极的去完成数学知识的牢固学习和掌握。

    2、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对于习题的完成方式,一种是在课后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另外一种是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分组讨论的习题让学生合作完成,这种合作完成练习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集中精力。因为小学生他们的心里都是非常活泼好动的,这种分组学习的方式正好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分组学习对于他们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强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分组学习对于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能够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也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较大数的估计》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以他们日常家庭用水的用水量来作为题目。而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自己家庭的饮水机每日的用水量,还可以通过询问邻居等方式得到相关的统计数据。然后通过得到的这些数据计算出每个家庭平均每天的用水量,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从学习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统计知识。

    3、在习题批改中进行德育教学

    老师对于布置下去给学生的练习是要进行批改的,对学生习题的批改需要从正确率、字迹的工整程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评价的,不能够简单的对数学计算的结果进行单方面的评价。而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练习习惯。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塑造阶段,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是比较容易的。在他们练习完成不是很好的时候,要进行科学的点评,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励,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完成,在不断的鼓励过程中学生就会慢慢的端正自己练习的态度,对他们的道德品质也能得到提高,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三位数的加法》知识点教学中,如在学生练习完成比较潦草的时候,老师要认真的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解。比如回家以后是否贪玩和看电视,不认真完成作业。老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到实际的情况,有的时候小学生可能认为习题难度比较低,所以在完成作业的时候粗心大意,对这些情况了解以后,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困难,引导他们对作业完成的正确态度,全心全意的用最正确的态度来完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一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有所提升。此外,还能够让小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很好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綜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做一个德育和智育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许倩倩.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5.

    [2]冯民锋.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8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