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探究
范文

    黎运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学的课程内容以及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推进优化,教育的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多变化,教育体制不断优化,整个小学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教育也更加重视,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的内容,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引导的模式,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的实施。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294

    引言

    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实践中将两者相结合。此外,还可以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家长相互配合来实现两者的整合。这两门学科的有效整合,并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能够为学生创造出健康的成长环境,实现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优秀家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涵盖了家庭、公共生活与民族复兴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的方面,“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沟通交流”“远离不良嗜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都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处理个人的心理问题,推动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两门教育学科的结合现处于初级阶段,在结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两者属于不同的课程,他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区别,若要将其结合,需要将其不同之处相融合,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融会贯通,辅之以科学的指导方法,以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其次,学校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许多担任德育教育的教师只是兼任本门课程,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两者结合的研究中去。此外,学校也没有专门研究心理知识的老师,其他的代课教师对心理知识了解少,缺少在此方面的教学经验。最后,由于学校不重视对小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结合,从而导致在开展此项工作时,缺少专业的师资团队和相关资源,导致作进展缓慢,成效甚微。

    三、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策略

    (一)积极引入相互融合教育内容

    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均不能纯粹使用说教式内容,为有效结合这两个方面的教育,需要在教育内容的整合方面多下功夫,由此发挥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小学教师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积极建立相互结合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非纯粹的传递理论知识,而是善于发现和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最终构建出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例如,“人文意识”的培养,不仅属于德育教育的一项内容,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部分。对此,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意识时,应当深度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强化渗透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焕发他们美好又纯真的爱心,使其形成热爱动物、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及爱护、珍惜、尊重生命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能够达到德育教育目标,还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目的性,改善双重教育的成效。同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广泛运用知识教育教学中,在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结合上,教师同样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设立微信公众号,不定时发布相关内容,提倡全校师生都关注。并建立微信群和QQ群,鼓励学生主动倾诉心理压力,老师和同学则给予开导,最终解决问题,改善他们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二)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进行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情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采取生动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便可以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进行整合。例如,在学习“我的角色与责任”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话剧表演,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话剧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以及在整个话剧排练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在排练过程中,会存在分歧、争端等各种问题,让学生以此来体会其中的不易之处,以及锻炼学生解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

    在小学生的眼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比如教师与其在学生做课间操期间监督他们还不如和学生一起做。因为要让学生养成习惯自发的比逼迫的见效更快,若教师每天跟在他们后边监督有一天不监督了他们会松懈,可是教师若和他们一起做,在榜样的带领下他们会逐渐养成自觉做操的习惯;又或者班里有同学犯错了,教师要注意批评学生的态度和方法,尽量以理服人。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难免会犯错,而且自尊心较强,教师的批评方式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也会很大,教师若采用先表扬鼓励后指出问题的方式,学生才会虚心接受,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教师平常要多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多关心学生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做学生的好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诸如此类的行为若长期坚持会促使德育教育真正走入学生内心。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使学生发展成为高素养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实践活动作为一类教学内容,能够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的结合,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强化对基本道德素质和行为准则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结合德育教育进行教学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树立融入实践的教学思想,在考虑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恰当的实践学习活动,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习过程,带领学生体验、感悟实践学习的过程,以此来实现知情意行的学习效果,这样有利于教师提升学生在优秀道德品质方面的实践行力。以“购物场所—商场”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践行有序结付商品款项、有序上下楼梯等行为。在课外实践活动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向学校的其他同学或者自己的家长宣讲文明行为思想,如劝改学校其他同学乱扔垃圾的行为,向家长宣讲文明礼让、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在公共场所大声交谈的思想。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教师需努力寻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衔接点,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整合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借助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切入,全面发展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让他们身心愉悦的长大。

    参考文献

    [1]方丹琳.论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9(10):2.

    [2]焦文君.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4):238.

    [3]王姝舒.城郊小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策略[J].新智慧,2019(05):43.

    [4]李桂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70-71.

    [5]张红霞.浅谈在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向结合[J].长江丛刊,2018(26):2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