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网络平台沟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范文 倪乐一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网络平台沟通引入到教育管理体系之中,以实现师生之间高效、民主、平等、互动、自由、开放的新型交流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平台在沟通层面的优势,而后阐释了将其引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为其实践及应用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平台;沟通;高校教育管理;应用
一、网络平台沟通的优势
首先,网络平台沟通在时效方面具有实时性和高效性。借助网络平台,师生沟通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够立即收到对方的消息并及时予以反馈,真正实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零障碍交流,特别是手机网络的普及和优化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这种沟通的便捷性,老师通过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平台,可以第一时间将通知和其他信息发布给全体学生,而学生也能够在得到信息的那一刻对相关信息进行实时反馈和传播,让老师迅速掌握学生的想法及动态,实现师生互动之间的有实时性和高效性。
其次,高校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具有匿名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这也使网络具有了一定的不可靠性。但是高校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则不同,它是一个范围有限的网络平台,针对的只是一所学校、一个院系或者一个班级内的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以实名进入,比如班级微信群、QQ裙,学校官方论坛等,每个人都是真实的,所公布的信息也是相对可靠的。在网络平台上沟通的师生平时通过线下互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情基础,在网络平台上沟通并不会产生与现实迥异的感受,而是一种真切的真实感和可靠感。
再次,网络平台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平常的教育管理中,老师能够用到的资源通常为黑板和投影屏幕,音响、光效等多媒体设备虽然也有应用,但总体频率是非常低的。而网络平台则大大改善了这一情况,借助各类平台,老师只需轻点链接,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影像、视频、音频、光影等效果。
最后,网络平台在信息架构上的集约型和可检索性。经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浏览网站的人不难发现,在这些网络平台上,虽然信息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但在信息架构上并不是一次性倾倒型的,而是按照信息的内容将其有序地分为几个类别,在首页上将这些类别用精简的文字列出,让人们对平台上包含的信息一目了然,人们如果有意向进一步把握其中一个,只需单击首页上的标题,即可进入副页进行深度阅读。另外,在这些平台上往往设有检索栏,人们可以在其中输入关键词,对相应的信息进行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内容。网络平台的这个优势是传统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所不具备的,彰显出强烈的“用户友好性”特征。
二、高校教育管理引入网络平台的必要性
将网络平台引入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崭新的网络平台沟通模式,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老师完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质量,营造和谐互动的校园氛围。
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老师是一切教育信息的输出者与传授者,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单一且单向的填塞式教育模式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使双方无法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真诚无间的交流,从而不利于教育水平和效果的提升。而以网络平台为沟通阵地的教育管理模式则将老师和学生放置在平等、和谐的沟通环境之中,学生可以主动向老师发起积极、有效的互动,而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需求给予科学合理的反馈,从而推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帮助构建严肃而活泼、认真而生动的新型教育模式和师生关系。
同时,老师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管理活动,还能够直接促进老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学习、把握和运用,进而推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高新科技日益普及的今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期待。传统的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单一落后的教育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学生的要求,学生希望体验的是一种活跃、多彩而高效的课堂,希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把握老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还能够根据老师的教育内容,发散出更多的新奇点子,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因此,老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便利,将网络平台上的多种信息资源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及教育生活,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拥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解,并为其后续学习和研究提供专业平台,从而极大幅度地提升教育效果。
另外,运用网络平台沟通进行高校教育管理,还能够帮助学校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众所周知,良好的校园氛围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基本保障,是一所院校特色与声誉的重要体现。通过在师生之间搭建起基于网络平台的沟通桥梁,可以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极大地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管理热情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完善校园建设意识的提升,形成学校、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三者的有机统一和共同进步。
三、高校教育管理引入网络平台沟通的几点建议
高校教育管理人员运用网络平台沟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运用网络平台沟通时,老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上来说,老师是知识的持有者与传授者,是学生难题的解答者与排除者,同时又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实行者与实践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监督者与管理者,其地位理应在学生之上。网络平台沟通则打破了这一理念,将老师与学生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一交流平台上,老师应当本着平等、民主、自由、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困惑,切实负责地为解决学生的难题寻求解决方案。老师在使用微信、QQ、微博等平台发布教育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时,应当主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学生,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保证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对于那些难以用几句话说明白的内容,则通过分享有关链接,从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另外,老师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能单一地将自己定义为“管理者”,而应将自己视为学生的朋友与亲人,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理解和爱护,提升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校园学习氛围的优化,从根本上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第二,老师应当积极运用多种网络平台,实现沟通的全面性、体系性与多样性。例如,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继QQ之后最受欢迎、用户最多的信息交流平台,它直接与手机号码绑定,相比较其他通讯工具而言,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并且其信息接收与手机短信无异,在网络覆盖区域可以随时随地收发信息、查看公众账号发布的消息,用户如果不方便打字的话可以发送语音消息或者发起实时对讲,还可以对单个朋友、群组或者朋友圈发送图片、视频以及地理位置共享信息等,其功能性可以说是所有国内现有聊天平台之中最强大的。老师可以借助微信的这些特性,建立专门的班级微信群组,发布学校公布的最新消息、重要通知等,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而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则是“长篇大论”的阵地,人们可以在此全面、完整、系统、详尽地阐释一个事件,或者就这个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平台上的留言和评论版块则实现了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老师可以建立公共博客账号,将学校的具体规章制度发布在博客上,并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加以解析,而学生则可以在评论部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促进教育管理活动的完善。总而言之,老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网络平台运用到教育管理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沟通交流作用。
第三,建立并健全高校教育管理应用网络平台的制度保障,为网络平台沟通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运转基础。网络平台的运用需要健全、有效、科学而合理的制度作为保障,高校教育管理沟通平台也不例外。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发展完善的速度,倘若有关部门无法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规制体系,那么网络平台的发展将会驶离正轨,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对于高校而言,应当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体制完善为网络平台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保驾护航,保证平台处在一个健康、安全的内部发展空间之中,师生的隐私信息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敏感、重大的言论也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不成熟话题的扩散及其引起的焦躁心理,保证学校秩序的有效性和学生心理的安定性,从根本上维护学校的良性建设。
第四,网络平台应用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做为技术支撑和运转保障。网络平台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信息,需要拥有较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维护其正常运转。高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引进业务素质过硬、综合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人才,为其提供活泼、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为网络平台的高效运转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高校老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伦理素养和信息甄别意识,能够迅速分辨出信息的良莠,保证学校网络沟通平台的纯净性。
参考文献:
1.谭海军.网络平台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2.曾莉.浅析网络技术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技术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4).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管理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