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视深度报道《焦点访谈》社会作用探析 |
范文 | 周鹏+焦若薇 内容提要: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从1980年央视的《观察与思考》初现雏形,1993年开播的《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成熟。本文以《焦点访谈》为例,选取其节目案例,分析一个国家级的电视台开播一档电视深度报道,对于电视台本身、社会群体以及政府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深度报道;社会作用;《焦点访谈》 所谓深度报道,指的是系统而深入地描述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阐释其因果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探讨其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或报道体裁。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是利用电视媒体这一独特的平台,对新闻事件展开系统而深度的分析、调查。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这种从国外引进的电视新闻节目形式,一直到1993年的央视《焦点访谈》开播才渐渐开始走向发展正轨。 《焦点访谈》在创办之初就定位为一档舆论监督类的新闻节目。因为是一档舆论监督类的电视新闻节目,其选题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就有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再加上央视将《焦点访谈》这档节目放在了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后,这个时间段可谓是黄金时段,所以收视率自然也高。 电视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已经在我国的新闻报道领域发展成熟的报道形式,对我国社会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媒体通过其监督功能、传播信息功能、解释专业知识等功能,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同时电视深度报道作为一种功能性十分强大的电视报道形式,在节目制作、播出、接受反馈的过程中,也对媒体自身、社会大众和政府部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发挥监督功能,提升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 《焦点访谈》通过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利用暗访调查的方式,揭露了大量的社会阴暗面。每当这些“揭黑”节目一播出,总能引来观众的一片叫好。这说明媒体揭露社会阴暗面,能在受众心理树立起强大的公信力,从而提升媒体自身影响力。 上表是抽取2017年2月《焦点访谈》节目单中节目内容与舆论监督有关的节目表。2月份是农历正月,媒体的舆论监督显得更为重要。 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环境复杂,总有一些看不见的钱权交易在见不到光的地方进行,比如政府官员腐败、不法分子侵害人民群众的权益等。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一个月内,《焦点访谈》就通过深度报道的形式揭露了某些不法分子利用慈善的名义来谋取私利、网络诈骗洗钱、买卖公民信息的源头等。 而“地沟油”事件、“毒奶粉”事件等曾经一度轰动全国,《焦点访谈》作为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对这些事件的揭露起着重要的作用。《焦点访谈》在2011年至2013年,用四期节目详细介绍了“地沟油”的产销链条、地沟油的流向、新型“地沟油”的兴起等等。这些节目的播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能够让大众清楚地分辨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了解地沟油的流向;对于工商部门来说,帮助他们揭露了地沟油的生产、销售链条。对于地沟油的揭露,媒体起了重要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通过发挥媒体监督功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对社会秩序的规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和监督,对节目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起到了提升作用。 中央电视台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自身的公信力当然是十分强大,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因其节目特点,也有着广泛的公信力,这对于一档新闻类节目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强大的媒介公信力,能够让一档节目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正是有了如此强大的媒体公信力,央视的《焦点访谈》也才能一直发展到今天。 二、保障信息通畅,维护群众利益 受众是新闻信息流传的终端,是信息的最终接受者,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同时又是信息、媒介及传播效果的最终检验者。所以受众在整个信息传播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能否被受众接受、认可以及最终的信息是否对受众有用,关系着信息发出者,也就是大众传媒的直接利益。 首先,保障信息通畅。电视深度报道具有其传播范围广、选题接近民生等特点,因此电视深度报道对大众有着直接影响。保障信息的通畅是媒体的职责之一,在当今强调民权的社会,公民知情权显得尤为重要。而媒体作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传声筒,需要明确的是要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特别是在国家重大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政策变动的时候,公民对知情权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些时刻,各大媒体都会对这些事件作报道,但是电视深度报道因为其深入调查的方式,能给受众提供更加深入、更为明确的信息。 上表是选择2017年“两会”期间《焦点访谈》的节目内容与“两会”关键词对应表。“两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焦点访谈》的关注点与“两会”关键词重合,可以说明其对于传递国家重要政策信息的功能。 由表2可以看出,《焦点访谈》在2017年两会期间,用两会特别节目的形式,对两会中提出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新政策和新办法做出了详细解释,观众通过收看节目,可以了解国家重大政策的变化。 其次,通过曝光不法分子的行为来维护群众的利益。媒体通过调查监督维护当事公众合法权益的案例早在2005年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维护公众利益的民心工程”系列节目就开始了。通过深度的调查采访,维护了弱势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是作为一档电视深度报道节目重要的职责之一,通过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在公众中树立了节目的权威,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度。 通过《焦点访谈》的报道,其实向社会传达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使自己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也能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的观念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对于电视深度报道这样的节目,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功能,這对于一档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来说,行使了其基本的权利,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不受侵犯。 三、引导舆论,监督社会 媒体与政府的联系十分紧密,这个特点在我国显得更加明显。我国的大部分媒体都是官方的媒体,媒体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发挥着塑造政府以及政府官员形象、宣传政府新政策、帮助政府监测舆论环境和引导舆论等作用。所以媒体与政府的联系是密切的。而电视深度报道这一独特的新闻节目形式,在帮助政府管理社会、制定政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舆论的偏向会对政府执政、国家治理、人心安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在社会上流动的民间舆论场,另一个是官方掌控的官方舆论场,官方媒体的主要职责之一便是帮助政府将民间舆论场引导到与官方舆论场一致的轨道上来。 央视的《焦点访谈》通过三个方面来达到引导舆论的效果。其一是充分重视舆论节目的选题原则和策划。《焦点访谈》的特点之一是选题贴近民生,这档节目的选题都是群众特别关心的话题和事件,在深度报道这些事件的过程中,将舆论引导穿插其中。比如在报道每年两会的节目中,会将政府的宣传政策一并报道,以达到引导舆论的效果。其二是群众关心的信息源头,在过去很多年里,我们看到的新闻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宣传色彩,很多受众面对新闻,都觉得无味、空洞,这就使新闻失去了应该具备的价值。 而今天的《焦点访谈》,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为何能成为群众爱看、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主要原因也在这里,因为它体现了“群众关心”这个关键要素,它一直在倾听群众的呼声、表达群众的意愿,化解疑团和矛盾,力求平衡,视观众为真正的上帝,努力成为“千百万大众的代言人”。其三是真实性,《焦点访谈》 尊重“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让事实说话”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让节目具备了更多的事实依据和价值观点。 媒体可以引导舆论,以此来帮助政府监督社会、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一是通过暗访获取不良商家的作假证据,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二是通过调查取证,来揭露政府官员腐败,维护政治领域的正常秩序。 除了政治反腐方面,政府能够在电视深度报道的帮助和配合下及时而又有力地把“老虎”“苍蝇”清理掉,在监督市场经济方面,电视深度报道也为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广大民众提供了便利。例如,关于农产品价格下跌,《焦点访谈》就做过好几期节目,深度分析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原因。不管是农产品价格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媒体的报道,都能让国家相关部门做出相关的政策调整。 结语:1980年央视播出了《观察与思考》,从此拉开了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历史序幕,从此以后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正式开始了二十余年的发展进程。这二十年期间,电视深度报道出现众多优秀代表,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北京卫视的《今日话题》、东方卫视的《新闻观察》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可谓把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推向了发展的高峰期。 这些节目的出现,让我国的新闻传播学领域出现了一批研究电视深度报道的学者,电视深度报道也开始成为新闻学领域的研究对象。《焦点访谈》作为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中的佼佼者,因其独特的传播平台以及自身的一些特点,现在发展成为了电视深度报道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一档栏目,而《焦点访谈》也在其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東伟.新闻创新从理念开始[J].沈阳:记者摇篮,2004,(8). [2]龚立堂.提高舆论公信力,增强舆论影响力[J].信阳:新闻爱好者,2004. [3]童兵.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之二 主流话语权旁落之忧――党报传播力解剖――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J].上海:人民论坛,2012(9). [4]高原.焦点访谈舆论引导艺术对新闻评论工作的启示[J].福州:新闻传播,2014(2). 作者简介:周鹏,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焦若薇,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史,跨文化传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