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工作室制在技校新闻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范文

    陈文耀

    

    【内容提要】随着媒介融合步入“深水区”,中国传媒业亟需复合型新闻采编人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作为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培养全媒体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法,比较使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试点班和传统教学模式下对照班学生学习新闻基础这门课后,新闻采编综合能力的提高情况;并根据两个班学生期末考核数据,总结了试行工作室制教学的效果;最后进行了教学反思,分析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

    【关键词】工作室制 技工院校 效果评价 新闻采编

    “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介和用户在信息采集与编辑过程中赋予了新闻采编工作新的使命。新闻专业院校应适应新闻行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是受到德国包豪斯学院“工作坊”教育理念启发而逐渐在国内教育领域中兴起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新闻基础是技工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集新闻采、写、编一体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代表性。在新闻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传统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情况和效果,为今后培养“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教学实验对象

    本次教学实验对象选定为江西省印刷高级技工学校2017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两个班,以抛硬币的方式随机设定采编A班为教学试点班,采编B班为教学对照班。其中,A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12人、女生30人,平均年龄19岁,上一学年各科总成绩平均分为77.16分。B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11人、女生31人,平均年龄19岁,上一学年各科总成绩平均分为79.51分。从两个班学生总数、性别、年龄和上一学年各科总成绩平均分来看,基本数据差异不大,因此进行差异化教学具有比较性。

    (二)教学计划安排

    本次试点班新闻基础课程使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讲授一示范一练习”。两个班新闻基础均为4节/周,每节课45分钟,共16周,共计64节课;由同一位专业老师进行教学;课程教材使用校内自编教材;教学地点、实训场所和教学设备等均向两个班共同开放;期末考试方式都采用“笔试+实践”,考核评估则使用校内老师和校外行业专家共同打分的机制。

    (三)教学方案实施

    传统教学方案大多以学科门类划分,按专业知识点分布顺序进行设计。工作室制下的教学方案则是在工作任务驱动下,打散、重组、归类专业技能知识,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7个过程开展。江西省印刷高级技工学校与江西电视台、《江南都市报》、大江网和南昌日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传媒机构有长期教学合作,为工作室制教学积累了大量的模拟工作任务,并通过对工作任务的筛选,为新闻基础这门课设置了10个工作室教学项目。

    1.教学目标

    工作室制下的教学目标是基于新闻采编工作岗位职业标准和传媒机构任务标准,而制定出任务、知识和技能3个教学目标。任务目标:指项目作品所要达到传媒机构的预期效果,具体包括时间、成本和质量标准等一系列目标。知识目标:指学生在学习专业内容后,所能理解、掌握和运用新闻采编知识的程度。技能目标:指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所需掌握的多种专业技能,以及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采编知识,并有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2.教学过程

    工作室制下的教学过程分为7个环节,以新闻基础课程中工作项目网络新闻写作为例,说明工作室制教学过程。创设工作任务。根据中国江西网提供的网络信息,挑选符合江西新闻的新闻线索,采访核实后,完成網络新闻写作,并按要求提交给问政江西子栏目。讲解采编知识。布置完工作任务后,老师首先会展示若干中国江西网已发布的社会新闻,并播放网络编辑完成该工作的操作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网络编辑的工作状态,使学生沉浸在新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导入后,老师会讲解网络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复习新闻选择、新闻采访、图像处理和手机摄影等知识点,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围绕该工作项目展开的综合知识技能图谱。团队作业。根据试点班人数,在开学初将学生随机分成6个小组,每组7位同学,每组推选1名组长。组长在领取任务后,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与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有针对性的分配不同阶段任务。对工作中的盲点进行记录,寻求解决方法。对工作中产生的灵感则进一步向下挖掘,寻求创新点。学生作品展示。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后,会以组为单位,由各组组长依次展示本组工作作品。在展示过程中注意说明作品思路和操作要点,分享团队的工作感受,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教师总结评价。小组作品展示后,老师会根据学生工作过程中的状态、新闻知识掌握情况、新闻素养程度、网络新闻写作技能熟练度,以及创新能力等进行总结性点评。最后老师还会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代表性问题,进行集中解答。教师示范操作。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复习巩固网络新闻写作的知识,并且说明写作思路。最后为加深学生网络新闻写作的印象,会请同学对比老师和学生的网络新闻稿件,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可以提升的空间。课后反馈。作品完成后,一方面老师会收集学生对本次工作室教学情况的反馈,从而及时掌握学情动向。另一方面,老师会将学生完成的作品提交给中国江西网,请网站主编审核学生作品,收集企业以职业标准对学生作品提出的意见。并将企业反馈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找准职业定位,丰富新闻技能,提升新闻素养。

    3.考核方式

    学期结束时,试点班和对照班使用相同的“笔试+实践”考核方法,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笔试成绩占总成绩40%,实践成绩占总成绩60%。笔试重点考查新闻基础这门课中基本理论知识,试卷采用题库抽题,卷面总分为100分,具体题型为填空题(10分)、选择题(20分)、问答题(30分)、案例分析题(15分)和实际应用题(25分)。改卷以教研室集体阅卷的形式进行,阅卷完毕后老师会将两个班学生的试题得分和试卷总分输入教学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实践考试总分为100分,是根据新闻采编从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从采编基础能力(占总分30%)、采编专业能力(占总分40%)和采编综合能力(占总分30%)三个职业能力模块,共11个条目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实践考试以模拟工作任务的形式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学习新闻基础这门课后职业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践考试的工作任务主要来源于学校内部和有合作关系的媒体公司,老师根据课程要求筛选和修改后,以题库的方式随机分配给不同组学生。学生完成任务后,由传媒机构专家和校内专业老师按照实践教学考核表进行打分。实践考试结束后老师同样会将学生每个模块的分数和总分输入教学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教学系统会按比例将笔试成绩与实践成绩合算后得出学生新闻基础这门课最终成绩。

    二、工作室制教学及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分析

    统一考试结束后,共收回考试试卷84份,实践考核评价表84份,回收率为100%。本次考试无弃考学生。评分结束后,教研室采用2人双录入的方式以保证登分的准确性。本次新闻基础期末考试试点班笔试成绩平均分为78.93分,实践考试平均分为80.53分,最终该门课平均分为79.89分。对照班笔试成绩平均分为76.65分,实践考试平均分为68.99分,最终该门课平均分为72.05分。

    (一)两组采编学生笔试成绩分析

    从两个班笔试成绩平均分看,试点班笔试平均分稍高于对照班,两个班分差有2.28分。在基础题部分两个班的分数差别不大,对照班要好于试点班。其中对照班填空题8.33分和问答题24.73分的平均分略微高于试点班的8.21分和24.58分。而试点班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的平均分又稍高于对照班,拉近了与对照班的分数。两个班真正产生分差是实际应用题,试点班该题20.17分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班的18.65分。

    通过试题内容分析,试卷中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难度不大,教材中有明确答案学生只要背诵记忆这类题型都不容易出错,由此也可以看到两个班在分差上没有太明显的差异。案例分析题属于较难题型,试点班该题平均分略微高出对照班0.8分。该题需要学生通过所学新闻理论知识分析所给材料中的新闻事件。从学生答题过程中看,两个班学生均没有对新闻事件深层次剖析,这也符合技校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现状。但试点班学生在答题时能结合自身实践经历说明材料中的问题,这使得其得分情况更好。实际应用题属于难度较高的题型,需要学生完成新闻策划后进行一篇校园新闻写作。从两个班的试题完成情况来看,都能按要求和标准完成。但试点班在新闻策划时对于新闻采访的思考更为全面,并且新闻稿写作更具有时代特色,不拘泥于课本上的写作模板,用词也更为生动,因此得分情况好于对照班。

    (二)两组采编学生实践考试成绩比较

    从两个班实践考核成绩来看,试点班实践考核80.53分的平均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班68.99分的平均分,分差达到11.54分。在采编基础能力模块,两个班表现情况差别不大,对照班略好于试点班,对照班平均得到27.19分,试点班平均得到26.84分,双方相差0.35分。在采编专业能力模块,试点班表现好于对照班,试点班平均得到29.44分,对照班平均得到27.68分,双方相差1.76分。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编综合能力模块中,试点班平均得到24.25分,对照班平均得到14.12分。试点班在该模块的得分超出对照班10.13分,这也是本次考试中两个班分差最大的部分。

    实践考核评价表中的采编基础能力模块主要评价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体现出的思想意识、职业道德和团队责任等方面的能力。该模块考核难度不大,所含内容老师在平时授课期间均有多次提醒,并且都观看了一定数量的工作案例视频,起到了较好地示范作用。两个班采编基础能力表现均非常良好,但對照班在服装和言行举止上更具有职业性,因此得分稍好于试点班。采编专业能力模块主要考核学生新闻意识、新闻采写能力、新闻编辑能力、摄影摄像能力和新媒体传播能力这几个方面。该模块考核有一定难度,学生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熟练地使用以上专业技能。其中新闻敏感和新闻策划能力项目中两个班分数几乎相同,技校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较弱,在短时间内提高文字功底有限,因此新闻采写和新闻编辑能力两个班差别不大。在摄影摄像和新媒体传播技术两个项目中,试点班则表现要好于对照班。这主要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试点班对相机、摄像机以及新媒体软件的操作熟练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班。采编综合能力模块则主要考核学生创新意识、媒介融合意识,以及多媒体综合使用。该模块对学生难度较大,需要发挥学生能动性,不局限于课堂知识,综合运用多门可能的技能。在这一模块中试点班表现全面好于对照班,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平时实训时对照班学生是以作业的形式完成,几乎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媒体任务。而试点班学生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接受模拟工作训练是常态,对于企业的要求并不陌生,并且得到企业的信息反馈次数也较多。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提高新闻采编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本次工作室制教学试验结果试点班实践考核成绩要优于对照班,从成绩上反映了工作室制教学对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在同等教学课时情况下,试点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使用相机、摄像机和电脑编辑软件的熟练度更高。这证明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情况下,学生对新闻采编操作技能的习得更为高效。最后,通过工作室制教学,增加新闻教学的延伸性,丰富学生自身新闻采编“知识图谱”。学生在完成其他工作任务难题时能借鉴之前的工作室实践经历,并且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会更为全面地思考问题,灵活运用多门课程所学知识。

    2.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提高新闻采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模拟工作场景,让学生接触逼真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沉浸在新闻基础课程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实验中我们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呈现为“我要学”。在实践考核中,试点班学生在完成网络稿件发布的工作任务时,使用了flash动画和H5等新媒体表现方式配合稿件立体化生动呈现。但这些技能操作并不包含在新闻基础这门课教学大纲中,老师上课也没有传授过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为了更好完成任务会有意识地主动填补自身知识空缺,课后自主学习一些技能。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与新闻机构之间匹配性。学生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有周期性的与新闻机构有着交流互动,对新闻采编职业标准和任务要求有着清楚认识。在这次实验教学中,对照班学生在进行实践考核中存在没有工作意识的缺陷。对照班学生完成的网络稿件作品,虽然内容上是规范的,但少有考虑新闻单位风格、定位和形式等方面特质,因此与新闻机构的稿件需求存在脱轨。而试点班学生通过工作室制教学,在完成实践作品时除了考虑新闻机构需求外,还会注意适应新闻机构现有采编模式,因此大大增强了学生与企业单位的匹配度。例如,在编写稿件时,试点班学生会注意当前新闻机构稿件编辑的“多元生成模式”,所写稿件既适合在网站页面中传播,又便于在移动媒体中分享。

    三、问题与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实验,虽然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其中的问题也要进行总结。第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提升技校学生的文字素养不明显。工作室制教学对于技校学生完成文案和软文等文字类工作水平提升作用不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依然受到自己文化基础的影响。因此,今后在新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进行配合,合力作用于学生文化技能共同提升。第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次工作室制教学采用笔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分机制,从效果来看笔试考核与传统教学差别不是特别明显。而实践考核虽然效果显著,但其评分模式也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总结。因此,在今后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时,会尝试只使用实践考核的形式,并且对实践考核评分做进一步细化。第三,工作室制在新闻教学中使用的工作任务还需更新总结。本次工作室制实验教学的10个教学任务,虽然是根据近三年学校和新闻机构常见工作任务而制定,但随着新闻事业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教学任务会逐渐滞后,因此在今后新闻教学中还要定期前往企业调研,沟通信息,更新教学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李艳、章新琼.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14):60-64.

    [2]冯子川.基于工作室的中职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5):94-96.

    [3]王影.“互联网+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與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 (13):242-24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