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外宣类节目的制作 |
范文 | 孟蓉 摘要:电视台外宣节目作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纽带,作为国际合作的桥梁,总是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的希冀,它不止肩负着对外宣传的重要任务,还承担着宣传推广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制作外宣节目首先要把握好它的特殊性。 关键词:外宣节目的重要性国际性;受众针对性;节目类型及要求 一、外宣节目的重要性和国际性 如今,面对海量的信息,受众和读者虽然有选择权,但难免会被一些失实的信息所误导。此时,外宣节目就承担起了在国际平台上传递真实信息、替中国发声、树立中国形象、推广中国文化的任务,外宣节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制作外宣节目,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本土的视角”走出来,立足国际,放眼世界。2017年6月,中国黄河电视台了解到美国孔子学院15岁的学生凯西亚要去山东交流学习的消息,立即组织摄制团队跟踪采访拍摄,随后制作播出了30分钟的纪录片《步履不停——2016中美文化交流“小使者”中国行》。节目播出以后在海外孔子学院及海外播出平台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对促进海外孔子学院和中国各地展开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外宣节目的受众和针对性 外宣节目收视群体主要以外国人及海外华人华侨为主,也包括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外宣节目的播出,可以增进外国友人对中国各个方面的了解,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真正架起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2018年9月,中国黄河电视台对来自十几个国家43名海外学子的“金华行”进行了完整地记录拍摄,海外学子们在金华古村落里与中国百姓同吃同住,零距离感受了中国的魅力。这段日子不仅成为了海外学子们一段难忘的经历,也开启了海外学子与中国的缘分。我们最终制作了长达60分钟的纪录片《至者如归——2018海外学子走进金华古村落》,节目播出以后,在海外学子的各个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仅2019年就有超过几百名的海外学子慕名来到中国,走进了金华。 三、外宣节目的类型 (一)教育类节目 以学习为主的教育类节目:学说中文、背唐诗、学毛笔字等。教育类节目时间不宜过长,节目风格应以轻松活泼为主,让观看的受众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文化类节目 包罗万象的文化类节目,比如:中国黄河电视台和地方台联合制作的《新唐风》就是以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美景、民俗,地方文化为主的文化类节目,播出几年来,一直深受海外受众的喜爱。文化类节目的时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节目风格应该突显中国特色或地方风味,让海外受众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 (三)专题纪录片类节目 专题纪录片类节目可以季播或以特别节目的形式推出。节目风格应以纪录为主,力求展示活动的真实过程和全貌,突显细节和情绪,让海外受众在观看的时候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新闻类节目 新闻类节目时长以15-3吩为宜,节目风格应稳重、大气、具有时效性,兼顾深度和广度。在制作双语节目的时候,要注意英语词汇的规范化,以免产生歧义。 四、外宣节目对制作者的要求 (一)遵守宣传纪律,与时俱进不落伍 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要识大体、顾大局,时刻以“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与时俱进不落伍。 (二)了解自己,了解中国 不仅要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特色,还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内涵,找到中国立足国际社会的文化自信,做出有深度、有内涵的节目。 (三)了解别人,了解世界 在认识中国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要用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个多元的世界,友好、包容、不卑不亢地去交流,用世界通用的语言和影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把握焦点,选准切入点 制作外宣节目,要把握社会关注的焦点,切忌贪大求全,不分轻重,要找准切入点,讲好自己的故事。 (五)丰富策划,锻炼“四力” 我們要不断调查研究练脚力、积极策划练脑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和分析力,按照全媒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制作出更多的精品节目。 五、结语 “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外宣媒体人不变的使命!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外宣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