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做好男人,男人做好 |
范文 | 耿英年 主题一:男人的情怀 说到男人,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有责任感,有目标,善行动,敢承担,懂分寸,关心人,顾家庭,能孝顺,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并努力着。这样看来,社会对男人的要求并不低啊。究其然,好男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我听过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据说当年一位神仙下凡来要度化吕洞宾升天,吕洞宾很犹豫,理由是孩子尚小,家境不佳,有房不能遮风避雨,有地无牛耕种劳作。神仙说只去一天而已,吕洞宾相信了这个善意的谎言,谁知天上一天,人间十年,等吕洞宾下凡回来再看,家园已是旧貌换新颜,屋舍俨然,耕牛满圈,骡马成群,子女已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于是吕洞宾感慨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谁给儿孙置马牛”。后来有人这样演绎:“子女要争气,何必给子女存钱;子女要是不争气,又何必给子女存钱。”这故事说的无非就是上进心的问题。所以说人生的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手,而是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所以好男人的第一要著应该是“上进心”。 时代的脚步飞快,但这绝对不影响做一个好男人至少要保留一个健康的爱好,比如:音乐、健身、读书、养生、收藏、手工、书法、绘画、票友、茶艺等等。在这一点上我最推崇唐代的王维,小时候就才情绝代,名冠长安,二十岁中进士,风华卓著,一生虽有些许波折,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总是以不倒者的姿态呈现着,所以世人常常这样评价他:仕途上的不倒翁。说实话在封建时代一生能这样属实是难能可贵。不仅如此,王维的爱好也很丰富,写山水诗,成就了中国山水诗的巅峰,无人企及;作山水画,令千年山水画爱好者代代传颂,据说中国当代四大画院只有研究生以上级别者方可描摹摩洁画;晚年修佛释禅,对佛理的研究直到千年后的弘一大师李叔同方可与之媲美。可见一个优秀的爱好,对一个人来讲是何等重要。坦白点讲,一个男人,一辈子,要懂点乐器,不管是西洋还是东方;你可以五音不全,但最好还能有几首自己认为唱得不错的歌;或练就一手好字,虽然不很专业,但一定不能丑;或喜欢运动,种类可以不全,至少要精彩到位;或喜欢美食,更要烧得一手好菜,至少有几种能压桌的菜;或喜欢旅行,因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总窝在一个地方,要知道外面世界很精彩;会一两门语言,因为地球越来越小,迟早会用得着;思维敏捷、果断、幽默,如果这个男人在青春年少的时候,能够轰轰烈烈地谈一次恋爱那就更完美了。这就是爱好带来的妙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新婚夫妻挤上公共汽车,拥挤的车厢甚至连回头的空间也没有。不知道过了多久,人缝里慢慢伸来一只细长的手,柔软的小手,似是经意又似不经意的拉着丈夫的手。眩晕的丈夫无法形容那只手的美妙,也慢慢舒展了掌心,全心全意地接受了那只小手。车到站了,丈夫实在无法说服自己放开那只小手,便掏出名片毫不犹豫的塞给了那只小手。下车时,突然有一辆卡车发疯般的向丈夫冲来,身后的妻子毫不犹豫地推开了丈夫,自己却倒在血泊中。当丈夫抱起气息全无的妻子时,发现妻子手里紧攥着的竟是自己下车时留给那只小手的名片。 人总是这样,像孩子一般,总认为未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殊不知,最好的已经握在手里了。因为寂寞,我们的爱情有时会游离原本温馨的港湾,因为好奇,我们的行程会在某个十字路口,不经意拐弯。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活着也不易,我们要学会珍惜。 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家庭,珍惜梦想,珍惜当下。当我们哭泣我们没有鞋子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偶尔和同事谈起一个问题,他说他生活的是一个老小区,里面居住着很多老年人。在这个小区里有一个很普遍但发人深思的现象:陆陆续续不断有人去世,但离世的人中男性要远远多过女性。很多这样的家庭,老先生辞世多年,老太太还精神矍铄。也有老先生老太太俱在的,但看到老先生坐着轮椅,老太太在清晨、黄昏推着散步。也有不坐轮椅的,在老太太搀扶下挪着艰难的步伐散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从内心世界来看,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时男人承受的要比女人大得多。一方面出于男人争强好胜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角色的安排使然,男人还缺乏适合释放的渠道。生活方式上,大碗饮酒大块吃肉是男人的豪爽,烟酒刺激,浓甘厚味,可能会感到是一种享受,但牺牲的是健康的代价。我想说的是男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熬夜少一点,心情好一点,水果多一点,免疫强一点,排毒要一点,饮水多一点,优质蛋白足一点,酶类补充勤一点。别忘了拥有健康才拥有幸福。 男人,如高山之巅,担养家之责,悦家悦己悦纳一切。 主题二:丈夫的风范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很喜欢这段文字,一则钱先生对婚姻做了如此精辟的比喻,二则无论男女,人生诸事莫不如此。 这样说教其实很沉重,莫不如你我都回到那美妙的恋爱时期,一起重温那流逝的岁月。 相识:人生若只如初见。《圣经》上说得好:“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两人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一段旷世情缘就此拉开了帷幕……这时的爱,爱她的心——属于情感之爱。朋友,还记得吗?那时的你我用你的语言、你的肢体准确地向对方表达了你的爱慕,多美的瞬间,多浪漫的记忆。 相知:情在深处恨见晚。钱先生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这也不是事实。”恰巧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这一切使他们怦然心动,相识恨晚……这时的爱,爱她的思想——属于理智之爱。很多男性通过有思想内涵、吸引对方的交谈,赢得他们未来妻子的芳心。遗憾的是太多的人没有把这种习惯带进婚姻里面。朋友,我想问问你呢? 相恋:恋入骨心肺腑酥。钱钟书和杨绛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钱钟书文采斐然,写的信当然是撩人心弦的情书,杨绛的那颗芳心被迅速融化。有一次,杨绛的回信落在了钱钟书父亲钱基博老先生的手里。钱父好奇心突发,悄悄拆开信件,看完喜不自禁。在钱父看来,杨绛思维缜密,办事周到,这对于不谙世事的儿子,是可遇不可求的贤内助。各位朋友,这样的时期你有过。这时的爱,爱她的呼召——属于渴盼之爱 相爱:赌情消得泼茶香。其实,钱杨的这段缘分早就命中注定。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两人的结合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两家人是真正地“皆大欢喜”。在20世纪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这时的爱,爱她的身体——属于亲昵之爱。 相惜:求真顾盼贵为珍。在英国牛津就读的日子里,杨绛很不习惯异国的生活,又乡愁迭起。一天早上,杨绛还在睡梦中,钱钟书早已在厨房忙活开了,平日里“拙手笨脚”的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睡眼惺忪的杨绛被钱钟书叫醒,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吃着夫君亲手做的饭,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听到爱妻满意的回答,钱钟书欣慰地笑了。这时的爱,爱她的人性——属于现实之爱。 相敬:《围城》问世,杨绛喜不自胜,这比她自己创作的话剧《称心如意》走红都更开心。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其实,《围城》是在上海沦陷的时期写的,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敬如宾,这是多么难得的人间真情啊!此时的爱,爱她的志趣——属于修养之爱。 相亲:守得素朴刻苍穹。爱女阿瑗出生时,钱钟书致“欢迎辞”:“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杨绛说女儿是自己“平生唯一的杰作”。 回国以后,钱钟书经常带着妻女去饭馆吃饭,有一次,在等待上菜的空当,钱钟书和阿瑗一直在观察其他饭桌上吃客的言谈举止,并且像看戏一样很是着迷。杨绛奇怪地问:“你们这是干嘛啊?”阿瑗说:“观察生活是件很有趣的事,你看那一桌两个人是夫妻,在吵架,那一桌是在宴请亲戚……”杨绛明白了,这父女俩是在看戏呢。待到吃完饭的时候,有的戏已经下场,有的戏正在上演。这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平淡的生活充满了温情。这时的爱,爱她的生活——属于真实之爱。 相濡:相濡以沫劫不生。“文革”开始,钱钟书在文学所,杨绛在外文所,每天上班,他俩各自挂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挂牌,自己用毛笔工整地写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互相鉴赏。一天,钱钟书在被批斗中,头发被人剃成了“十”字怪头,幸好杨绛一向是钱钟书的“理发师”,赶紧将“学士头”改为“和尚头”,抹掉了“十”字。尽管被批斗,但他们的感情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在那段风雨飘摇,被批斗的艰难日子里,他们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学部的人誉为“模范夫妻”。此时的爱,爱她的灵魂——属于性灵之爱。 相守:此情可待成追忆。阿瑗去世后,钱钟书已重病卧床,他黯然地看着杨绛,眼睛是干枯的,心里却在流泪。杨绛急忙告诉他:“阿瑗是在沉睡中去的。”钱钟书点头,痛苦地闭上眼睛。怀着丧女之痛,杨绛还要每天去医院探望钱钟书,百般劝慰他,并亲自做饭带给他吃。那时,杨绛已经八十多岁高龄,老病相催,生活日趋艰难。尽管如此,她依旧坚强地支撑起这个失去爱女的破碎之家。这时的爱,爱她的三生——属于永恒之爱。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各位朋友,回味了钱杨先生的一生,我想这个话题“丈夫的风范”应该有一个明晰的答案了,祝各位奋然前行。 主题三:父亲的责任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作为父亲,我最欣赏梁启超,他本人“五家合一”本身就是个奇迹,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九个孩子,个个成才。仅他的子女中就出了三个科学院院士!他的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垢,看一看他的子女们成才的经历,就会知道他的满门英杰绝不是偶然的。 梁任公有晚上喝酒的习惯,喝酒时,他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比如讲他的老乡陆秀夫,在竭力御敌失败后投海就义,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新会县沿海崖石上刻了“崖门”两字。多年以后,学贯中西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为新中国服务,这是言传身教的意义。 梁启超因尿血症住进北京协和医院,医生认为他的一个肾脏因为结核已经坏死,必须拿掉。可手术后病情并没好转。从现在的考证看,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当时报界、社会议论纷纷。作为受害者,梁启超却竭力阻止为他鸣不平的人,他说:“西医在中国处萌芽状态,国人对西医大多是不信的。可西医却无疑是一项先进科学,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将西医的名誉毁掉。如果再扩大事态,谁还敢看西医呢?”后来他再次住院,还是协和医院。这是博爱情怀的体现。 梁启超自己生活俭朴,也这样要求子女。民国初年,他家已经进入上流社会,但他不改往日的寒士家风。他对孩子们说,一个人要好学、坚忍、勤俭。他给每个外出留学的子女的信中说:“一个人物质的享用,只要维持生命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可以支配的。”他教导儿女:“不骄不馁,方能成就事业。”这点成为梁家子女们的学业指针。这是因势利导的典范。 梁启超的次女梁思庄进入大学选专业时,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看到将来生物学及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议思庄学当时在中国几乎是空白的现代生物学。但思庄在就读迈基尔大学生物学时一点也没兴趣,非常苦恼,便与她的姐姐哥哥们诉苦。梁启超听说后,忙写信给思庄:“庄庄,听你的哥姐们说你不喜欢生物学,既如此,为何早不与我说?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我推荐的学科或许不适合你,你应自己体察做主。”后来思庄考入了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系,成为中国著名的图书馆专家。这是尊重子女的楷模。 梁思成在美国学建筑,梁启超寄去了最新“陶本”《营造法式》,还要求思成:“非得到各处经历不可!”他写信给思成:“……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的建筑极有特色,严整有思想……到法国后在马赛上船,腾出时间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与艺术……”其实,思成学成与林徽因的蜜月旅行,是父亲为其安排的一次西方建筑的见习。那种细致周到,饱含了一个父亲怎样爱子的拳拳之心!这是舐犊情深的垂范。 梁启超的子女们各有自己的成就,他们学贯中西,善于把自己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知识技术运用在祖国所需要的研究上,成为本行业的专家;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不靠父亲的名声,而是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这就是父亲的责任。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再也没有一句话能如此清晰般地表达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朋友,愿我们听之任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