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预制小箱梁钢筋施工技术 |
范文 | 陈应龙 摘要: 预制小箱梁施工中的最重要程序就是钢筋的绑扎,钢筋的绑扎速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预制小箱梁的施工实际进度。所以,探寻最佳的钢筋绑扎技术方式,是迅速提升小箱梁钢筋骨架绑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本文以福建某大桥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预制小箱梁的钢筋绑扎施工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Abstract: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d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small box girder are the binding of steel bar, and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the binding of steel bar greatly affect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the prefabricated small box girder.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best way of steel bar binding technolo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quickly enhancing the binding level. In this paper, a bridge project in Fujian Provinc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 deep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s made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binding of steel bar in prefabricated small box girder. 關键词: 小箱梁;钢筋;施工技术 Key words: small box girder;steel bar;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44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3-0118-02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福建省某地级市,桥身全长1425m,桥宽34m,都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的小箱梁,按照先简单支撑再密实连接的结构进行设计,全桥总共使用了25m的预制小箱梁570片。 2 施工流程的探讨 2.1 固有的小箱梁施工流程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方式,一般为在小箱梁的预制台座上进行底腹板钢筋的绑扎,然后将其吊进内模内,最后人工进行安装顶板的钢筋组件。具体的施工流程是:底板及腹板钢筋安装→竖直钢束波纹管进模→侧模的布设→内模的布设→锚垫板与端模底腹板的安装→顶板钢筋安装→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波纹管进模→安装端模的顶板组件→混凝土浇灌。 2.2 改良后的小箱梁的施工流程 出于解决固有小箱梁的钢筋绑扎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考虑,在该桥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对沿用已久的固有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良,实施了小箱梁钢筋骨架吊装进模、内模进行整体拼装再进模入的具体操作方式。该方式下的具体施工流程可以表述成:进行侧模的安装→吊装整个底腹板的绑扎钢筋→安装锚垫板与端模底腹板组件→吊装内模整体→吊装顶板钢筋整体→绑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联结钢筋→安装端模顶板组件→混凝土浇灌。 3 该项目施工要点及特点 3.1 施工要点 ①要确保小箱梁的钢筋骨架能够在起吊以及安装时都保持要求的刚度,我们在进行钢筋骨架的绑扎时一定要严保绑扎工序的施工质量。各个绑扎节点一定要完全符合设计图纸与桥梁施工设计的要求,有需要的情况下还要配套一定的支撑,从而确保骨架能保持满足施工要求的刚度。 ②小箱梁的钢筋骨架在吊升、布设、固定的操作中,要进行细致的调整。施工的安全,是我们要确保的首要因素,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遵循安全施工的管理规范,确保指挥施工正确,各施工组紧密配合,另外,需定出细致可操作的应急预案,还要对其进行模拟演练,确保一旦施工现场有事故发生,管理机构可以第一时间应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保证整个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过程的安全。 3.2 施工特点 3.2.1 改良后的施工模式更能确保小箱梁预制施工的质量 依靠使用双侧模板首先靠模的模式,可以令小箱梁的侧模和底模之间的接缝紧密结合,模板的板面保持顺直,确保小箱梁模板的拼装可靠性。另外,还可以防止固有工艺上中经常把扎丝以及焊渣跌落到底模上,以及施工人员们对底板的钢筋进行严重踩踏的现象。小箱梁钢筋是在胎具上进行直接绑扎成型的,令钢筋绑扎无论是质量还是几何尺寸都能得到最佳的保证。依靠吊架进行整体吊装进模之后,施工人员仅用对钢筋的某些节点进行微调就可以完工了。 3.2.2 改良后的施工模式可以大大缩短工期 依靠对钢筋骨架进行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来完成小箱梁预制的施工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模板与预制台座的使用时间,提高各设备以及组件的使用效率,加速施工作业的整体进度,缩短施工过程所需要的工期。 3.2.3 改良后的施工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改良方式提高了模板拼装的速度,而且令模板的拼装与钢筋的绑扎能够同步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依靠龙门吊进行整体吊装进模的方式,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4 具体的施工技术 4.1 钢筋绑扎胎具的制作工艺 4.1.1 底腹钢筋绑扎所需胎具的施工工艺 胎具的基础部分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灌。在施工进行中,必须确保胎具基础的顶面标高,保证胎具的底部处于水平状态,胎具的基础一般应高于地面190mm左右,从而避免暴雨季节积水导致钢筋出现生锈的现象。胎具的钢结构施工流程:底板垂直方向安排∠50×50×5的双道角钢,水平方向安排∠50×50×5的角钢总计16道。出于确保底层垂直与水平设置钢筋绑扎牢固的考虑,我们根据钢筋彼此距离的尺寸,在垂直的角钢上开槽并且在水平的角钢上放样;腹板安排∠50×50×5的角钢总计16道,人字架间的上顶以∠50×50×5的角钢进行连接,具体如图1所示。 4.1.2 顶板钢筋绑扎所需胎具的施工工艺 顶板钢筋绑扎所需的胎具全部使用100×48×5.3钢结构。基底使用的槽钢进行支撑,垂直两侧均布设2条彼此焊接在一起的100×48×5.3的槽钢,中央位置布设一条Φ28的钢筋,水平两侧都布设7条100×48×5.3的槽钢,其余部分水平方向间隔1m布设一条Φ28的钢筋。在垂直方向两侧的槽钢上,焊接上根据设计要求的钢板;在垂直方向的槽钢上,借助油漆进行放样,保证垂直与水平布设的钢筋绑扎牢固。其具体的拆解平面图如图2所示。 4.2 钢筋的加工以及绑扎 我们会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地对半成品钢筋进行加工,根据施工图纸设定的数目、规格以及尺寸分别安排折弯与焊接的加工作业,成型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合格之后才可以运到钢筋绑扎胎具处进行绑扎。依照施工图纸从下到上、从外至内的施工顺序,认真布设钢筋的具体位置,令其满足施工图纸与桥梁设计规范给出的尺寸与位置,钢筋骨架分成底腹板与顶板两个区块进行整体的加工。顶板的钢筋套进翼缘板的“齿板”过程中,要令它的两端紧贴模架上的限位角铁,保持可视部分整齐一致;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灌的时候工人踩陷钢筋,损毁负弯的矩波纹管,我们间隔0.5m就增加布设了可以提供支撑的钢筋。为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性,我们在钢筋彼此交叉的地方,采取用铁丝进行的绑扎方法来确保稳定;同时将绑扎点牢靠拧紧,一旦发现扭断的扎丝立刻进行重绑,扎丝头必须向着钢筋骨架的方向内拗,绝对不能伸进混凝土里。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保持混凝土的良好外观形态,我们使用新型的塑料垫块,按照梅花形进行布设,根据施工图纸和桥梁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布设。最终,所需的钢筋骨架就已完成成形。 4.3 钢筋骨架吊装 钢筋骨架完成之后,依靠钢筋吊架与龙门架将其吊装进模。钢筋吊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全长31m,底部宽1.2m,主纵梁使用I200mm的工字钢,次纵梁使用Φ5×3.5mm的钢管,工字钢顶部以钢筋加工进行焊接的平衡撑架来固定,能使组件达到平衡状态,确保在吊装的过程中吊架保持稳定,具体流程见图3。 龍门架因为其对于整个结构来说太关键了,所以对它的检测我们一定要严谨的进行,在确保其已经合乎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吊装之前,台座的两侧需要划定刻度线;吊装的时候,让龙门架吊先勾实钢筋吊架,然后把钢筋吊架轻轻移动到需要吊装的钢筋骨架上面,确认钢筋吊架大体均匀处在钢筋骨架两侧时,放下钢筋吊架,把钢筋吊架和钢筋骨架确认密合连接后,再缓慢地吊起钢筋骨架。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该桥的施工过程中利用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的施工工艺,并将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最终成功地进行了组件的制作,并按照要求进行了合标准的安装。按照文中提到的改良方法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新方法更加实用,更加便于操作,更加完善,更好地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这种新方法还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加快施工的进度,还在很多方面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所以,这种钢筋骨架制作以及整体吊装的施工技术,值得在行业内展开进一步的推广,对于涉及到这类工程的企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闭耀庭.浅析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预制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25). [2]钟培明.预应力小箱梁的预制施工[J].今日科苑,2009(08). [3]龚海龙,屈小伟.刍议预应力技术与桥梁工程[J].科技资讯,2010(21). [4]梁维广.浅谈某大桥主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1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