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
范文 | 王成巧 谢成斌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主题,国家更多的要求在历史课堂中进行史料实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就是五大学科素养之一,学习历史不得不更加重视对史料的认识、辨析、理解与应用,所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史料实证的历史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断追求真实的历史,对史料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通过运用史料教学,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392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近年来历史高考题更侧重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考查,。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作为教师必须要掌握在教学中渗透“史料实证”的渗透策略。 一、辨别筛选史料 史料的类型很多,有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等。按照史料的性质,我们通常把史料分为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要运用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就要分辨历史资料的性质,因为不同性质的史料其研究价值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分辨史料筛选史料。选取符合内容的相关史料。教师对史料的运用既要有所选择,又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要有价值。 二、精心准备,引导学生解读史料,理解历史问题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设计问题,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世界近现代史》的第六章,说明苏东剧变的因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和平演变”,内容,教材中仅是几行文字和一段小字,学生不能充分理解这些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补充史料: 材料: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馑、贫穷和混乱。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又如: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教材不足:空洞、干瘪、抽象,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史学阅读,提供有证据力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巴黎公社性质。 李景治:《巴黎公社委员怎样当“社会公仆”》,《北京日报》2011年11月28日 材料:工资——公社正式通过了《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根据这个法令,公社委员和国民自卫军总司令的年薪均为6000法郎,中校军官为3600法郎,少尉为1800法郎。而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官员年薪水平是:国会议员3万法郎、政府部长5万法郎、枢密院委员10万法郎、国务参事13万法郎。 材料:工资——公社对一些低工资的工人和学校教员则大幅度提高其工资。以邮局为例,原局长的年薪为15000法郎,现降为5000法郎,原邮递员为800-1000法郎,现提高为1400-1600法郎。革命前,男教师的年薪一般为700-850法郎,助理男教师年薪是400-450法郎,少数女教师的年薪为650法郎,大多数女教师年薪为550法郎,而助理女教师的年薪只有350-400法郎。革命后,助理教师最低为1500法郎,教师最低年薪为2000法郎,而且“女教师与男教师薪金相等”。 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众多的史料需要 教师恰当的选择。有些历史知识光靠教师的讲述,学生很难有直观、全面的认识。教师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时地补充史料。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学习材料的探究,建立起对历史的自主认识。运用史料通过多角度解读史料,理解历史事实,认识历史的真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从多个角度入手,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 三、利用实物史料组织教学 史料主要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两大方面。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绘画等,它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其本质特征是用某个角度原汁原味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文字记载虽然详尽,但与实物史料相比,实物能给学生强烈的历史感,在传递历史信息时,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性,更能体现出其优势,对丰富历史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实物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讲,由于教学内容和条件的不同,利用实物史料开展历史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历史实物图片教学。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图片的直观性不如实物强,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中学利用的历史文物或文物模型毕竟有限,某些学校甚至没有。历史实物图片的获取较为容易,加之教材也配有不少文物和历史遗迹的插图。因此,利用实物图片组织教学比较普遍。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2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讲到宋朝商业的发展时,可以运用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从《清明上河图》各主要部分图片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让学生感知史料图片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是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运用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相互印证来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与能力,让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认识到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 还有一种就是利用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来教学。博物馆是物质文化的贮藏室,历史性的博物馆就是实物史料的宝库。利用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来教学,可使学习者主动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话,使现实情境与教材知识相互印证,了解其渊源,比较其差异,从而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教师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实地教学,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首先教师对所参观的博物馆概况要有详尽的了解,对博物馆图片和实物选择要得当;其次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博物馆的资料有机组合起来,精心设计教案,选好主题,列好选题,构建好教学的整体框架。 四、教学中指导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 ( 一)认真阅读。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以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二)仔细审题。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里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答题。 (三)准确表述。理解史料原意后,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要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立足课本,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史料,运用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的能力。 总之, “史料实证”是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发展趋势,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史料解释历史、还原历史、进而理解历史成为新课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一,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历史课程观,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了解史料的相关信息,不断探究史料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使“史料实证”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版 [3]蔡权.在与史料的对话中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 [4]葛纪平.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初探.四川师范大学,2017. [5]蔡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江苏教育研究,2017(02). [6])馮健.从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看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