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元数据的质量 |
范文 | 翟金慧 摘要:元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重要的一项,要形成元数据库,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作业流程的可靠性,本文结合某县的地理国情普查任务,介绍了元数据采集的内容、作业方法以及控制成果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为地理国情普查技术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Abstract: Metadata is an important item in the census of geographical national conditions. To form a metabase, its data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ntire oper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ensus task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in a county, introduces the content of metadata collection, working methods and some key technologies for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s, which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geographical national census technicians.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质量控制 Key words: geographic national survey;metadata;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7-0224-02 0 引言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国务院在2013年到2015年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最终形成四大数据库,国情要素数据库、地表覆盖数据库、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元数据库,而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元数据库中都有记录和体现,元数据的生產贯穿了整个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生产过程和环节,其质量也关系到被描述数据的可靠性[1]。本文结合我单位普查作业区的国情普查数据,分析了作业过程,并探讨了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元数据的质量的内容、过程和方法。 1 元数据的内容 元数据的内容主要包括下表中涉及到的成果数据基本信息(MBII)、数据源(包括要素、覆盖、水体、构筑物所使用娥参考资料)情况、内业数据采集(MIDC)、外业调绘核查(MFSV)、数据整理编辑(MDCE)、质量检查(一级检查、二级检查)情况、成果验收情况(MDAC)、成果总体精度(MDOP)[2]等8个方面。根据实际的生产过程,对元数据进行了扩展。 2 元数据的生产要求 2.1 基本生产要求 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生产采用的坐标参照系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元数据按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的要求,作业和采集数据的方式是以空间数据的方式进行,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和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所涉及道德元数据依照任务区域统一合并并集成为一个整体,最后按照图层统一存储在ARCGISGEODATABASE数据库中。元数据采集的同时要同步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其采集的内容要与设计要求相符。对部分没有内容的元数据层不予提交;对要求不能为空的,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填写完整;元数据信息采集整理要在地理国情和地表覆盖数据采集之前进行,如果在完成后整理元数据,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元数据成果的质量,最终影响到整个成果数据的质量。 2.2 元数据层要求 收集分析资料时应获取元数据的主要影像数据源和补充影像数据源项内容,并在国情要素数据采集和地表覆盖分类采集时对内容进行校对;资料分析时业可获取参考资料信息,并需内业人员在采集时进行校对;在外业调绘核查前需要对于元数据的外业调绘核查情况做出计划,外业调绘核查之后交由内业校对整理完成;元数据内容在整个采集过程均有体现,并且内容较多,数据量大,因此,可以采用程序机型批量填写。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贯穿国情普查的各个环节,应在每个生产流程根据作业人员、范围、作业时间建立相应的元数据。 2.3 数据成果检查的内容 元数据成果检查的内容主要有检查元数据的空间参考系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元数据的内容和图层是否完整;检查元数据的位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元数据的属性是否正确等 3 质量控制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检验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我单位负责普查成果质量的“两级检查”,省普办质量监督组负责组织普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抽查和普查成果质量验收。元数据采集要贯穿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采集数据要与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同步进行,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汇交,保证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最终成果的质量满足验收要求。 3.1 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能够按时完成、普查数据质量达到预期成果要求,项目部设立项目负责、技术负责、质量负责、作业部门、质检部门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1.1 各工序负责人职责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运作管理,确定项目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在项目实施期间可将目标进行分解,以便更好的完成项目,此外还要协调人员和设备等资源配置。 技术负责人:负责全面组织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制定、培训等工作。 质量负责人:负责主持项目质量管理的工作,并对项目质量的负责,负责质检人员的管理,要求作业过程要与技术设计相符 外业负责人:负责计划组织外业工作计划,人员配置,完成施遥感解译样本数据采集以及外业调查与核查等工作。 内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内业数据的编辑处理、根据外业调查核查的结果进行数据整合、本底数据库建设、元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等工作。 一级检查负责人:负责部门级普查成果资料的一级检查,其中内业检查应进行100%检查,一检外业核查比例不得低于30%。 二级检查负责人:负责中心级普查成果资料的二级检查,内业检查应进行100%检查,外业检查比例不低于20%。 3.1.2 技术培训 在项目实施期间,要采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对参与生产的作业人员、各级检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及时掌握技术与质量要求,并及时针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交底,并熟悉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环节。 3.2 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工作内容主要涵盖有:原始资料的质量控制;采集的普查数据的质量控制;外业调查的质量控制;外业核查底图的制作和外业核查的质量控制;遥感解译样本采集;内业编辑与整理等。 3.2.1 过程检查 ①过程检查要求对普查成果资料进行检查,其中内业检查为100%,外业检查不低于30%的,并按要求做好记录[3];②检查出的错误、问题,复查的结果应记录在检查记录中;③过程检查记录要随成果资料一并提交最终检查部门进行检查;④经过程检查没有达到质量要求的,成果资料应全部退回处理,并重新进行提交;⑤退回处理的普查成果资料要认真进行复查核实,并明确所提问题是否全面修改完成。 3.2.2 最终检查 ①通过过程检查的普查成果,才能进一步申请成果进行最终检查;②最终检查中要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以及不低于20%的外业检查;③检查出的错误、问题以及复查的结果均应记录在检查记录中;④过程检查所作的检查记录应在最终检查中进行审核检查;⑤最終检查所提出的问题,作业单位认真组织进行全面修改完成检查记录上须有检查人员的签字。 3.3 质量控制方法 ①人工对照检查:通过人工目视检查普查要素的各种信息,据此判断普查成果的规范性及正确性。②详查软件检查:利用该软件,设置好检查规则,检查空间数据的图形与图形、图形与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最终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③人机交互检查:首先利用软件进行自动检查,检查处相应的问题,对于有疑点的问题搜索出来,精确定位,然后由人工判读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④一二级检查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收集到的专题资料数据进行100%的核实;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遥感解译样本成果数据、外业调查与核查成果数据、地理国情普查预期成果数据、文档资料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相应的外业检查。 4 结语 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元数据的生产,不仅体现了地理国情要素、地表覆盖采集的内容、时间、人员、作业方式等,海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各个环节,必须按生产流程进行作业;文中介绍了元数据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方法,对普查成果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永,项皓东,高利鹏.一种基于元规则的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时间顺序自动检查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6):65-67. [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S].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04). [3]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细则[S].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